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哈密市教育局2012年“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落到实处,提高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质量,根据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决定在本学期开展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特拟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培育高尚思想道德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通过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全市中小学生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组长:马萍高英马修远尉成涛张春陈淑银王艳丽木和买提副组长:陈琼钱忠敬成员:各班年级组长各班主任三、活动时间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养成教育的内容:(一)把学习习惯抓实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合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校上学期制定了《哈密市第六中学仪容仪表规范》(附在后面),本学期要继续对照规范定期检查、整改,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把行为习惯抓细1、举止文明的习惯。

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遵守秩序的习惯。

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集会秩序等。

学校将根据六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

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4、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教育学生既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5、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做起。

6诚实守信的习惯。

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

7、懂得感恩的习惯。

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8、劳动习惯。

倡导学生在校认真完成班级值日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义务劳动,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劳动安全;在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五、养成教育的活动步骤第一阶段(3月1日——3月8日)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或主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

学校要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领导小组要统筹安排、检查督促活动《方案》的实施和开展。

领导小组要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在行为规范评比栏上公布。

第二阶段(3月9日——3月15日)举办启动仪式。

我校要在规定时间内召开师生大会。

校长要作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动员报告,达到提高师生的认识,统一思想,产生养成教育共识。

学校要通过丰富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

明确活动目的、任务、措施。

使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阶段(3月17日——3月20日)召开学生思想教育发动会。

采取学校学生大会、班会、团队会,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等准则。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要求,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处理,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阶段(3月22日——6月15日)践行活动阶段。

学校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能做到“好习惯伴我行”,增强学规范、讲规范、执行规范的积极性。

1、自查自纠,矫正培养。

六中中学部和小学部各年级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文明小市民。

2、各班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发展。

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

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文化长廊、教室展报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4、各班级利用早会、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5、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五阶段(6月17日——6月25日)表彰阶段,树立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发现好的典型,进行弘扬宣传。

在活动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一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师标兵和先进班集体以及一批优秀的学生。

第六阶段(6月28日——7月5日)总结。

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发扬成绩,查找不足,进一步推动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

同时要认真研究分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构建起我校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附:工作安排:三月份:1、“好习惯大家做”启动仪式。

在广播站建立“养成教育”专题栏目。

2、节约环保系列活动。

(1)发出倡议,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的“四个一”活动(2)、废旧物品再利用环保设计大赛3、卫生习惯活动。

团委、学生会检查评比。

4、励志演讲比赛。

四月份:1、“互动成长新时空”感恩、劳动活动。

制作感恩贺卡活动。

2、读书活动。

倡议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过的好书捐献出来,陈列到班级读书架上,让全班同学共享。

3、礼仪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知识竞赛、仪容仪表检查活动。

五月份:1、“唱响好习惯歌谣”大比武。

各班组织学生准备3—5分钟关于养成习惯的歌谣,进行整班歌谣朗诵比赛。

2、诚信教育活动。

各班开展诚信宣传语、格言征集活动。

每班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上报5篇短句至六中中小学德育处汇编成册下发班级。

六、七月份:总结表彰。

根据各阶段的教育主题,每班评出本班十名标兵,即“文明先锋”、“守纪先锋”、“节约先锋”、“环保先锋”、“孝敬先锋”、“勤学先锋”“诚信先锋”、“读书先锋”、“劳动先锋”等,并通报表彰奖励。

各年级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进行表彰总结。

附:中小学生着装要求及评分细则我校中小学生着装应符合学生的身份和特点,在美的追求上要讲科学,切勿赶时髦、图虚荣、不加分析地盲目模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中小学生着装校纪校规,望全体学生遵照执行。

着装基本要求:整洁大方,朴素得体,符合我校中小学生身份。

1、六中全体中小学生进入校园必须穿全套校服,男女学生不得将校服捆绑于腰间,所穿内衣不得长于校服底襟,穿有毛衣或T恤时领口不得低于第二颗纽扣,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如有违规者每人次扣一分,计入本班当月量化考核中。

2、六中全体中小学生进入校园必须佩戴校卡,校卡上按要求贴1寸穿校服正面照片,班主任填写校卡上的年级、班级、姓名等信息,任何学生不得在校卡上乱涂乱画,如发现未按要求贴照片,未按要求填写信息,在校卡上乱涂乱画违规者每人次扣一分,计入本班当月量化考核中。

3、男同学不得留长发、剃光头、染发、理碎发、毛寸,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见中学部教学楼一楼大厅标准发型图1、图2、图3、图4);女同学要求理运动短发或扎马尾辫,前额留海不过眉,不得化妆,披头散发、染发、烫发、理碎发、梳怪发型,发型违规者每人次扣一分,计入本班当月量化考核中。

4、男女学生不得佩戴任何首饰(耳环、项链、戒指、手链等),不得将MP3、随身听、手机等带入学校,男女生均不得戴护身符、不留长指甲、女生不得涂指甲油违规者每人次扣一分,计入本班当月量化考核中。

5、任何学生不得穿拖鞋进入校园,女生不得穿高跟鞋,违规者每人次扣一分,计入本班当月量化考核中。

6、着装考核分占当月班级量化考核总分20分。

附:哈密市第六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着装评分月汇总表下面为赠送的述职报告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述职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本人被组织任聘为。

副校长已有五年,主抓德育教育工作,分管学校后勤、德育、艺体、安全、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

身为副校长,我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

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

我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学习党建理论;在政治学习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在业务学习中,学习人文文化,加强自身政治理论,道德修养,培养高层次的道德感、责任感。

工作几年来,我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力抓好德育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

我的工作原则是倡导培养“勤奋乐干,善于思索,不断创新”三种优秀品质。

以奖励机制为主,及时勉励,激发老师团队精神,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其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而不辍劳作。

下面我就德育工作管理谈谈自己的做法,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教师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职业。

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作为一名校级领导和德育工作者,必须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德育工作更要求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

因此,我坚持做到每天看新闻和阅读一小时的书,提高自己对政治的敏锐性,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个人品德修养,提高管理能力。

在这一年里,我先后阅读了《德育文集》、《成功学校内部管理全书》、《教育管理》等各类书籍,这些为我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加快德育创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一)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古人云“直而影正,以己以正而为人之标”,作为一名校级干部,在很多方面都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就没有进步,就不能为人之标,就没有能力去管理别人。

作为校级领导成员、党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今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膨胀的知识信息和日趋多元性的社会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常常使我有一种危机感,因此,我必须不断努力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凡事为先”的工作要求,只有自己身体力行,严以责己,严以律己才能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使工作更好地开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全校师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