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案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作用

谈案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作用

谈案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针对案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作用问题。

阐释了案例教学概念的内涵:说明了案例在会计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在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会计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90-01
会计是一个商业语言,会计一词由来已久,在经经济贸易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技能修养和知识能力要求非常苛刻,而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主要途径的,会计专业课程授课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要求比较高的一门专业,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也比较高,学生难以消化,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因此更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难有所成。

在此,通过将案例教学引进会计专业课程,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案例教学概念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其加以分析、比较、说明,举一反三,让学生明白期中知道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
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的职业教育理念。

伴随着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会计专业教学从原来的教师单向理论传授为主,逐步转向以学生主动学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专业,也是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专业。

它不同于其他专业,它有着严格的制度约束。

它必须在国家的财经法规内,按照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来对企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为各部门的决策者、投资者提供及时可信的会计信息。

会计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最初接触会计时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时很难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运用适当的实际案例对学生理解会计理论和会计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方法的自觉性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它的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的转化及运用能力,还考查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二、案例在会计教学中的作用
会计专业运用会计案例教学法,组织会计教学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目的出发,率先推出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验已经证明,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案例教学经过多年的运用,已在国外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好评,且日趋成熟。

因此把案例教学引入国内教学中,是在于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和体现,尤其对于会计专业本身,其具有制度性强,跨学科交叉,内容抽象的特征。

1.实务案例具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的功能。

案例是根据企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由老师和学生按会计理论的要求精心收集整理出来的,不同性质的单位业务性质不同,核算方法不同,核算程序也不同。

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的情况,获取课本上无法得到的一些知识。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不知道在实际中该怎样处理。

我通过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在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中进行操作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

2.案例教学具有鲜明的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在收集和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水平,使案例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参与性。

如我们要学生掌握购买业务的核算,那么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购买过程中所需的凭据,如发票、支票、票据流程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及会计数据的产生过程有个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3.案例的高度拟真性十分接近企业的真实情况,便于学生克服对实际工作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在学校里面就能对整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有个全面的了解,减少学生走出校门融入实际工作的时间,加速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

三、在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教学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

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为目标。

因此,其专业课程的教学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坚持三特性。

三特性是指案例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基本性是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最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基础性是指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水平,使案例与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相结合。

范例性是指用于讲解的案例是能起到范例作用,能推而广之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多分析。

分析法是经济学科中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要加强会计原理的分析,会计数据的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分析。

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可以挖掘案例的内涵,将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讲解,能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加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提高学生抗腐蚀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各方面的统一。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各方面
的统一是指教学与教育的统一,收集案例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探究发现与提高能力的统一,掌握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统一。

案例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是非常适宜的。

注重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不但能增加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谈会计实践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24.
[2]温莉. 略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