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李娟文版)祥解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李娟文版)祥解
谢谢!
中国旅游赵区 2、关东区
4
3、中原区 4、巴楚区 5、吴越区 6、岭南区
7
7、西南区 8、内蒙区 9、西北区 10、青藏区 11、港澳台区
1 5
6 11
2.地域性:旅游区以一定的度与空间为载体,每一个旅游区内至少有 一个完善的旅游中心或旅游组织基地,并要有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联 系内外,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开放系统。
3.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的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层次之分,各个层 次的旅游区组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区系统。
4.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外及旅游区经营管理都达到最佳程度, 从而可以最大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最顺利地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 佳效果。
杨载田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也分为三 个层次:一级旅游大区(8个) 、二级旅游省(34 个)、地方性旅游区。
李娟文在本教材中“按照自然与文化特征的 区际差异性和区内相对一致性”原则,将中国旅 游资源环境区划分为两个层次:旅游区(11个) 、 游览区(75个) 。
李娟文在本教材中“按照自然与文化特征的区际差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 (李娟文版)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旅游区的概念 旅游区是旅游地理区的简称,一般所指的
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 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 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 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旅游区的特性
1.系统性:旅游区在职能上和地域上是完整的,具有已配套的社会功 能,其中首要是恢复和增强人的健康、体力、能力和精力,满足其精 神与物质的需要。
中国旅游地理区的特点及区划总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区的特点
客观性 地域性
层次性 优化性
系统性 发展性
中国旅游区划总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相似性原则) 地域完整性原则
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
主导因素原则
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原则 区域社会经济原则
覆盖性和不连续性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划方案
郭来喜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分为三个 层次:旅游区、旅游省和旅游区。
异性和区内相对一致性”原则,将中国旅游资源环 境区划分为两个层次:旅游区(11个) 、游览区(75 个) 。
李娟文《中国旅游地理》的11个旅游区
1. 京畿要地——燕赵文化旅游区 (京、津、冀) 2. 林海雪原——关东文化旅游区(黑、吉、辽) 3. 中华民族摇篮——中原文化旅游区(晋、秦、豫、鲁) 4. 峡谷巨川——巴楚文化旅游区 (川、渝、鄂、湘) 5. 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 (沪、苏、浙、皖、赣) 6. 南国侨乡——岭南文化旅游区(粤、闽、琼) 7. 石林洞乡——西南少数民族业文化旅游区 (云、贵、桂) 8. 坦荡草原——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内蒙) 9. 沙漠绿洲——西北少数民族牧文化旅游区(甘、宁、新) 10.世界屋脊——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游区 (青、藏) 11.港澳台文化旅游区(港、澳、台 )
旅游区划的类型及目的和意义
旅游区划的类型:
旅游资源区划 旅游气候区划 旅游感应区划 功能区划 现状旅游区划和远景旅游区划
旅游者产出区划 综合区划
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 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
确定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发展的 方向;
分析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