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工业分析整理

煤炭工业分析整理

( 1)试验准备
a、将管式高温炉升温至1150℃,用另一组铂锗一铂热电偶高温计测定燃烧管中高温带的位置、长度及500℃的位置。
b、调节送样程序控制器,使煤样预分解及高温分解的位置分别处于500℃和1150℃处。
c、在燃烧管出口处充填洗净、干燥的玻璃纤维棉:在距出口端约80一100mm之处,充填厚度约3mm的硅酸铝棉。
d. 将盛有煤样的灰皿放在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灰皿即自动送入炉中。
e. 当灰皿从炉内送出时,取下,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3分析结果的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按式(4)计算:
(4)
式中:Aad——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产率,%;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煤样的质量,g。
3.2方法B(空气干燥法)
3.2.1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3.2.2仪器、设备
3.2.2.1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二、试剂和材料
( l)三氧化钨(HC 10一1129)。
( 2)变色硅胶:工业品。
( 3)氢氧化钠(GB/T629 ):化学纯。
( 4)电解液:碘化钾(GB/T1272)、浪化钾(GB/T649)各5g,冰乙酸(GB/T676 ) 10mL溶于250一300mL水中。
( 5)燃烧舟:长70一77mm,素瓷或刚玉制品,耐温1200℃以上.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水分的测定
3.1方法A(通氮干燥法)
3.1.1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3.1.2试剂
3.1.2.1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3.1.2.2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二、试剂和材料
1)艾士卡试剂:以2份质量的化学纯轻质氧化镁与1份质量的化学纯无水碳酸钠混匀并研细至粒度小于0 . 2mm后,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2)盐酸(GB/T622)溶液:( l + l)水溶液。
3)氯经钡(GB/T52)溶液:100 g/L.
4)甲基检溶液:20g/L。
5)硝酸银(GB/T670)溶液:10g / L,加入几滴硝酸(CB/T626 ).贮于深色瓶中.
6)溶液冷却或静置过夜后用致密无灰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检验】
7)将带沉淀的滤纸移入已知质量的瓷钳祸中,先在低温下灰化滤纸,然后在温度为800一850℃的马弗炉内灼烧20-40min,取出柑锅,在空气中稍加冷却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5-30min ),称量。
8)每配制一批艾氏剂或更换其他任一试剂时,应进行2个以上空白试验(除不加煤样外,全部操作相同),硫酸钡质量的极差不得大于0 . 0010g,取算术平均作为空白值.
3.1.3.4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图1 玻璃称量瓶
3.1.3.5流量计:量程为100~1 000mL/min。
3.1.3.6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1.4分析步骤
3.1.41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6)瓷增锅:容量30mL和10一20mL两种。
三、仪器设备
1)分析天平:感量0.000lg
2)马弗炉:附测温和控温仪表,能升温到900℃,温度可调并可通风。
四、试验步骤
1)于30mL柑祸内称取粒度小于0 . 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g(称准至0.0002g)和艾氏剂艳(称准至0.1g),仔细混合均匀,再用lg(称准至0 . 1g)艾氏剂覆盖.( 2)将装有煤样的柑祸移入通风良好的马弗炉中,在1一2h内从室温逐渐加热到800-85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1一2h。
五、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按(1)计算:
m2 ―空白试验的硫酸钡质量,g ;0.1374 ―由硫酸钡换算为硫的系数;m ―煤样质量,g .
六、精密度
全硫测定的精密度如表1规定:表1
2库仑自动滴定法定硫
一、方法原理
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空气流中燃烧分解,煤中硫生成二氧化碳并被碘化钾溶液吸收,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产生的碘进行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3.3分析结果的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3)计算:
(3)
式中:m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煤样的质量,g。
3.4水分测定的精密度
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表1规定:
表1, %
水分(Mad)
重复性
<5
0.20
5~10
0.30
>10
0.40
4灰分的测定
4.1 缓慢灰分法
三、仪器设备
智能库仑测硫仪:由下列各部分构成
( l)管式高温炉:能加热到1200℃以上并有90mm以上长的高温带1150士5℃,附有铂锗一铂热电偶测温及控温装置,炉内装有耐温1300℃以上的异径燃烧管。
( 2)电解池和电磁搅拌器:电解池高120一180mm.容量不少于400mL,内有面积约1500mm2的铂电解电极对和面积约15mm2的铂指示电极对.指示电极响应时间应小于1s,电磁搅拌器转速约500t/min且连续可调。
4.1.1方法提要
4.1.1.2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4.1.2仪器、设备
4.1.2.1马弗炉:能保持温度为815±10℃。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
3.2.3.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
注:1)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称好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3.2.3.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干燥。
3.1.4.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3.1.5分析结果的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1)计算:
(1)
式中:M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 2)测定手续
a、将管式高温炉升温并控制在1150士5℃。
b、开动供气泵和抽气泵并将抽气流量调节到l000mL/min.在抽气下,将250一300mL电解液加入电解池内,开动电磁搅拌器。
c、在瓷舟中放入少量非测定用的煤样,进行测定(终点电位调整试验)。如试验结束后库仑积分器的显示值为0,应再次测定直至显示值不为0。
4)用中速定性滤纸以倾泻法过滤,用热水冲洗3次,然后将残渣移入滤纸中,用热水仔细清洗至少10次,洗液总体积约为250-300mL.
5)向滤液中滴入2一3滴甲基橙指示剂,加盐酸中和后再加入2流,使溶液呈微酸性。将溶液加热到沸腾,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10mL,在近沸状况下保持约2h,最后溶液体积为200 mL左右。
( 3)库仑积分器:电解电流0一350mA范围内积分线性误差应小于士1 %,配有4一6位数字显示器和打印机。
( 4)送样程序控制器:可按指定的程序前进、后退。
( 5)空气供应及净化装置:由电磁泵和净化管组成.供气量约1500m曰而n,抽气量约l000mmL/min,净化管内装氢氧化钠及变色硅胶。
四、试验步骤
3.2.2.2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3.2.2.3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3.2.2.4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2.3分析步骤
3.2.3.1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平摊在称量瓶中。
4.1.2.2图4灰皿
4.1.2.3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mm,宽22mm,高14mm(见图4)。
4.1.2.4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4.1.2.5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1.2.6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尺寸与炉膛相适应。
i.
4.1.3分析步骤
4.1.3.1用预选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3)将增祸从炉中取出,冷却到呈温。用玻璃棒将柑祸中的灼烧物仔细搅松捣碎(如发现有未烧尽的煤粒,应在800一850℃下继续灼烧0 . 5h ),然后移动到400mL烧杯中。用热水冲洗增锅内壁,将洗液收入烧杯,再加入100一150mL刚煮沸的水,充分搅拌。如果此时尚有黑色煤粒漂浮在液面上.则本次测定作废。
d、将程序控制器、管式高温炉、库分积分器、电解池、电磁搅拌器和空气供应及净化装置组装在一起。燃烧管、活塞及电解池之间连接时应口对口紧接并用硅橡胶管封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