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写作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写作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写作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1.生活真正的趣味其实都融于一些日常小事中。

那些温馨的“鸡毛蒜皮”里包含着说不尽的世间乐趣,让人回味不断,绵长悠久。

题目:温馨的一幕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范文】温馨的一幕在我的眼中,温馨也就是爱。

爱,可以是家人与家人之间的爱与被爱;可以是自己在无意之中受陌生人的关爱;还可以是……“叮铃铃!叮铃铃!”随着闹钟一声又一声的细声尖叫,我极度不耐烦的关上了闹钟,正准备再次翻身睡去,可却被现实无情的打脸。

妈妈不厌其烦的、高声的唤醒我,终于从睡梦之中、正与周公下棋的我拎了出来,我睡觉的姿势由180°变成了90°,我以5分59秒的速度穿好了衣服,慢腾腾的走向餐桌前,在餐桌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打卤面,白花花的面条上搭配着少许翠绿的葱花,再撒上一些细小火腿肉丁,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放上了一个好似小太阳一般的荷包蛋,一碗热气腾腾的打卤面就这样立在我眼前。

这碗打卤面让本来十分挑食的我瞬间就有了食欲,我拿起了架在上面的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这面条可真好吃。

但我终究还是抵挡不过自己的小肚子,但又转念一想:不行,这是妈妈亲手为我做好的营养早餐,我一定不能辜负了妈妈的一番苦心,想到这里,我又拿起了筷子,又吃了几口,我瞧了瞧,还剩下小半碗面。

我实在是撑了。

于是,我想妈妈投已求助的目光,那眼神好像在向妈妈倾诉着:“我撑的不行了!”而妈妈好像也接受到了我所发出的信息,走了过来:“今天吃的还不错,以后,要是天天这样吃,一定能长高。

”话音刚落,一阵风卷残云,面条就被吃完了,碗底也只剩下了一些稀汤。

我又再次望向了妈妈,眼上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玻璃,随时都可能碎掉,刹那之间,那层薄玻璃碎了,“一泻千里”。

生活中存在着点点感动,丝丝温情。

于我而言,最温馨的事情莫过于早上听妈妈的唠叨声,吃妈妈做的打卤面……【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采用了“引导语+全命题”的形式。

分析引导语:生活中总有一些包含着人间乐趣的温馨小事,这些小事让人回味不断,绵长悠久。

引导语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从中选择一些日常小事,表达自己从这些日常小事当中得到的启示或生发的感情。

分析全命题:可以把命题理解为生活中让人觉得温馨的某一时刻,某一场景。

生活总有很多让我们觉得温馨的时刻与场面。

意外停电,爸爸翻出久已不用蜡烛,全家人围在一起,说着过去的往事,展望美好的未来,欢声笑语,冲破的漆黑的夜幕;家长因为有事不能接自己回家,在校门口遇到了老师,老师二话不说,就把自己拉上了他的自行车,又把外套脱下来披在我的身上,坐在自行车的后座,感受着衣服上传过来的温度,一种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公交车上,自己陪爷爷去医院看病,一位刚刚三岁的孩子奶声奶气地给爷爷让座,爷爷坐下,又把孩子抱到自己的腿上,一种温馨的感觉在车厢里涌动……写作时,文体应选择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论或抒情来点明主旨,抒发真情。

2.(2021·辽宁鞍山·七年级期末)作文。

生活中的任何人、事、物、景都可以成为我们心里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选材得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代替。

【范文】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你,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有隶体似的“一”字胡须,还有长约一寸的头发……你,以笔为武器,奋斗一生;你,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你,鲁迅先生,就是我的偶像,是我心里的一束光。

那夜,静悄悄的,寒风刺骨,寒意袭人。

我独自一人倚在窗边,任雨水打湿我的发梢。

看着桌面上点点泛黄的纸张,看着您的那些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了您--鲁迅先生,或许那些文章就是您一生刻出的生命印迹。

我爱您的《呐喊》,它让我们这些中华儿女能够挺起胸膛;我爱您的《朝花夕拾》,它让我们能分享您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我爱您的《自嘲》,它让我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性。

或许有人会觉得您的文章过于冷峻与深邃。

的确,您的文章没有周作人那么文雅,也没有张爱玲那么细致,但在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人们一些感性的文字,谁又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后世会认为那是一个太平盛世吧。

虽然您已经离世多年,但人们对您的纪念从未停止过,难忘您逝世13周年的纪念日。

那天,崇敬您的人引用泰戈尔的诗来称赞您:“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心中却牢记。

你总爱把自己隐匿,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虽然您已离去,但今天我们仍会踏着您指引的路,继续向前,继承您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沿着您指引的方向,化悲痛为力量,与敌人血战到底!一阵风吹散了我的思绪,您真实而冷峻的笑容,掩饰了所有哀愁。

为何您的脸庞渐现笑容?为何您的泪水仍在流淌?我知道,是因为您期盼已久的胜利已经成为了现实。

啊!圣洁的孺子牛——鲁迅先生,您是我心中永远闪亮的那束光!【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文题中的“光”并非实指光线,而是引申义或比喻义,内涵可以是“光明”“温暖”“明亮”,还可以是“真情”“生机”“唤醒”“能量”等。

