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②?”徐曰:“不然,譬如③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戏:玩耍,嬉戏。

②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

③譬如:好比,就好像。

④瞳子:眼睛的瞳孔。

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

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

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

学仙有过,谪④令伐树。

注释:①羿(yì):上古人名,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

②姮(héng)娥:即嫦娥,界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③斫(zh uó):砍。

④谪(zhé):被贬,接受处罚。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嫦娥奔月”中的“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奔”在这个词语中应读_______,意思是______。

(①奔走;急跑;②紧赶;赶忙或赶急事;③逃跑。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
谪令伐.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④,饮于河、渭⑤;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⑥。

未至⑦,道渴而死⑧。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

②逐走:竞跑,赛跑。

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⑤河、渭:即黄河、渭水。

⑥大泽:大湖。

⑦未至:没有赶到。

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

()
A.行走。

B.跑。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河、渭不足.。

()
A.不够。

B.够。

3.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取之,信然。

1.这篇小古文出自( )
A.《列子.汤问》B.《山海经北海经》
C.《世说新语》D.《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尝与诸小儿游”中“尝”的意思是( )
A.经历,体验B.吃一点试试
C.常常D.曾经
3.下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诸:许多) B.此必苦李 (必:必定)
C.诸儿竞走取之(竞:争着) D.取之,信然(信:相信)
4.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解释最为恰当的选项是( )
A.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折断了。

B.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C.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小朋友争抢着跑过去折下树枝。

D.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王戎就去折下树枝。

5.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B.尝/与/诸小儿/游
C.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D.树/在道边/而/多子
6.“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把李子树折下来了?”
B.“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呢?”
C.“你为什么站在路边不动呢?’
D.“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呢?”
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B.王戎不喜欢吃路边的李子,是因为李子苦。

C.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D.我们要讲文明,不能随便摘路边的果子。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陪客
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

父适他往。

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

客有问,则谨答之。

客去,儿送至门外。

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父适.他往。

()
①合适。

②恰好。

③舒适。

(2)客有问,则谨.答之。

()
①恭敬。

②慎重。

③小心。

2.客人来访,孩子是怎样做的?根据古文内容填空。

客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上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有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

王戎七岁,亦往看。

虎承间①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②颠仆。

戎湛然③不动,了无恐色。

注释:①承间:趁机②辟易:避开③湛(zhàn)然:安详沉静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纵百姓观.之(________)了无恐.色(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当时的情景看,为什么王戎听到虎吼并不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徐家的儿子九岁,有一次在月亮下玩耍。

2.C 3.徐孺子是一个善于用脑思考、观察、实践的人。

二、1.大bēn ① 2.求偷砍伐 3.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后,飞往月宫,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4.日新月异日积月累
三、1.B 2.B 3.河、渭不足。

4.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5.《精卫填海》。

有,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四、1.C 2.D 3.D 4.A 5.C 6.B 7.C
五、1.(1) B (2)A 2.儿邀客入。

己在下位陪之。

谨答之。

儿送至门外。

告之于父。

3.这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我也要向这个孩子学习,热情礼貌待客,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六、1.观看恐惧;害怕
2.王戎却安然不动,全无恐惧的神情。

3.因为他知道老虎被头在笼子里,而且它又失去了爪牙,根本伤害不到自己,所以他并不害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