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为了制订我校新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使指导方案能满足教育部和山东教育厅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潍坊市企业对汽修人才的实际要求,符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为此,我们开展了企业人才需求和要求的调研。
报告如下:一、调研的目的使方案能真正符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内涵,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
以山东省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要求为基本依据,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重点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汽修企业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的职业岗位有哪些?3. 就业的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哪些要求?4.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该如何设置?二、调研方式1、深入汽车维修现场与企业经理、一线的维修工、技术总监座谈;2、深入汽车维修现场与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座谈;3、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对企业一线员工包括已毕业学生与顶岗实习学生等进行问卷调查;4、通过上网了解国家示范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中职院校的建设及调研资料。
表1 被调查的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1)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需求调研用访谈形式对企业老板、人力资源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的进行调研,这部分调研主要针对中职学生可以就业的汽修岗位的的调研。
主要岗位是汽车维修工,主要从事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次要工作岗位是汽车保险、服务顾问、客户服务、配件管理、其发展岗位是维修主管、技术总监和服务经理、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一线员工。
对一线员工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操作检测维修设备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2所示主要为汽修专业岗位,其中汽车钣喷工包括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机修工主要是汽车维修与保养;其他管理岗位包括汽车保险、服务顾问、配件管理、,其后面的发展岗位是维修主管、技术总监和服务经理。
在这些岗位中,中职学生主要从事的是汽车钣喷与汽车维修,同时,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维修这个三个工种都有明确的分工,企业对人员的需求相对较高,工资也较高。
而其他管理岗位就需要员工有足够的从业经验。
(2)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调研通过网络对企业一线员工包括已毕业学生与顶岗实习学生等进行问卷调查,这部分调研主要针对汽修一线人员所需要的专业方面知识的调研。
调查问卷专门针对一线汽修员工而设计,列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题目(见附件1),为了被调查人员方便填写,对每一题目列出了最多应用、较多应用、较少应用和基本不用的四个选项。
充分利用大量分布在潍坊大小汽修企业的我校多年来的毕业生的资源,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并给予如何填写的简单说明。
下面是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的情况统计:我们选择汽车钣喷岗位,在一线工作人员中发放70份问卷,收回了64份。
选择机修工作岗位,在一线工作人员中发放了50份问卷,收回了45份;选择其他管理岗位,在一线员工中发放了30份问卷,收回了25份。
这些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在其各自岗位上工作了半年以上,有的已超过2年,我们总共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总共收回134份。
我们还对5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车间主任、生产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访谈调研。
三、调研分析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调查结论:企业对汽修人才每年有稳定的需求,尤以汽车钣喷的职业岗位需求量最大。
企业在招聘时注重新员工的专业能力外,能否适应工作环境,是否能承受工作压力以及有无工作经验的方法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能否与人合作等社会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2. 车间主任调查结论新员工首先应该具备对车辆的简单故障判断与分析的能力,对车间维修工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的基本能力。
应该有守时遵纪,敬业爱岗,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良好的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员工调查结论希望在校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一些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维修项目的检测与维修,同时在校的实习过程中能更多的接触到企业的在实际工作的具体使用设备。
这和企业对新员工的期望是一致的,企业希望新招聘的员工有一定工作经验,这样能大大缩短企业培训的周期。
同时,员工希望在入职前对企业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重视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的文化及发展前景,而将企业提供的待遇则排在考虑因素的后面。
四、调研的初步成果(一)我市经济社会状况对本专业的发展有教强的支撑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腹地,是环渤海经济区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中坚地带。
潍坊的汽车保有量在山东这个中国汽车大省里名列前茅。
2008年8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11.004万辆,绝对值和人均拥有量均居山东省首位。
全市各类汽车保有量为68.7243万辆,私家车占总数的27.60%,而且以每年13%的幅度增长,城区每百户家庭拥有14辆私家车。
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市私人汽车110万多辆,其中轿车49万多辆。
调研发现,近几年来4S店对维修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开的汽车“4S”店如雨后春笋。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早早被企业预订一空,也反映出汽车维修人才的紧缺程度。
正是这样一个黄金市场、朝阳产业为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提供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
(三)摸清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通过调研,确定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职业岗位。
1. 汽车机电维修,负责组织、实施汽车的各级别维护保养;组织、实施对故障车辆进行检测、诊断和维修;与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沟通和技术交流。
2.汽车钣金维修,负责车辆的钣金维修工作,负责本工位设备、使用工具的维护、保管,负责工序质量的自检,负责工位区域的清洁与保养。
3.汽车喷涂维修,负责车辆的钣金维修工作,负责本工位设备、使用工具的维护、保管。
4. 服务顾问,负责售后服务客户汽车进厂维修保养的接待和基本故障的诊断工作;与客户保持服务跟踪;与保险理赔、维修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
5. 汽车配件管理,负责配件的收发管理,及库存件的定期盘点并记录,确保帐、卡、物一致(四)确定了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五)确定了人才规格与知识能力要求:我们对回收的份问卷填写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结合企业相关人员访谈情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规格及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要求。
(六)本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调研表明,我市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必须适应汽修企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使毕业生既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又具有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取信息和技术交流、创新的方法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以及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七)基本确定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及基本要求针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我们设计了汽车机修、汽车钣金、汽车喷涂与美容三个专门化方向,并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加专业通用基础课程,再加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模式来配置了本专业的课程及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
1.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和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
2. 专业基础课程。
《汽车机械基础》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汽车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械的组成;熟悉汽车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一般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汽车电工基础》讲授与汽车有关的电路基本物理量、基本连接形式、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交直流电路及继电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为学习掌握汽车电气技术打下基础。
《汽车发动机构造》讲授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油供给系(以电控汽油喷射讲授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知识,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式供给系为主)、汽油机点火系、柴油机供给系的总成构造与维修;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汽车钳工》主要以钳工训练为主,其他机加工训练为辅。
主要包括常用的钳工测量、锯、锉、钻、削、划线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了解车、洗、刨、磨等操作的基本技能。
每个课题都要求,实际操作实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汽车专业英语》结合汽车专业的实际需求,较系统的学习专业外语知识。
要求熟练掌握专业外语词汇不低于2000;能较熟练的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英语汽车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手册;能运用互联网查询有关英语专业资料。
3. 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1)汽车发动机维修模块掌握汽车发动机各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其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各零件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及调整方法;熟悉发动机装配、调整及修复后的测试方法。
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能熟练使用发动机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掌握发动机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大修竣工检验标准;使学生具有发动机拆卸、检修、装配、调整的能力,具有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掌握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各总成、零件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及调整方法;熟悉发动机主要总成装配、调整及修复后的测试方法。
掌握发动机维修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考取相应证书。
(2)汽车底盘维修模块讲授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讲授底盘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掌握汽车底盘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各总成、零件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及调整方法;熟悉底盘主要总成装配、调整及修复后的测试方法。
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底盘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底盘主要总成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熟悉底盘常用维修机、工具、仪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