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丁家梁矿井+350水平井底车场作业规程2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丁家梁矿井+350水平井底车场作业规程2

丁家梁煤矿+350水平井底车场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工程名称丁家梁煤矿+350m水平井底车场。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形成矿井运输系统;巷道用途行车、行人、材料运输、进风。

三、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总长度842.72m,含有11个交岔点。

巷道设计为平巷。

服务年限:同矿井服务年限,设计44.2年。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煤矿安全规程》(2013年版);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三、《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四、丁家梁矿井+350m水平井底车场施工图:S1431-121-1/2/3/4;S1431-122/121-1/2/3/4/5/6;S1431-123/121-1/2/3/4/5/6/7/8/9/10/11;五、《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六、《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七、《巷道及硐室施工标准》(试行)(QB/HDDSSG 007—2012);八、《简明建井工程手册》;九、丁家梁矿井矿建二期工程(风井区)施工组织设计十、《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丁家梁煤矿+350m水平井底车场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第 1 页共89 页第二章井田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井田概况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丁家梁矿井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行政区划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横山堡乡管辖,由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设计,采用立井开拓方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

工业场地内设主、副、风3个井筒,现三个井筒均已到底,并短路贯通,副井正在进行永久提升系统安装,预计2014年1月1日开始试运行。

矿区交通便捷,银(川)-青(岛)高速公路(GZ25),以及与之平行的三级公路从井田东北部通过,307国道从井田南部通过。

大(坝)-古(窑子)铁路支线从井田南部通过。

第二节地质水文一、地层该井田赋存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 s)、石炭-二叠系太原组(CP t),也是本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

(一)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s)由灰白色、深灰色砂岩,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及煤组成。

顶部为一煤及灰、深灰色粉砂岩;上部为灰白、灰色粉砂岩夹薄层泥岩及薄煤层;中下部为三煤及灰白色中粗砂岩,具斜层理,地层平均层厚14.86m。

底部为五煤及深灰色粉砂岩、泥岩。

本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3~7层,其中全区可采和大部可采煤层3层,编号为一、三、五煤层。

地层平均厚度77.07m。

(二)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CPt)由灰白色砂岩,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深灰色石灰岩,煤及少量粘土岩、沥青质泥岩组成,含有黄铁矿、菱铁矿结核,含煤5~7层。

地层平均厚度106.34m。

2丁家梁煤矿+350水平井底车场施工作业规程二期工程穿过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石盒子组下部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顶部地层。

+350m井底车场穿过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石盒子组下部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顶部地层,岩性为二叠系石盒子组下部灰白色砂岩与灰绿色粉砂岩互层,其以粉砂岩为主;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顶部岩性为一煤及灰、深灰色粉砂岩。

主要标志层为1#煤层。

轨道上山、回风上山、胶带上山穿过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顶部地层,沿着3#煤层顶板掘进,下部车场均穿过1#煤层。

二、地质构造井田构造总体呈南北展布,由西部的丁家梁背斜和东部的丁家梁店向斜形成了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

井田发育北西、近南北向两组断裂,共8条断层,其中走向NW向5条,近SN向3条。

+350m水平井底车场施工期间主要受DF3和DF5断层的影响,其中DF5为逆断层,倾向NE,倾角60°,落差0-50m,DF3为逆断层,倾向E,倾角60°~70°。

落差为150~180m。

三、水文地质情况根据+350m水平井底车场所在的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s)和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CPt)可知含水层为山西组、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山西组及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井田广泛分布,含水层为中-粗粒砂岩、细粒砂岩、灰岩;分选磨圆中等,泥钙质胶结,裂隙发育不均匀,含水层平均厚度(石盒子组底部至九煤底)63.75m。

根据井田内DN水1、DN水2号孔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静止水位埋深34.56~50.16m,降深122.08~137.53m,涌水量0.098~0.303L/s,单位涌水量为0.0008~0.0022 L /s·m,渗透系数0.0010~0.0050 m/d。

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具有承压性。

第 3 页共89 页+350m水平井底车场施工期间矿井水主要来源于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

四、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根据勘探报告井田内含水层主要来源于DF3和DF5逆断层,在掘进遇到以上两断层时提前进行探放水工作。

五、矿井涌水量预计根据《横城矿区丁家梁井田南部煤炭勘探报告》提供的涌水量资料,结合工程施工的地层范围,预计二期工程施工期间矿井总水量为51m3/h。

六、瓦斯、煤尘、地温等(一)各煤层瓦斯含量0~1.05 ml/g,瓦斯平均含量0.008~0.32 ml/g。

井田瓦斯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瓦斯成份主要为N2、CO2、少量CH4和C2H6,各煤层瓦斯分带大致由浅至深可分为二氧化碳~氮气带、氮气带、氮气-沼气带。

大致在基岩面下400m以上为二氧化碳-氮气带;基岩面下400—770m为氮气带;基岩面下770m以下为氮气-沼气带。

各煤层瓦斯含量较低。

(二)煤尘: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三)煤层自燃倾向:据钻孔煤芯样自燃趋势测试结果,煤吸氧量在0.4~0.67cm3/g,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四)地温:根据勘探钻孔地温测量:井田内钻孔平均地温梯度2.34~2.89℃/100m,平均地温梯度2.58/℃/100m,在井深52.5m处为16.4℃的恒温带,据此计算+350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地温为38℃。

