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 异丙醇:与水、乙醇、乙醚、氯仿混溶。
能熔解生物碱、橡胶等多种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
常温下可引火燃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12.4.2. 丙酮: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
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12.4.3. 三乙胺:系统命名为N,N-二乙基乙胺,是具有有强烈的氨臭的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微发烟。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
水溶液呈弱碱性。
易燃,易爆。
有毒,具强刺激性。
12.4.4. 氯化铵:为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是一种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氨气和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时会有白烟。
无气味。
味咸凉而微苦。
吸湿性小,但在潮湿的阴雨天气也能吸潮结块。
粉状氯化铵极易潮解,湿铵尤甚,吸湿点一般在76%左右,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吸湿点时,氯化铵即产生吸潮现象,容易结块。
能升华(实际上是氯化铵的分解和重新生成的过程)而无熔点。
相对密度1.5274。
折光率1.642。
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650mg/kg。
有刺激性。
加热至350℃升华,沸点520℃。
12.4.5. 乙醚:无色透明液体。
有特殊刺激气味。
带甜味。
极易挥发。
其蒸气重于空气。
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
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
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
相对密度0.7134。
熔点-116.3℃。
沸点34.6℃。
折光率1.35555。
闪点(闭杯)-45℃。
易燃、低毒。
12.4.6. 绝对乙醚:无色透明液体。
有特殊刺激气味。
带甜味。
极易挥发。
其蒸气重于空气。
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
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
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
相对密度0.7134。
熔点-116.3℃。
沸点34.6℃。
折光率1.35555。
闪点(闭杯)-45℃。
易燃、低毒。
12.4.7. 三氯甲烷:无色透明一挥发液体。
稍有甜味,密度1.4916.熔点-63.5℃。
沸点61.2℃。
折射率1.4476.不易燃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石油醚等。
在光的作用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生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
通常加入1%-2%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而成碳酸乙酯,以消除其毒性。
用作脂肪、树脂、橡胶、磷和碘的溶剂。
在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12.4.8. 甲醇:俗称木精。
最简单的一元醇。
无色易挥发和易燃的液体。
有毒。
饮后能致目盲。
密度0.7915.熔点-97.8℃。
沸点64.65℃能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体积)燃烧使生成蓝色火焰。
易受氧化或脱氢而成甲醛。
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
并用作有机物质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等。
12.4.9. 无水硫酸钠:健康危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低毒;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漱口并催吐;或饮用牛奶或蛋清;就医。
12.4.10. 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
密度2.130.熔点318.4℃。
沸点1390℃。
工业名含有少量的氧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
有块状、片状和棒状等。
成溶液的产品俗名液碱。
固碱吸湿性很强,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
并溶于乙醇和甘油。
露在空气中,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
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纸张等有强腐蚀性。
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逐渐变成碳酸钠,必须贮存在密闭的铁罐或玻璃甁中。
用途很广,如制造肥皂、纸浆、人造丝,整理棉制品,精炼石油,提炼煤焦油产物等。
12.4.11. 氯化亚砜:淡黄色至红色、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气味。
具强腐蚀性,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
吸入后,可能咽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和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头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12.4.12. 氯化氢:腐蚀性的不燃烧气体,易溶于乙醇和醚,也能溶于其它多种有机物。
密度1.477 g/L(25℃)(气),熔点158.8K,沸点187.9K 。
易溶于水,在25℃和1大气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503体积的氯化氢气体。
干燥氯化氢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当药水瓶打开时常与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盐酸酸雾。
有窒息性的气味,对上呼吸道有强刺激,对眼、皮肤、黏膜有腐蚀。
12.4.13. 烯丙基溴:为无色到淡黄色液体,有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具催泪性。
分子量120.98,闪点-1℃,熔点-119.4℃,沸点:71.3℃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折光率1.46545(20℃)密度相对密度(水=1)1.40;相对密度(空气=1)4.17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能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溴化物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12.4.14. 乙酸乙酯:无色透明液体,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水分能使其缓慢分解而呈酸性反应。
能与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溶于水(10%ml/ml)。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产品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接照射,保持容器的密闭。
应与氧化剂、酸碱类等分开存放,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12.4.15. N-甲基吡咯烷酮: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
能与水、醇、醚、酯、酮、卤代烃、芳烃和蓖麻油互溶;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但未见吸收作用。
由于蒸气压低,一次吸入的危险性很小。
但慢性作用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引起呼吸器官、肾脏、血管系统的病变。
小鼠吸入本品蒸气2小时,浓度为0.18~0.20mg/L,可对上呼吸道及眼睛产生轻度的刺激。
小鼠灌胃LD50为5200 mg/kg,大鼠灌胃LD50为7900mg/kg。
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
现场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防护眼镜及手套。
本品化学性质不活泼,除铜外,对其他金属如碳钢、铝等无腐蚀性。
采用镀锌铁桶包装,每桶50kg或100kg,小包装用玻璃瓶避光包装。
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12.4.16. 氯甲基异丙基碳酸酯:无色透明液体;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