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食品卫生安全及预防秋季传染病(共5篇)第一篇:06 食品卫生安全及预防秋季传染病第6周食品卫生安全及预防秋季传染病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食品卫生安全及预防秋季传染病》。
一、食品安全及卫生1.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安全及卫生问题(1)炸火腿肠等的桌子又黑又脏,食用油反复高温沸腾,产生致癌物质。
(2)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
(3)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2.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及卫生(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2)不购买食用三无食品饮品,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3)生吃瓜果要洗净。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5)注意食品的保质期。
(6)不喝生水。
二、预防秋季传染病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
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1)秋冬季易发传染病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①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
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②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③虫媒传染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
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2)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①甲型肝炎(简称甲肝);②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③流行性腮腺炎;④麻疹;⑤水痘;⑥肺结核;⑦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2.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1)搞好饮食卫生。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
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平时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第二篇:食品卫生传染病预防教案《讲卫生,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设计八年级(3)班活动目标: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播放录像二、组织讨论: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四、课堂总结: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后续活动:出一期《讲卫生,预防传染病》的班报。
)第三篇:关于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的通知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的通知根据市教育局的精神:“现阶段为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高发季节,要加强防治工作,确保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此,初中部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要求:一、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晚要坚持洗脚,保证自己的服装、被褥清洁整齐。
天气渐凉要知道加衣保暖,做好两健操,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疾病要马上向医务室报告。
二、保证教室和寝室的卫生全天候清洁,做到地面任何时候都没有垃圾。
三、学生要保证一日三餐,多吃青菜和豆类产品,适当改善增加鱼肉类。
少吃或不吃油炸小食品,少吃零食。
四、住一楼的同学要适时晾晒被褥,保持被褥干爽,保持室内地面干爽清洁,不许在室内洗漱、晾湿衣物。
五、就寝后不许吃零食,要保持牙齿、口腔的清洁,保证牙齿不受损伤。
放假期间寝室里不许存放水果食品等,防止把老鼠招进寝室,引发鼠类传染病。
六、放假的时候学校大门外及路上的车辆很多,要求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横过马路,不许在路上成群结队追逐嬉戏,放学后要马上回家向家长报一声平安。
七、有事找老师询问,不允许任何和人挑起事端打架斗殴。
以上六条要求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让每一名同学都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什么是卫生?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健康? 什么是幸福?实验中学初中部2012年4月15日第四篇:秋季传染病预防教案秋季传染病预防教案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一、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
夏秋季为流行季节。
人群普遍易感。
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
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3.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4.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
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
5.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
儿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污染的食物、饮水以及空气飞沫而感染。
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
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
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
不喝生水。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第五篇:秋季传染病预防教案五年级《秋冬传染病预防》教案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预防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一些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秋冬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介绍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