“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可以是动植物,如小狗、菊花、大树等;可以是其他事物,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只要是对你的生活、心灵、精神具有引领作用的人、事物,对“你”灵魂塑造、价值观形成的正面影响,直接或侧面影响皆可,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

写作中要放在“我”遭遇黑暗、方向不明的时候,某人某物带给“我”的光明、温暖和力量。

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如以老师为写作对象,在具体事例的选择上,需要强调在“我”精神迷茫时,老师的引领作用,着重写“我”对老师的赞美。

3.(2021·辽宁大连·七年级期末)题目:留在记忆里的阳光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③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明、小芳、小刚、小华代替。

【范文】留在记忆里的阳光风起,心暖,细水长流,足矣。

初春,清晨,晨光熹微。

小镇似乎什么都变了,又透着时光消磨不掉的气韵。

再次回到这里,我的心胸好似无限被阔大,与欢喜撞了个满怀。

空气中氤氲着淡淡花草的芳香。

那阳光缓缓地洒下柔和的光,几抹白云勾勒着柔软。

两边的人家还未从昨夜香甜的梦中醒来,我不紧不慢地走着,想多看它几眼——毕竟已许久未见。

脚下的青石块偶尔出声,目光流转,蓦然瞥见一个院子里有一个老奶奶正在刺绣,只见她眉眼低垂,双手动作轻而缓,在绣面上下翻弄着。

丝线若有若无,让我无法看清其走向。

不知过了多久,老奶奶双手捧着绣面举于空中,我期待地看向那幅刺绣,两杆清秀挺立的翠竹立于檐间,青色似磨盘上刚调出来的,要渗透出来一般。

微风吹过,感觉竹叶也会随风摆动呢。

我不自觉地笑了,只觉得度日子应像这样,一根银针,轻倚时光,绣出一幅幅对生活的眷恋。

午后,阳光暖暖的,照得一世界明晃晃的。

该去寻我记忆中的味道了。

老王叔家的糖芋头。

还是在那处,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一个小小的门店,流传着一镇子人忘不掉的味道。

他看到我,好像也有一些熟悉,笑得格外灿烂。

我闲来无事,看着他做:一勺白糖,两块冰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料,刹那间,糖的香甜随着勺子的翻弄溢了出来。

加入软糯的芋头,咬上一口,能甜上半日。

那记忆里的味道不变,只属于这里。

暮光四合,阳光留恋在西山头,放出红红的光,如酒般,让我生出几许微醺的醉意。

到了孩童们上学的点了,校门口有人摆着摊,卖着不多见的糖画。

孩子们拥着挤着买了许多,分着吃,追向那处,又逐向这儿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粼粼泛着光。

我留恋于小镇,留恋于物、人、情。

可那日,小镇的墙面上出现了“拆”这个鲜红的大字。

我惶恐极了,不知是否下次见面,只剩下一堆废墟了呢。

我不敢再想。

也许,到最后,只有小镇的阳光还陪着我吧,那留在记忆中的,暖暖的阳光……【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可知,“留在记忆里”表达的是难忘之意。

因为这“阳光”对自己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所以才会难忘。

“阳光”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太阳的光芒,也可以理解为人性的“阳光”,某人的某种品质如同阳光一样,给自己带来希望与温暖。

也可以理解为双关义,既指太阳的光芒,又指某人的某种品质。

根据写作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可知文体应选择记叙文。

应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事件与人物,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父爱如同阳光,在自己最黑暗的日子里给自己带来温暖与希望。

朋友的友谊如同阳光,总会在自己失落迷茫的时候给自己以温暖的抚慰。

老师的教导如同阳光,虽然有时候很强烈刺眼,却能增强思想的“钙质”,让自己积极成长……4.(2021·辽宁大连·七年级期末)请以“一次奇特的体验之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注】选择本题作文,须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5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范文】一次奇特的体验之旅时间:2050年5月27日。

地点:离地球1.5亿公里远的太阳。

人物:我、小刚、杨利伟和喜羊羊。

2050年5月27日上午9时,“Taiko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我、小刚、杨利伟叔叔和喜羊羊飞向了离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相距1.5亿千米的地方——太阳,这是人类首次探索星体中最大的发光体——太阳。

2050年5月27日傍晚19:00,我们在太阳上安全着陆。

有人可能会说:“太阳上温度那么高,你们就不怕被烫化吗?”没关系,聪明的中国人早就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他们以吨为单位,找来了许许多多的废旧的报纸,然后把他们进行深加工,再压缩,最后做成了既轻巧,又不失质量的“超能防紫外线宇航服”,这可是全世界首次研制的新型宇航服,并且大获成效。

到了太阳上,我们像一个个氢气球似的,忽上忽下,还好,有这方面经验的杨利伟叔叔早就知道了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特地准备了4条极长极粗的绳索,把我们拴在“Taiko十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把手上,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失重而在太空中飘来飘去了。

“饿了!饿了!什么时候吃饭啊?”喜羊羊问,“是啊,我们都快饿死了!”“你们想吃什么啊?”“烤鸡蛋还是羊肉串啊?”大家的口味不一,自然想吃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不过,还是以大多数的口味为主:吃烤鸡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