4丁家梁煤矿+350水平井底车场施工作业规程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350m水平井底车场全长842.72m,十一个交岔点,永久避难硐室+350m水平井底车场按2-2断面施工,只编写贯通措施,交岔点措施另行编制附图一:丁家梁矿井+350m水平井底车场平面图;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表3-1 施工断面参数表宽度m 高度m 断面积m2²施工断面净荒净荒净荒1-1 5.2 5.5 4.1 4.25 17.3 20.0 2-2 4.0 4.3 3.5 3.65 11.4 13.7 3-3 3.2 3.44 3.1 3.22 8.8 9.8 4-4 4.8 5.1 3.9 4.05 16.2 17.8附图二:丁家梁矿井+350m水平井底车场施工断面图;二、支护方式(一)临时支护巷道施工采用前探梁做为临时支护,前探梁选用Φ108mm钢管制作,每根长不小于4m,自巷中向两边按1000mm的间距布置3根前探梁,用金属锚杆和吊环固定。

吊环形式为圆型,每根前探梁使用2个吊环,吊环螺母必须和锚杆配套,吊环必须上满丝且至少露丝2~3丝。

吊环的方向要具有可调性。

每次爆破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作业人员站在锚网支护完好第 5 页共89 页的顶板下,找净顶板及迎头的浮矸活石,铺设好金属网并连接好,连网时注意顶板危岩浮矸活石,然后向前串移前探梁,前探梁吊环后用方木及木楔接顶牢固,每次移前探梁,要首先检查吊环等情况。

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巷道成型差无法使用前探梁时采用加打超前锚杆或增设点柱方式进行临时支护。

前探梁至迎头最大控顶距不大于300mm,炮前锚杆至迎头最大空顶、空帮距不大于一排锚杆排距,炮后锚杆至迎头最大空顶、空帮距不大于一排锚杆排距+循环进尺。

附图三:丁家梁矿井+350m水平井底车场前探梁临时支护示意图;(二)永久支护1、锚杆及锚固剂:3-3断面锚杆采用Φ22×2000mm高强树脂锚杆,1-1/2-2/4-4断面锚杆采用Φ22×2500mm高强树脂锚杆。

1-1/2-2/3-3/4-4锚杆间排距800×800mm,矩形布置;每根锚杆采用一支MSK2360和一支MSZ2360型树脂锚固剂,锚杆托板采用铁托板,规格150×150×10mm;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锚固力不低于50KN。

2、金属网采用φ6.0mm的圆钢焊制,网片规格为2000×1000mm,网格为100×100mm, 网片使用规格为1000×2000㎜的钢筋经纬网,网片搭接100㎜,并每隔300㎜用12#绑丝双股扭紧。

3、锚索:锚索1-1断面均采用Φ17.8×7300㎜的钢绞线加工制作,2-2/3-3/4-4断面采用Φ17.8×6300㎜的钢绞线加工制作,每孔装一支MSK2360和两支MS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锚固力不少于100KN,锚索排距2000mm,锚索间距:1-1/4-4断面1.75m,2-2断面1.5,3-3断面1.2m。

每排设置3根。

4、喷射砼使用河砂和粒度5-10mm的碎石,按实验室出具的喷射砼配比进行施工,喷射砼强度等级C20。

5、永久支护为锚网索、喷;喷射砼厚度为150mm,强度等级均为C20,完成永久支护。

2、文明施工标准(1)工作面后方无浮矸、杂物,风水绳盘放整齐。

(2)材料存放长度不得大于100m,物料或配件必须分类、分规格码放排列整齐,且排列成一条直线,并挂牌管理。

挂牌位置位于物料或配件的正6丁家梁煤矿+350水平井底车场施工作业规程上方,距底板1.1m,且排列成一条直线。

标志牌要标明物料配件的名称和规格。

(3)开关、综保排列整齐,并上架,且有完好标志牌,工具(或闲置的工具及设备)用完后集中地点存放整齐。

(4)各种物料牌板悬挂整齐,位置适中,固定牢靠,记录明确,并保持牌板清洁无灰尘。

(5)五图一表牌板必须悬挂在巷道行人侧底板无物料、设备及淤泥的便于观看处,悬挂高度为下侧到底板1300mm,正常情况下施工图表,挂在距迎头不大于200m位置;第三节支护工艺一、锚杆安装工艺(一)铺金属网、打锚杆眼打眼前,首先按照中、腰线严格检查巷道断面规格,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打眼前要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顶帮围岩情况,找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铺设金属网,金属网要横平竖直,紧贴岩面。

锚杆穿过金属网网格布设,确保锚杆托盘压网,锚杆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眼向误差不得大于75°。

锚杆眼打好后,应将眼内的岩粉、积水清理干净。

打眼的顺序,应按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二)安装锚杆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

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把2块树脂锚固剂送入眼底,把锚杆套上托盘插入锚杆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风动锚杆钻机卡住螺帽,然后开动锚杆钻机,对锚固剂进行充分搅拌,搅拌的速度是先慢后快,搅拌时间25~45秒,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再停留15秒,方可撤去锚杆钻机,给锚杆施加一定的预紧力,拧紧力矩不小于120N·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