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五版)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五版)


5
色色差较大,指示剂终点变色较敏锐。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1、答:金属离子与 EDTA 络合有以下特点:
优点:应用广泛(可与大多数金属离子络合) ,络合物配比简单(1:1) , 稳定。络合物带电荷且易溶于水 。 缺点:选择性差,易受共存离子的干扰。 条件稳定常数是校正络合平衡所有的副反应影响后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可 以实际反映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a
偶然误差
1
b c d e f g h i
过失误差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空白试验校正 方法校正 校正仪器 另换试样
3、答:效数字位数依次为:1,4,2,3,不定,4,2。 4、答:取样为 0.600g 时,相对误差为:
Er = 0.0001 × 2 × 100% = 0.03% 0.600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五版) 第五版)
第二章 分析试样采集与制备 1、 答:不对,因为把原始试样混匀后,试样并不十分均匀,必须碾碎、
过筛、混匀、缩分后,使试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才能送样。 2、 答 对无机试样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 ;对有机试样:灰化法
和湿式消化法。 3、 答用 NaOH 溶液溶解,使 Zn 溶解,Fe、Ni、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5、答 不行。因为 HAc 和 HCl 不能分开滴定 6、根据 H2CO3 分布系数图可知
1.20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0 2 4 6 pH 碳酸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 8 10 12 14
δ
当用 HCl 滴定 Na2CO3 至 pH=10.50 时溶液有 HCO3-和 CO32-,其中主要成分 是 CO32-; 当滴定至 pH=6.00 时溶液有 HCO3-和 H2CO3, 其中主要成分是 H2CO3; 当中和至 Ph<4.0 时,主要成分是 H2CO3。
而分离,再用酸溶解制成试液取测定。 4、 第四版 P308 页表 9-1、9-2 有解。
5、
不对。因为 Cu、Ag、Ni 电位不同,其在 HNO3 中溶解速率不同,溶
出的金属比例与镍币中的比例不同。所以,用这样制成的试液来分析结果是不准 确的。
6、
由于微波溶样时由内到外加热溶解,溶氧速度快,样品可以密封在
H3BO3( 甲 基 橙 变 色 , 测
NaOH标液 HCl) 甘露醇 → → NaCl+ NaH2BO3双指示剂法测定。步骤为:
NaOH NaOH H2SO4+H3PO4 → Na2SO4+NaH2PO4( 甲 基 橙 变 色 ,V1) →
3、
答: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有:d、f.
4、A 、标定时消耗的 VNaOH 增大,CNaOH 偏低。 B、当 NaOH 溶液吸收了 CO2 时,滴定中如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CO2
对滴定无影响,但用酚酞作指示剂时,NaOH 溶液浓度就要降低。所以,当用吸 收了 CO2 的 NaOH 溶液滴定 H3PO4 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由于使用甲基橙作指示 剂,故对结果无影响。而当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要用酚酞作指示剂,由于
终点时
CuPAN + Y = CuY + PAN
发生色变。
8、萘酚绿 B 在终点前后不发生色变,指示起到衬托终点颜色的作用。 9、因为 Fe3+不断水解产生 H+来干扰滴定;可加入 Ca-EDTA 来消除干扰。其
它三种加入过量会对溶液酸度有影响。
10、
答:三乙醇胺、KCN 只能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滴定 Mg2+、Ca2+的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
1、a、∵ Ε o Cl2 / Cl −>Ε o Br2 /Br ->Ε o I 2 / I − ,在溶液中,一般是△Eo 最大的一对物质先反
7
应,所以 I-先被 Cl2 氧化成 I2 溶于 CCl4 显紫色。
b、 Ε o ' Cu 2 + / Cu + = Ε o Cu 2 + / Cu + + 0.059 lg
14、
答;调 pH=1,用 Bi3+标准溶液滴定测定 EDTA,再提高 pH=10.0,用
EDTA 标液测定 Ca2+. 15
