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分析能力类问题的实战分析和答题思路

综合分析能力类问题的实战分析和答题思路

第二节综合分析能力类问题的实战分析和答题思路一、概述所谓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查,从内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特征。

综合是一个从感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的过程,目的是取同舍异概括为一般。

所谓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和要素,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查,从而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确定事物的不同特征,分析的目的是得出抽象性规定。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各部分和各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把有内在联系的要素归结起来,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

综合分析强调对客体本身内部规律的发现,无论事物、事件还是某种学说或思想,当它成为对象时都被视为“有形”的客体,就可以被划分、被解释,这种解释是由外而内逐渐深入的过程。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通过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判断考生思维是否敏锐、严密,能否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善于解决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化,公务员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事物,必须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出问题的症结,较好地完成工作。

因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各地的面试中往往是必考题,而且所占权重往往是最高的。

二、测试内容综合分析能力的测试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对于公务员来说,每天面对的事物往往不是独立的,而是处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的,是在整个行业的背景中产生的,不能就事论事。

2.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其各个组成成分。

事物的产生不是突然的,总是在不断堆积中由各个要素来组成的,不分析这些要素,就无法对整体有充分的认识。

3.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组成事物的特别要素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些内在的联系构成了整体的特性。

4.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

事物的发展有个堆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把握的话,是无法找出事物形成的原因的。

5.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很多事物总是通过一种表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但对人们最有用的是表象下面的规律,找到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测试内容基本上围绕上面几个内容,一些地区测试一个单项,大部分地区往往将几个单项结合起来进行测试。

三、答题思路综合分析类的问题试题类型较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形式都有各自的思路,这一点将在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对于这类问题,在回答时要把握几个总体原则。

四、试题类型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综合分析能力类问题的出题点非常多,题型也千变万化。

到现在为止,曾经考过的题型有以下几类:(一)判断推理类这类题目所表现的形式有点像IQ题,没有固定的答题思路,看你的思维能否与考官的思维一致而已。

通常很少通过这种形式考试,只在1999年和2000年海关类考试里出现过。

例如,有个人身材较矮小,他住在40层的摩天大楼上,大楼有电梯,每天他坐电梯上班,而下班的时候,他只坐到20层,然后从楼梯爬上40层的家里,请问这有可能是什么原因?请马上回答。

答案有很多种,如他是为了锻炼身体,他有心理障碍,他下班的时间太晚,电梯只能开到20层等,没有固定的标准。

但是考官却更认可这种说法:因为个子矮,下楼的时候他可以按到1层的按钮,上楼的时候只能按到20层的按钮,够不着40层,因为按钮是竖排的。

(二)社会热点分析类这类题目考得最多,主要是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让考生去分析。

所出的社会热点一般是在社会上有争议的或有进步意义的,主要围绕国内的热点问题,较少涉及国际的,也很少涉及政治性的话题,这类问题考生不好把握,所以一般不考。

这类问题的回答应该围绕从全局——局部——个体的思路,辩证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办法,办法要可行,方法要合理。

公务员考试面试中,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同时也是最难准备的一种面试试题。

从历年国考、省考面试真题来看,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注重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大的分类来看,这类公务员面试题目可以分成思辨性试题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类试题。

思辨性试题的回答技巧是:1、先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2、尽量找到着落点,找准切入点;3、把问题的两个方面分角度解释清楚;4、把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5、联系自身谈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类试题的回答技巧是:1、先判断这个现象是局部问题还是大局问题,先做大局的肯定,再说其中的只是少数、个别的,已引起了国家重视,正在着力解决;2、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危害,(正面说明其中的意义和影响);3、提出解决的办法,针对问题提出正确措施。

从具体分类来看,刘小粤老师指出综合分析类公务员考试面试题目有以下常见题型:一、物理现象:就是以常见的某种物理现象作为命题,考察面试者对这种现象的思考和体会。

这类试题没有现成答案,关键要面试者自己适度的想象,既要符合表面的含义,又要有所引申。

当然不是过于发散的联想和引申,如果能引申到公务员应当怎么认识这个问题,作为公务员应当怎么做是最好的。

如:木桶原理、泡茶效应、热炉效应(热炉法则:一接触即被烫伤,引申为我们国家制定的法律不能触级);避雷针效应(高层建筑上安装避雷针使其在雷雨天气不被劈坏,而树木经常被雷击倒)。

