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
地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背 景 含 义 特 点 问 题 内 容 意 义 原 则 途 径
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
1.形式的多样性 • 按功能: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 按空间范围: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 按载体性质:物化资源和人力资源。 • 按呈现形式: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 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各级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国家地理课 地理教材、计算机网络、公开发行 程资源 的光盘、地理教育职能机构、大众 视听传媒等 地方地理课 地方人文资源、地方设施设备资源、 程资源 科普教育职能机构、乡土地理教材 系列等 学校地理课 地理教材系列、地理仪器设备、教 程资源 学软件、科普书刊、教学挂图、地 理活动室、地理园、校园网、校园 内自然环境等。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重点把 握的几个关系
• 正确看待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教材系列的关系 • 正确处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水平之 间的关系 • 正确处理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 正确对待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关系 • 正确处理地理课程资源与相关学科课程资源的 关系 • 正确处理本地课程资源与异地课程资源的关系
轻点鼠标,玩转地球
在Google Earth中感受珠穆朗玛的雄伟博大
美 国 白 宫 及 其 草 坪
真正令我激动不已的是,我把信息技术这神奇的魔法石,带给 了我的学生,师生共同驾驭信息的翅膀,飞翔于虚拟行星空间,用 独特的地理之眼,去探究地球的奥妙,掌握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方 法,体悟用地理语言表达空间信息的快乐。
• 中国科普博
–是一个综合性的以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为目的大型科普网站。它利用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为基 本信息资源,内容包括天、地、生、数、理、化等各个学 科。
学校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态度、能力
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内容 社区图书馆、博物 馆、展览馆、天文 台、气象台、地震 台、科技馆、高等 院校、工厂、农村 等社会和自然资源 以及居住在本社区 或附近的地理专家 开发示例
• 加强地理课程资源的统计与管理 • 首先,要明确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地理课程资源 的基本需求。 • 其次,要注重现有资源的调查。 • 第三,要注意对各级各类资源进行筛选,选择对地 理教学有用的资源。相关研究表明,筛选课程资源 有三个筛子: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其 在地理学科中表现为:其一、选择有利于学生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内 容;其二,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内 容、选择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其三,选择 与地理教师教学修养水平相适应的内容。 • 最后,要把资源归类整理,分门别类,建成检索系 统,制成地理课程资源档案,以便于查阅与管理。
–活动资源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 级和学生的各种社团活动、地理实践活动及师 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等。 –信息化资源包括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
2.内容的开放性 • 体现于地理课程资源空间上的开放。 • 体现于地理课程资源时间上的开放。 • 体现于地理课程资源在利用上的开放。 3.内涵的动态性(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 • 一方面表现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水 平、民族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不同,对地理课 程资源的内容和存在形式的影响不同; • 另一方面,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不是静止、 固定不变的。
• 呈现形式单一
–以往把地理教材作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地理课 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开发多样化的地理课程 资源呈现形式重视不够。
• 协调机制没有形成
–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还没有能够很 好地建立,人力资源与物化资源也没有能够很 好的协调转化。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 • 地理课程资源物化严重 • 开发主体趋向唯一 • 实施空间狭小 • 资源内容单调 • 呈现形式单一
地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背 景 含 义 特 点 问 题 内 容 意 义 原 则 途 径
(2)
(3)
(1)
(4)
(5)
(4)
现
状
现
状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
• 地理课程资源物化严重
–以前,地理教材(主要指教科书)被认为 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
• 开发主体趋向唯一
–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 靠少数地理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学 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纳入到地理课 程资源开发的行列中来。
G
GLE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朱志刚
Google Earth官方网站:
• 中国基础教育网——地理频道 /subject/geography/
–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的网站,其 中的“地理频道”中设有“多媒体资源”、“备课素材”、 “教案精选”、“教学习题”、“教研教改”等教学栏目
•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网地理学科 /teacher/sub_edu/geology/
–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建立的专门面向中小学 教育的大型教育网站,在其教师频道中有最新的教育调查 和教改动态;有聚集了数万篇文一线教师们度身定做的网上私家花园——教师个 人专辑;还有为促进教育类杂志信息化同时解决教师投稿 问题而特别推出的杂志空间栏目。
查阅当地的主要气象资料, 综合分析气温、降水等资 料,说明当地气候的主要 特征; 野外观察地貌,学会辨认 当地主要地貌类型,并能 说明其特征
家庭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内容
家长的阅历与职业 背景、家庭种植的 植物、家庭地理科 普藏书,家中的报 纸、杂志、书籍、 文件等。
开发示例
丰富家庭中有关地理知 识的刊物,引导孩子建 立自己的小图书馆; 家长和孩子一起对自然 现象进行简单探究活动;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寻一切 有可能进入地理课程并与地理教育教 学活动密切联系的资源。 • 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是充分挖掘 被开发出来的地理课程资源的教育教 学价值。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 有利于建构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 能力素养。 • 有利于突显地理课改理念,推动地理 课程实施。
地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背 景 含 义 特 点 问 题 内 容 意 义 原 则 途 径
• 特色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发 挥地域优势,体现区域特色,不盲目追求课程资源 的统一。 • 综合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反映不同学科间的交叉 与渗透,地理与社会、生活、技术等方面的联系, 即要突破地理课程资源单一的局面,合理建构多样 化、多层次的地理课程资源结构形态,充分发挥其 整体效益。 • 有效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应地理课程改革的特点, 促进地理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适合学生的认知基 础、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潜质 的开发;适合教师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 促进教师最大限度地提取、整合、运用地理课程资 源。 • 地理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含义
• 地理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有利于实现地理课 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 它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以及自 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地理课程实施,有利于实 现地理课程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 • 地理课程资源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不 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随着科学技 术、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课程 资源的内涵会日益丰富。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 全面开发利用各级地理课程资源 • 积极开发利用社区地理课程资源 • 合理开发利用家庭地理课程资源 • 广泛开发利用媒体地理课程资源 • 深入挖掘利用隐性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往往和研究性 学习的开展相结合开展
地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背 景 含 义 特 点 问 题 内 容 意 义 原 则 途 径
• 建立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 • 协调机制建设的过程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 面学校要善于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 的地理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地理课程资源 也要向社区和其他兄弟学校开放。各级行政部 门有责任加强管理,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 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促进各级各类公共资源 间的相互联系与合理配置。 •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 应该坚持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开发策 略,而不应该本末倒置,用校外课程资源取代 校内课程资源的主体地位。
媒体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内容
报刊、杂志、广 播、电视、音像 资料、多媒体网 络等
开发示例
给学生确定一些小课 题,如“地震的成因和 分布、地理的温室效应、 火星上有无生命”等, 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广 泛收集信息,写出研究 报告,并在班机进行交 流。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内容 开发示例 学生的日常生活 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 经验、体验、爱好; 理解地球的自传; 教师的知识水平、 利用学生冬冷夏热的经 智慧能力;师生之 验,以及到过不同气候区 间、师师之间、生 所产生的不同感受,理解 生之间的交流、合 气候变化以及地理环境对 作、信息传播等 气候的影响。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背 景 含 义 特 点 问 题 内 容 意 义 原 则 途 径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 加强地理课程资源的统计与管理 • 建立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 • 广泛利用地理教学媒体资源 • 注重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作用 • 强调初、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衔 接与融合
第五章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刘桂侠制作
地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背 景 含 义 特 点 问 题 内 容 意 义 原 则 途 径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观念转变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 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 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 重要的意义。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 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 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 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