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概述地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2、等高线的概念: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就是等高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 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山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二)方向
地图中常用方向判断法①:经纬指向法
方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或写出坐标比较方向)
例:图中A在B、B在C、B在D的什么方向?
(二)方向
地图中常用方向判断法②:方向标指向法
方法:将指向标平移到需要判断方向的地方,再判断方向。
例:图中从公路C处到公路D处,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二)方向
纬度法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2、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 道路长度。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 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 行驶方向为( )。
3、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甲)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乙),回答。
图甲
图乙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地形
2、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D )
300 200 100
A
100 200 300
B
300 200 100
C
100 200 300
D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地形
3、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 110ºE线 B. 30ºN C. a线 D. b线
( B= ) S
3、表示形式:①数字式: 1 或1:500000
500000
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5千米
③线段式:
4、三种表现形式的转换: (1)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千米转换成厘米加5个0; 厘米转成千米去掉5个0; (2)三种比例尺要灵活转换。
(一)比例尺
5、比例尺中的数量关系:①
乔戈 里峰
(六)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相对高度的计算: ②当两地不在等高线上时:设该图等高距为d,
两点之间的等高线数目为n,则: (n-1)*d < H相<(n+1)*d
A
例:如上图,(3-1)*100< H相 <(3+1)*100
即200< H相 < 400
(六)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乙中的( )
A.a点
B.b点
Hale Waihona Puke C.c点D.d点(2)图中凉亭与房屋实际间距为600米,则两山顶之间水
平距离为(
)
A.900米 B.1 200米 C.1 500米 D.1 800米
(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图例的文字或数字。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关系:不相交不 重合。 4、疏密:密陡疏缓 5、弯曲:弯曲程度 表示起伏
由于等高线具有上述的一些特性,能够正确显示地 貌的一般形态、高度和坡度等,因而它是当前地图上 显示地貌比较好的方法。
1、在图中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等地形形态。 2、找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地形类型,观察并描 述各类型等高线特征。
(四)地图类型
依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地形图分为多种类型:
政区地图 地 交通地图
旅游地图 图 地形图
等值线地图
等高线地图 等深线地图 等温线地图 等压线地图
第2节 地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高程的判读
当另一点在海平面以下时,两 点的相对高度大于某点的海拔 高度
200米
丙
海拔:地面上某一点高出(黄)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地形
4、图中所绘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e f )
图中支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c )
400 b
300 200
100
600
N
500
c
d f
a e
(六)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相对高度的计算:
8844.43
H相=H高—H低
8611
珠穆朗玛峰
实地范围面积不变时,比例尺越大,则地图面积越大
图上1cm表示实地距离400km
图上1cm表示实地距离800km
(一)比例尺
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___ 。 内容最详细是 _ ,最简略的是 。
①
②
③
(一)比例尺
比例尺的扩大与缩小 扩大了、扩大到
1、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白 纸画一张中国地图请选择合适的 比例尺;如果把纸张面积按比例 放大三倍其比例尺有何变化?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地形
凸高为低(谷),凸低为高(脊): 等高线往高处凸是山谷,往低处凸是山脊
例:图中①处、③处是 山脊 ;②处、④处是 山谷 。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地形
学习反馈一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④③
特别注意:山谷常常发育成集水线,形成河流。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2节:地图
第2节 地图
本节主要内容: 一、地图的三要素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第2节 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2、方 向 3、图例和注记
(一)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T
2、公式:比例尺= 实地距离
地图中常用方向判断法③:一般指向法 方法:面朝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例:图中的公厕在田径场的什么方向?
(二)方向
常用方法
辨别方法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指向标箭头指示南北方向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陆地为南极,极地为海洋为北极
经度法
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减小方向为西 西经度增大方向为西,减小方向为东
2、垂直气温计算:
T差=(0.6℃×H相)/100m
例:如图,根据已知条件,
请求出山脚处B的温度。
比例尺不变时,地图面积越大,则表示的实地范围面积越大
(一)比例尺
5、比例尺中的数量关系:②
地图面积不变时,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地范围面积越小
比例尺大、实地小、更详细
比例尺小、实地大、更简略
(一)比例尺
例:如果下面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四图中比
例尺最大的是? 丙
(一)比例尺
5、例尺中的数量关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