(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
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大都构思奇特,迷离恍惚,变幻莫测,他多才而短命,所以有"诗鬼"之称。
二、巧用古诗1、小明整天不思学习,这时你对他说: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说:,孩子要珍惜啊!"3、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 ,。
"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4、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中的" ,。
"和《》中的" ,。
"5、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 ,。
"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 ,。
6、望着壮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
"这个诗句;看着眼前美丽的西湖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吟道:" ,。
"7、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和"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
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
" 9、" ,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 ,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0、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 " , " " , " " , "11、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 ,。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 "。
1、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悄无声息;是唤醒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夏天是什么?是毛主席眼里“(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七色彩虹;是令杨万里惊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2、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6、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8、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9、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0、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1、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1、《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用春花来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2、《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3、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
14、苏轼名词《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全)。
15、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7、读了《匆匆》,我想借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莫让时间“匆匆而逝”。
18、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1、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22、《过故人庄》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3、走到桂林,这里的景色好美呀。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4、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下的咏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载之后,读来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25、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27、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
2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
当我们欣赏着美如画卷的西湖景色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来到枫叶似火的香山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荡在我心间。
2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诵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谁不为背井离乡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3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飞回生我养我的故乡?3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读着这凄婉的诗句,谁不理解浪迹天涯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3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来临,读着这千古名句,那些身国外留学的学子们,谁不想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啊?3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着这伤感的诗句,哪个游子不会涌起乡愁?34、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5、《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傲骨铮铮)特点,“竹”具有(高洁挺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