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本研究发现 JAK2V617F 基因阳性 PV 患者粒系 及 粒 /红 比 值 显 著 高 于 阴 性 组。 骨 髓 活 检 JAK2V617F 基因阳性 PV、ET 患者粒、红、巨三系增 生率均高于阴性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仍提示形态学
JAK2( + ) 42( 51. 2)
12 /30 12. 2 ± 6. 3 121. 0( 112. 5,146. 5) 961. 0( 716. 8,1 094. 3) 64. 7( 60. 4,72. 1) 16. 0( 12. 4,23. 1) 3. 8( 2. 6,5. 5) 89. 0( 39. 0,201. 5)
·310·
临床检验杂志 2013 年 4 月第 31 卷第 4 期 Chin J Clin Lab Sci,Apr. 2013,Vol. 31,No. 4
文章编号: 1001-764X( 2013) 04-310-03
·调查研究·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宋军,史敏,高占玺,刘梅(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石家庄 050000)
3 讨论
BCR / ABL 阴性的 MPN 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 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6]。2008 年 WHO 分 类中,JAK2V617F 突 变 成 为 MPN 主 要 的 诊 断 指 标[7],如果 JAK2 突变阳性,即使 Hb 低于以往 WHO 规定的数值,只要持续超过参考值 20 g / L,可确诊为 PV; 或 PLT 持续 > 450 × 109 / L,骨髓中巨核细胞增 生,则可诊断为 ET。
性 PV 患者相比,JAK2V617F 基因阳性 PV 患者 WBC、PLT 明显增高( P < 0. 05) ,粒细胞系、粒 / 红比值、巨核细胞计数增高( P <
0. 05) 。JAK2V617F 基因阳性 ET 患者骨髓活检多见三系增生,未见骨髓纤维化。结论 PV、ET 患者及 JAK2V617F 基因阳性
7( 17. 5) 0( 0)
t / Z / χ2 - -
- 1. 34 - 1. 12 - 1. 15 - 1. 90 - 1. 76 - 1. 60 - 0. 67
2. 02 -
P - -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本研究应用 2008 年 WHO 分型标准,对 32 例 PV 和 84 例 ET 的临床实验室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 析。外周血检查结果提示,今后在诊断过程中遇到 Hb、WBC、PLT 计数均增高患者,如果 Hb 符合 PV 诊断标准中的 数 值,则 倾 向 于 PV 的 诊 断,而 不 是 ET。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PV 的红系增生明 显,ET 患者除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外,也出现体积增 大、形态学异常。骨髓活检 PV 与 ET 均见三系增 生,有 2 例 PV 伴有 MF,无一例 ET 出现 MF。文献 报道[8]PV 晚期可伴有 MF,ET 一般不伴有 MF,一旦 出现,肯定不诊断为 ET[9]。
2. 2 骨髓病理学检查 PV 与 ET 患者骨髓组织活 检均显示两系或三系增生,40. 6% PV 患者三系增生 ( 13 /32) ,高于 ET 患者( 24. 4% ,20 /82 ) ,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χ2 = 2. 95,P > 0. 05) ; 6. 3% ( 2 /32) PV 患者伴有骨髓纤维化( MF) ,而未见 ET 患者伴 MF。 2. 3 JAK2V617F 基因阳性或阴性 PV 患者实验室指
0( 0)
t / Z / χ2 - -
2. 65 - 0. 34 - 2. 72
2. 16 - 1. 80
2. 15 - 2. 10
1. 37 1. 35
P - -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2. 4 JAK2V617F 基因阳性或阴性 ET 患者实验室指 标结果 见表 3。
表 3 JAK2V617F 基因阳性或阴性 ET 患者实验室指标
指标 例数( % ) 男/女 WBC( × 109 / L) Hb( g / L) PLT( × 109 / L) 粒细胞系( % ) 红细胞系( % ) 粒 /红细胞比值 巨核细胞数 三系增生( % ) 伴有 MF( % )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我院 2011 年门诊及住院初诊 PV、 ET 患者。PV 组 32 例,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 20 ~ 92 岁,平均 54. 9 岁; ET 组 82 例,男 24 例,女 58 例, 年龄 15 ~ 74 岁,平均 49. 5 岁。诊断根据 2008 年 WHO 标准[5]。融合基因 BCR / ABL 均阴性,均排除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和 /或红细胞增多患者。 1. 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诊患者血液、骨髓涂片、 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及 JAK2V617F 基因检测结果。 1. 3 统计学分析 用 SPSS 19. 0 统计软件进行。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珋± s 表示,组间比较用两独 立样本的 t 检验;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M ( P25 , P75 ) 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 较用 χ2 检验; 以 P <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8. 0)