pH =8~10,Y 2+ ① →CaY、MgY测Ca、Mg合量。 2+ Ca 、Mg 一分为二 pH =12 Y 2+ → CaY测Ca ② → Mg( OH )2 ↓ 、Ca + NH3、NH4 HCl 1.2,Y ,二甲酚橙 试液 → Al( OH )3 ↓ 、Fe( OH )3 ↓ → Fe3+、Al 3+ PH = → FeY,Al 3+ 测Fe PH≈3.5,△,过量Y 标液, PH =5~ 6 → FeY、AlY ,Y Zn → FeY、AlY , ZnY测Al
酸度条件也是在碱性范围,故可做 Fe3+的掩蔽剂,消除干扰。但如果利用抗坏血 酸和盐酸羟胺把 Fe3+ 还原成 Fe2+ 来消除 Fe3+ 的干扰时,由于 Fe2+ 的 KFeY >
KCaY(KMgY),所以仍不能消除干扰。
而滴定 Bi3+时,是在强酸性条件下完成的,这时三乙醇胺、KCN 都不能使 用, 用抗坏血酸和盐酸羟胺把 Fe3+还原成 Fe2+时, 由于 Fe2+ 的 KFeY 大大小于 KBiY 可以消除 Fe3+的干扰。
描述 总体分析偶然误差规
σ
x−µ Sx
t-分布曲线
t=
样本分析偶然误差规律
7、
答:单侧检验:检验某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大于、等于(或小于、
等于)另一组数据精密度时,此时置信度为 95%(显著性水平为 0.05) ,而进行 双侧检验时,如判断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即一组数据的精 密度可能大于、等于也可能小于另一组数据精密度时,显著性水平为单侧检验的 两倍,即 0.10。置信度为 90%。
NaOH 溶液浓度降低,所以消耗 VNaOH 增大,结果偏大。
3
C、因为滴定 HAc 时要用酚酞作指示剂的 ,CO2 影响为: CO2+2NaOH=Na2CO3
酚酞变色时
HAc+ NaOH=NaAc+H2O HAc+ Na2CO3=NaAc+NaHCO3
吸收 1 个 CO2 要消耗掉 2 个 NaOH 生成 1 个 Na2CO3, 滴定时 1 个 Na2CO3 只能与 1 个 HAc 作用,只相当于 1 个 NaOH 的作用,等于少掉 1 个 NaOH,所 以,当有 0.4%NaOH 转变成 Na2CO3 时,滴定时就要多消耗 VNaOH 结果会增大 0.2%。
取样为 1.000 时,相对误差为:
0.0001 × 2 × 100% = 0.02% 1.000
Er =
计算结果说明:称量的量越多,称量相对误差越小。
5、答:不合理。因为数据位数与结果位数不一致,也就是数据误差与结果 误差不一致。
6、答:
横坐标 u 分布曲线
u= x−µ
纵坐标 机率密度 律 机率密度
w Na 2CO 3
1 ( CV ) − ( CV ) 1 HCl 2 NaOH 2 × M Na 2CO 3 = w 样品
14、答: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总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缓冲溶量越大;
与溶液中共轭酸碱对浓度比有关,浓度比 Ca/Cb 越趋向 1,缓冲溶量越大。
15、答:与单一指示剂比,混合指示剂的过渡色范围较窄,中间色雨量变
设 n1 为所含 Na2CO3 物质量,n2 为 Na3PO4 的物质量。
n 1 = ((CV1 ) HCl − 2(CV2 ) NaOH )

=
1 (CV1 ) HCl − (CV 2
n 2 = ( CV 2 ) NaOH
w Na PO =
3 4
(CV2 ) NaOH × M Na PO
3
4
W样品
Na2SO4+Na2HPO4(酚酞变色,V2) m(H2SO4)= (V1- V2)C NaOH M H2SO4 m(H3PO4)= V2 C NaOH M H3PO4
1 2
其余如此类推。
13、解:
Na2CO3 Na3PO4
甲 甲甲 HCl, V1
酚酚 CO2 HPO22H2PO4- NaOH, V2
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可以减少在溶样过程中易挥发元素丢失。是一种理想的溶 样方法。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1、 答: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几次
平行测定值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精密度 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 2、 答、 题号 误差类型 消除办法
1 K sp( CuI )
>Ε o I 2 / I - ,∴Cu2+可以氧化 I-.
c、 在酸性溶液中, Ε o Fe3+ / Fe 2 +>Ε o I 2 / I −<Ε o AsO43- /AsO33− , ∴Fe3+、AsO43-都可以
2、 答:因为无色离子与 y 络合生成无色络离子,有色离子与 y 络合生
成颜色更深的络离子。所以,Cu2+-乙二胺、FeY2-是有颜色的,其余离子是无颜 色的。
3、
答:Y+TiO2H2O2
TiOY
TiO(H2O2)Y H2O2 与 TiOY 络合,使平衡向右移动,条件常数应该加大。
4、
答:Hg2++Y4NH3
分别滴定。 当[NH3]=0.2mol.L-1 时, α Cu ( NH 3 ) 较大,△lgK’C<5,不能分别滴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