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含补充篇目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含补充篇目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迎考之理解性默写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 _,__ _。

3、在《劝学》中,荀子以“,”二句,指出君子与一般人相比,在于他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去争取最大的成功。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5、《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劝学》中,“,”两句从“看事物”的方式不同,那么看到的内容就不同来证明“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

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8、荀子在《劝学》中指“,”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9、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0、在《劝学》中作者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就的是:,,,,。

1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12、韩愈《师说》引用古代圣人从师学习的经历,阐明老师和弟子的区别在于,。

1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14.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对于老师的选择,无关年龄长幼和身分贵贱,择师的标准应该是“,”。

15.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6、《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

”17、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18.《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19、《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

20、《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

21、苏轼《赤壁赋》中常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的名句是:,。

22、《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

23、《赤壁赋》中写出了曹操对江斟酒,横矛吟唱《短歌行》一诗的情景的句子是:,。

24、《赤壁赋》中苏轼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于是以“____ ____ ,___ ________”两句来表达自己希望能身无所碍,长久存在的理想。

25、《论语》记载,孔子曾站在一条河边,叹息说:“___ _____,____ ______!”他对时光易逝的深沉感受,千百年来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26、苏轼《赤壁赋》中写出了作者飘飘欲仙的神态,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心情的语句是:,。

27、《赤壁赋》中苏轼用“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8、《赤壁赋》中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句子:,。

29、《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四句话是:,;,。

30、《赤壁赋》中写作者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的句子是:,。

31、《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32、《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驾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33、《赤壁赋》中写作者在江岸水洲过着平凡的生活,与鱼虾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34、《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诗歌的句子:,。

35、《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36、《赤壁赋》中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句子是:,。

37、《赤壁赋》中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的句子是:,。

38、《赤壁赋》中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

39、“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表明清风明月等自然万物为吾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3、用倒置式的暗喻。

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5、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

6、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7、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8、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11、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13、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14、《阿房宫赋》用“,”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15、《阿房宫赋》用16个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18.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19、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

秦民竭,秦君灭。

”以四个三字句发端。

《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

,。

”20、《阿房宫赋》中以龙和虹为喻,写长桥和复道壮美的句子:,?,?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1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12.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6、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7、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8、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

1.曹操《短歌行》中“,?,”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2.《短歌行》中“,。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胜欣喜。

5.曹操在《短歌行》中“,?,”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6.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7.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

”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邪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45.《归园田居》中“,”两句,写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6.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的两句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涉江采芙蓉》.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