JAK2( - ) 7( 21. 9)
7 /0 8. 6 ± 2. 7 187. 0( 175. 5,198. 0) 202. 0( 187. 0,324. 0) 54. 8 ± 11. 4 28. 8 ± 9. 6 2. 3 ± 1. 26 169. 6 ± 131. 3 1( 14. 3)
JAK2( + ) 25( 78. 1)
11 /14 14. 6 ± 5. 8 182. 0( 1 77. 0,187. 0) 520. 0( 407. 5,740. 0) 65. 1 ± 9. 6 20. 3( 12. 6,26. 1) 4. 3 ± 2. 2 81. 5( 39. 5,175. 5) 12( 48. 0)
13( 31) 0( 0)
JAK2( - ) 40( 49. 5)
12 /28 9. 5( 7. 1,14. 1) 124. 0( 101. 3,138. 0) 783. 0( 594. 0,996. 0)
64. 5 ± 10. 3 19. 0( 13. 3,24) 3. 4( 2. 4,5. 1) 96. 5( 67. 0,226. 8)
60. 3 ± 12. 9 24. 1 ± 12. 1 3. 6( 1. 8,4. 7) 99. 0( 60. 0,201. 5)
ET( n = 82) 9. 7( 7. 9,13. 1) 128. 7( 103. 5,140. 8) 852. 5( 623. 0,1 059. 0)
63. 0 ± 9. 7 18. 6( 12. 5,23. 5)
·311·
标 结果见表 2。
表 2 JAK2V617F 基因阳性或阴性 PV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指标 例数( % ) 男/女 WBC( × 109 / L) Hb( g / L) PLT( × 109 / L) 粒细胞系( % ) 红细胞系( % ) 粒 /红细胞比值 巨核细胞数 三系增生( % ) 伴有 MF( % )
3. 8( 2. 4,5. 4) 121. 0( 69. 5,234. 5)
t/Z - 2. 03 - 8. 21 - 5. 15
0. 60 - 2. 19 - 0. 57 - 1. 81
P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作者简介: 宋军,1973 年生,女,主管技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实验诊断学研究。 通信作者: 史敏,E-mail: sm8344@ hotmail. com。
临床检验杂志 2013 年 4 月第 31 卷第 4 期 Chin J Clin Lab Sci,Apr. 2013,Vol. 31,No. 4
本研究结果显示,PV 患者 JAK2V617F 基因阳 性率为 78. 1% ,ET 患者 JAK2V617F 基因阳性率为 51. 2% ,与国外文献报道[10-11]一致。但 JAK2V617F 基因阴性的 PV 患者是否有 JAK2 外显子 12 突变, 由于条件有限未能检测。有条件的实验室最好能进 行 JAK2 外显子 12 的检测。
摘要: 目的 根据 2008 年 WHO 诊断标准,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 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 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4 例 PV、ET 初诊患者血液、骨髓涂片、骨髓病理组织学及 JAK2V617F 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与 ET 患者
相比,PV 患者 WBC 和 Hb 水平增高( P < 0. 05) ,PLT 下降( P < 0. 05) ,红细胞系百分数增高( P < 0. 05) 。与 JAK2V617F 基因阴
2 结果
2. 1 血液、骨髓涂片检测 结果见表 1。
血液 骨髓
指标 WBC( × 109 / L) Hb( g / L) PLT( × 109 / L) 粒细胞系( % ) 红细胞系( % ) 粒 /红比值 巨核细胞计数
表 1 PV、ET 初诊患者血液、骨髓涂片检测结果
PV( n = 32) 12. 2( 8. 9,16. 7) 183. 0( 177. 0,187. 5) 433. 5( 200. 0,666. 8)
JAK2V617F 与血象指标的相关性各研究报道不 一。本研 究 中 JAK2V617F 阳 性 PV 患 者 WBC 和 PLT 显著高于阴性组; JAK2V617F 阳性的 ET 患者 外周血 WBC、Hb 和 PLT 与阴性组无明显差异,但有 少数 JAK2V617F 阳性的 ET 患者确实出现 Hb、WBC 增高,类似于 PV。研究[13]表明,JAK2V617F 阳性组 与阴性组 WBC、Hb 和 PLT 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也有研究[2-4]显示,JAK2V617F 阳性 ET 的 Hb、WBC 计数较高,而 PLT 数较低,临床症状更接近于 PV。因 此实际工作中应加以重视,注意区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