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舒城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2月第一次旬考新人教版

安徽省舒城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2月第一次旬考新人教版

安徽省舒城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12月第一次旬考(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

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

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

家乡不能替代的。

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

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

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

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

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

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

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

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姓名文化说明了每个人的姓氏几乎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

少孤,家窭(jù,家贫)狭。

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

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

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

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

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

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

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

”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苏、张、终、贾正应比耳。

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

十八年,迁中书令。

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

”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

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

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

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薄:接近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感激:内心愤怒不已C.遣使者四辈敦趣趣:通“促”,催促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除:官阶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周乃去,客密州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岑文本谓所亲曰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逆旅主人不之顾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

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

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7.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3分)A.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

(4分)(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8.请简析这首诗颔联中的“争”和“占”字的表达效果。

(4分)9.诗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色?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4分)1 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3),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长路漫浩浩。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5),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6),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7)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8),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盯着雨靴的人哲· 仁勤多年以来,镇中学数学老师查戈德尔的梦想是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

一到雨天,他就会看到校长夫人,还有土产店老板巴拉丹的妻子,穿着锃亮的雨靴从屋里进进出出。

雨靴是橘黄色的,靴口上印着漂亮的花纹,真是让人羡慕。

每当看到她们穿雨靴,查戈德尔就瞧不起自己。

他想,人家有好几双雨靴换着穿,我却连一双都没有。

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哪怕是一双最普通的雨靴,就能在别人面前昂首挺胸地走路了。

再下雨时,也不会因为怕弄湿鞋子,而在泥泞里蹦来蹦去,找干地方了。

他简直害怕下雨。

每当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读《雨》这一课时,他就听不下去,总是悄悄溜掉。

去年大旱,人们都在为田里的秧苗就要枯死而着急,他的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查戈德尔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不管什么颜色、什么质地,只要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便可。

特别是中午那会儿,黑云密布,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水一样蔓延开来时,他的脸色也会跟黑云一样阴沉起来。

他不知如何对付这难熬的雨天。

学校大门口的地面,是条土路,雨天自然就和上稀泥了。

他为此专门去找学校的后勤主任,提供解决的方案。

“抹上水泥或铺些煤灰吧。

”“好的,好的。

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唉,怎么说呢?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老样子……一下雨就……特别是雨后的中午……又下雨了。

这次查戈德尔不打怵了,希望雨下得越大越好。

他穿着崭新的黑雨靴与同事们有说有笑地走在校园里,学生们看着他的新雨靴,指指点点的样子很让他开心。

一声惊雷,查戈德尔从睡梦中惊醒。

唉!又是雨,他没有忘记叹息。

查戈德尔所在的办公室里,除了一个代课的老头之外,就数他还没有雨靴。

老头身体不好,老伴又常年卧病在床。

如果这老头也穿上雨靴了,就只剩查戈德尔一个人没有雨靴了。

查戈德尔真怕代课老头不知哪天穿着雨靴走进办公室。

自从他那天听说老头已经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报告之后,他想,要是再不赶紧买一双雨靴的话,简直没法活下去了。

没过几天,学校放假了。

对于查戈德尔来说似乎可以松口气,但是拥有一双雨靴的想法仍旧不分白昼黑夜地折磨着他。

学校快开学了。

查戈德尔拮据的生活,这时也稍微宽裕了一点。

他决定与妻子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买一双雨靴吧。

星期天下雨的话你穿,其他日子下雨,我穿。

”两人就这样说好了。

终于,这两个可怜的人拥有了一双属于他们自己的雨靴。

查戈德尔的老婆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妇女,找了份给人家看孩子的临时工作,自己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从明年起就一个接着一个都要上小学了。

雨靴是买了,雨却没有下。

一周以来,查戈德尔盼望着瓢泼大雨。

他已等不及开学了。

终于开学了。

查戈德尔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雨后穿雨靴上班的情景。

可是老天爷偏偏跟他作对,每天都晴空万里,金灿灿的阳光明媚地照耀着大地。

最终还是下雨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