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分解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分解
3、荷载达到9.7kn时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该梁破坏。
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模拟实验加载数据:
1、荷载0kg—0.4kn属于弹性阶段,当荷载达到0.4kn后进入塑形阶段。
2、荷载0.4kg—6.9kn属于塑性阶段,当荷载达到6.9kn后混凝土开始开裂。
3、荷载达到52.9kn时钢筋达到受拉屈服强度但混凝土还未定达到抗压峰值。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ﻩ6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7
4.2适筋破坏:8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ﻩ8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9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ﻩ11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ﻩ12
3、在进行超筋破坏计算时配筋面积采用2.00%A、计算As为1200平方毫米,采用两根直径为28的三级钢筋,实际As为1232平方毫米,经检验满足构造要求。
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模拟实验加载数据:
1、荷载0kg—0.3kn属于弹性阶段,当荷载达到0.3kn后进入塑形阶段。
2、荷载0.3kg—6.0kn属于塑形阶段,当荷载达到6.0kn后混凝土开始开裂。
4、荷载达到55.2kn时混凝土达到抗压峰值该梁破坏。
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模拟实验加载数据:
1、荷载0kg—4.2kn属于弹性阶段,当荷载达到4.2kn后进入塑形阶段。
2、荷载4.2kg—11.4kn属于塑形阶段,当荷载达到11.4kn后混凝土开始开裂。
3、荷载达到80.2kn时混凝土达到受压屈服强度但钢筋未达到抗拉屈服强度。
2、分别进行少钢筋、适筋梁、超筋梁的实验,实验录像与模拟实验(实用SSBCAI《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加载试验模拟辅助教学软件》)相结合,观察相同截面、相同实验条件,不同配筋的梁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变化规律、破坏形态等。
3、学生还可以实用软件对即将进行的实验进行预测,认识试件在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的反应,从而设计出良好的实验观测方案。
B、模拟实验目的:
1、通过用动画演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两点对称加载实验的全过程,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钢筋混凝土简支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同时,软件实时地绘制挠度-荷载曲线、受压区高度-荷载曲线及最大裂缝宽度-荷载曲线以放映简支梁工作性能的变化规律,力图让学生清楚受弯构件的变形,受压区高度等在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
B、真实实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2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20T荷重传感器
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器
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C、模拟实验仪器设备:
1、笔、计算纸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ﻩ13
4.3超筋破坏:14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ﻩ14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14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16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17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ﻩ18
4、实验结果有学生计算与模拟实验结合进行,实现参与式实验教学的效果。
2.实验设备:
A、试件特征
(1)根据实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等级为C25,截面尺寸为150mm*400mm,
(Fc=16.7N/mm , , ,ft=1.27N/mm )
纵向向受力钢筋等级为HRB400级 )
箍筋与架立钢筋强度等级为HPB300级
5、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ﻩ18
ﻬ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实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1.实验目的:
A、实验室实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建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纹出现和发展的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的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计算方法
实验室实验目的:ﻩ2
模拟实验目的:2
2.实验设备:2
试件特征2
实验室仪器设备:3
模拟实验仪器设备:3
3、实验简图3
少筋破坏-配筋截面:ﻩ4
适筋破坏-配筋截面4
超筋破坏-配筋截面ﻩ4
4.1少筋破坏:ﻩ5
(1)计算的极限弯矩、破坏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ﻩ5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5
2、电脑
3、SSBCAI软件
3、实验简图
本次试验我分配的梁的跨度l为3300mm,构造要求的截面尺寸为220*110但是为了计算需要该梁的截面高度h为取400mm,截面宽度b取150mm。外力加载处位于总长的1/3即1100处。
(受力简图)(设计截面图)
经计算该梁的最小配筋面积为0.178%A,最大配筋面积为1.7%A。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分解
———————————————————————————————— 作者:
———————————————————————————————— 日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目录
1.实验目的:2
(2)试件尺寸及配筋图如图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计算按规定取20+5=25mm)。
(3)梁的中间配置直径为6mm,间距为80的箍筋,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钢筋,直径为10mm,通过箍筋和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1、在进行少筋破坏计算时配筋面积采用0.125%A、计算As为75平方毫米,采用一根直径为10的三级钢筋,实际As为78.5平方毫米,经检验满足构造要求。
2、在进行适筋破坏计算时配筋面积采用0.85%A、计算As为510平方毫米,采用两根直径为18的三级钢筋,实际As为509平方毫米,经检验满足构造要求。
4、荷载达到94.6kn时钢筋达到抗拉屈服强度该梁破坏。
4.1少筋破坏:
(1)计算的极限弯矩、破坏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极限弯矩:
极限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