二、生物现象:就是以生物界的各种现象为命题,考察应试者从中的体会和感受,要求尽量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和给予适当的引申解释。

如:沙砾珍珠谈看法;刺猬相互取暖;秋风扫落叶;鲶鱼效应;犬獒效应;井底之蛙;一窝蜂效应;三、对成语典故、俗语、历史故事、寓言和漫画等的理解这类题目其实也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参加公务员面试的考生要能自圆其说,一般都从正反两方面回答,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或者人生经验进一步说明。

举例如下:1.如何理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以人为鉴”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 对你有何启示?3.“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4.你对“枪打出头鸟”有什么看法?5. 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你怎么理解?四、社会热点问题:回答这类题目,参加面试的考生应当把握的总体原则是:分析问题既能够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又能够从微观方面分解分析,同时还要能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协调组合。

但是刘小粤老师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应当把公务员面试中的综合分析类题目看作是申论考试一样,一定要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那就是要站在一个公务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第八节综合分析类试题1.针对现在社会上的博物馆,有人认为它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应该由政府来拨款维护,而有人则不这么认为,谈谈你的看法。

【能力考核】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主线】分析产生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和个人知识提出对策【参考答案1】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修养的重要场所。

针对现在社会上的博物馆,我认为应当是以非营利性为主,由政府拨款来维护,同时兼顾非国家性质博物馆以营利性为主。

一方面,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就是人们对社会公共设施的享受程度,如果我们的博物馆都是营利性的,广大人民群众就很难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也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近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各类国家所有博物馆就是很好的证明。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民间性质的博物馆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考虑到民间博物馆的投入和必要维护费用,采取收费的方式是完全正常的,适当的时候政府也可以考虑通过补贴等方式使具备标准的民间博物馆降低收费,甚至也免费向公众开放。

【参考答案2】博物馆是广大群众了解社会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

如我所在的徐州市,就有徐州博物馆和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

本人也曾经到这些博物馆参观过,我虽然生在徐州,长在徐州,但如果不参观博物馆,对徐州的很多历史我还是不了解。

据我个人了解,现在很多地方都免费开放博物馆,我对这样的做法完全赞同,政府投资或拨款来维护博物馆,既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国际的惯例。

多数发达国家都采取免费或低廉收费的方式向广大民众开放博物馆,政府将博物馆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提供给社会。

我们在开放博物馆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地情况的不同、博物馆的具体情况不同、博物馆的性质不同,分别对待、分步实施,不能搞“一刀切”。

要根据当地财政情况量力而行,对于非国有性质的博物馆,可以根据其馆藏性质,确定是否有必要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促使其降价或免费。

总之,博物馆不应是纯粹的营利机构,它应当成为一个为社会提供知识、为城市提供形象、为群众提供观赏的场所。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此题一定要有现实感,现实中博物馆已经免费开放。

结合本地、本人实际是感动人的最好方式。

2.现在许多大城市房价偏高,使很多老百姓买房变得困难,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房地产热?【能力考核】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社会现象的了解【答题主线】分析产生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和个人知识提出对策【参考答案1】当前很多大城市确实房价偏高,使很多老百姓买房变得困难,如我们上海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名普通工薪阶层的购买水平,这既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究其原因,这其中既存在一定程度上人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也存在炒作和开发商哄抬房价的因素。

面对房地产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是规范房地产行业的秩序,坚决打击开发商囤积土地和哄抬房价的行为,对存在问题的开发商依法进行处罚。

其次,国家及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土地、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针对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偷逃税款行为进行治理;要强调规范土地的出让和出让后的管理,对不按时开放、囤积土地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部门协调联动,确保将监督落到实处。

再次,政府要从宏观调控角度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从经济政策角度把脉行业走向。

当然也要进行广泛宣传,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宣传市场风险,使人们对当前的高房价有一个理性认识。

最后,政府要加大经济适用性住房、限价房的建设,保障低收入家庭有房住,扩大廉租房适用对象范围。

【参考答案2】房地产热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需要,很多人将住房面积升级,大量适龄青年购买面积较大的商品房。

其次,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并道而行的,随着大量农业人口涌进城市,房屋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必然会成为很多人的购买对象。

第三,人民币升值和相对短缺的土地供应量也是导致房地产价格走高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