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2011-05-24
中国.阿拉善来源: 行署办
【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分量",不是"份量"。

份:整体里的一部分。

如:把一斤糖分成四份,股份等;分(fen):职责和权利以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分内事等。

"欢度",不是"欢渡"。

度:指时间,从此时到彼时,如:欢度春节,度假村;渡:指渡河,从此岸到彼岸,如横渡钱塘江,飞渡太平洋。

"国是",不是"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方针政策、大是大非的问题,如:与民主党派共商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新事,如:进行国事访问。

"九州",不是"九洲"。

九州:指古代的行政区划,九州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洲:指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如:五大洲、亚洲。

"嘉宾",不是"佳宾"。

嘉宾:指美好的客人,是对客人的尊称,不能错用为"佳宾"。

"备受欢迎",不是"倍受欢迎"。

备:完全之意,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倍:照原数增加,加倍之意。

"粗具规模",不是"初具规模"。

粗:略微之意;初,第一次,、刚开始之意。

"作"不是"做"。

作:用于表示抽象意义的范围。

如:作了规定,作了报告,作出努力;做:用于表示具体行为的范围。

如:做功课,做工作,做事。

二者很多地方不能通用和互相替代。

"截止"不是"截至"。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到……为止,截至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精致"不是"精制"。

精致:精巧细致;精制:精工制造。

"聚积"不是"聚集"。

聚积:一点一滴地累积;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推脱"不是"推托"。

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

"以至"不是"以致"。

以至:到,直到。

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或扩大;以致:弄得,由此而造成。

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

"制定"不是"制订"。

制定:定出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决定,不可改变,如制定宪法,制定年度计划;制订:经过研究和商谈拟制、订立办法、措施,还可以修订,如:制订活动方案。

"其他"不是"其它"。

有人用"其他"指人,用"其它"指物,其实不然。

"其他":另外的,别的之意,用于人和事物均可。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均用"其他"。

"起用"不是"启用"。

起用:指重新任用、提拔已离职或犯错误的人;启用:指开始使用、提拔年轻干
部。

"委曲"不是"委屈"。

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的婉转曲折或俯就于人,如:委曲求全;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亏待或对不住人,如:受了委屈。

"定金"不是"订金"。

定金:指起担保作用的押金;订金:指预付款性质的押金。

"譬如"不是"比如"。

譬如:指打比方,如:瞎子摸象;比如:指举例时的发端语,如:有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比如:乘车难,上学难等等。

"需要"不是"须要"。

需要: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如:发展经济,需要有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须要:务必,一定要。

如:医务人员对病人须要耐心。

"效法"不是"效尤"。

效法:照好样子去做;效尤:照坏样子去做。

两者词义截然相反。

"棘手"不是"辣手"。

棘手:指事情难办;辣手:指手腕毒辣。

"捉摸"不是"琢磨"。

捉摸: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程;琢磨:指对半成品的加工动作。

"出身"不是"出生"。

出身:一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成份所决定的身份;出生:人生下来。

多用于生下来的时间和地点。

"仿造"不是"仿照"。

仿造:照样子制造;仿照:模仿,参照,用于经验和办法。

"其间"不是"期间"。

其间: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空间,即"那中间"、"其中"的意思。

一是表示时间,指某一段时间,即"那一段时间里"的意思。

常见的错误是写成"这其间"("这"字多余)或"期间"。

期间:表示时间,指某个时间里面。

如"没有在队训练,已经很长时间了。

这期间工作、上学,都因为生病耽误了。

"
"象"不是"像"。

两个字同音,词义相近而又有区别,使用时经常会混淆。

象:表达三种意思:(1)表示动物,如可爱的大象;(2)表示形状、样子:如景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3)表示仿效、模仿,如:象形、象声、象征。

像:表达四种意思:(1)表示人像,如:肖像、画像、绣像、像片;(2)表示相似,如:两人很相像,他像他父亲;(3)表示如同,如:天像要下雨了、工地上的灯火好像布满天空的星星;(4)表示比如,如:瓜子的种类很多,像西瓜籽、南瓜籽等。

"象"和"像"也有相通之处,如:"想象"和"想像";"好象"和"好像"就可以通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