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D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D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各种测量成果时,凑整进位按照(D)的规则进行。

A.四舍五入 B.奇舍偶入 C.小进大入 D.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2.用DJ6型经纬仪测某竖直角,盘左读数122°03′36″,盘右读数237°56′48″,指标差应为(C)。

A.24″ B.-24″ C.12″ D.-12″3.经纬仪的使用包括(A)等四项操作步骤。

A.整平—对中—瞄准—读数 B.整平—对中—读数—瞄准C.对中—整平—读数—瞄准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4.下图是水准测量的示意图,h AB=应为(B)。

A.251.685m B.0.485m C.-0.485m D.2.885m5.在安置经纬仪时,仪器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或垂球中心没有对准测站标志中心,将会产生误差,下面(A)不是这种误差的正确称呼。

A.观测误差 B.测站偏心差 C.对中误差 D.偏心距6.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D)是计算高差的公式。

1 D·tgα+仪高-中丝A.l·cos2α B.k·l·cos2α C.D·tgαD.2读数7.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C)是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

A.l·cosα B.k·l·cosα C.k·l·cos2αD.l=下丝读数-上丝读数8.(A)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线,适用于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A.建筑基线 B.建筑方格网 C.控制基线 D.三角网或导线网β29.如下图所示,如果αBC =72°01′00″,β2=215°30′00″,则R CD =( D )。

A .N287°31′00″EB .N107°31′00″EC .N72°29′00″ED .S72°29′00″E10.下列关于罗盘仪使用的叙述中,( B )是正确的。

A .罗盘仪是用来观测直线坐标方位角的仪器 B .使用罗盘仪进行观测时,应尽量避免靠近金属器件 C .罗盘仪在倾斜状态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D .罗盘仪是用来直接测量磁偏角的仪器11.下列中各项造成的误差中( C )不属于系统误差。

A .仪器检校不完善 B .水准测量立尺不竖直 C .水平角观测时的瞄准误差 D .钢尺量距时的温度变化12.一般情况下,只要严格遵守测量规范,仔细谨慎,认真检核观测结果,( D )是可以避免和发现的。

A .误差B .偶然误差C .系统误差D .粗差13.在1:2000的地形图上,直接量取B-C 两点间距离为86.5mm ,则B-C 的水平距离应为( B )。

A .86.5mB .173.0mC .43.25mD .432.5m14.下列中的( D )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公式。

A .Δi =l i -X B .±n ][∆∆ C .±n vv ][ D .±)1(][-n n vv15.GPS 的动态定位一般用于( C )。

A .控制测量B .角度测量C .细部测量D .速度测量16.钢尺丈量直线AB 的水平距离,往测为67.240m ,返测为67.245m ;丈量直线CD 的水平距离,往测为48.730m ,返测为48.718m 。

则D AB 、D CD 应为( C )。

A .67.240m 、48.724m B .67.243m 、48.724m C .67.242m 、48.724m D .67.242m 、48.718m17.用全站仪测量待求点的坐标,须先输入( C )。

A.待求点的坐标 B.待求点的方位角 C.测站点的坐标 D.测站到待求点的距离18.下列关于视距测量的叙述,(D)是正确的。

A.标尺竖立不直,对视距不会带来误差B.不管使用多久,视距常数不需加以常数差改正C.观测时,应尽量放低视线D.视距测量不能用于控制测量或定位放线测量19.直线AB的方位角为αAB=86°30′30″,则αBA=(C)。

A.176°30′30″ B.93°29′30″ C.266°30′30″ D.273°29′30″20.在地形图上求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采用(A)和根据两点坐标计算的方法。

A.直接量测法 B.类比法 C.内插法 D.函数法21.变形观测也称为变形监测,是测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B)作用下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空间位置变化的测量工作。

A.地震 B.荷重或外力 C.外力 D.破坏22.下列关于地形图比例尺的说法中(D)是错误的。

A.地形图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B.地形图比例尺越小,精度越低C.在实际测量中,要根据工程需求来确定地形图的比例尺D.测绘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所以将比例尺定得越大越好二、多项选择题23.用钢尺量距时,计算垂直改正数的计算公式为( )。

A.△L垂=-(w2l2/0.25p2)B.△l垂=(w2l2/0.25p2)C.△l垂=(w2l2/p2)D.△l垂=-(4w2l2/ p2)(W-钢尺每延长主质量 L-测距观测值 P-拉力)答案:A D24.建筑基线的布设,常和的形式有( )。

A.一字形 B.L形 C.十字形 D.T字形答案:A B C D25.柱子吊装前的测量准备工作是( )。

A.弹柱中心线 B.弹出柱子下部标高线C.牛腿上弹线 D.在上柱顶部弹出十字中心线答案:A B C D26.下列叙述减弱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标杆垂直B.尽量照准标杆底部C.采用垂球对点照准垂球D.瞄准测钎等答案:A B C D27.建筑物的变形主要分为( )。

A.沉陷 B.倾斜、位移 C.扭曲 D.裂缝答案:A B C D28.门式刚架安装测量工作主要是校正( )。

A.标高 B.平面位置 C.垂直度 D.立面位置答案:B C29.控制测量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BD)的作用。

A.加快进度 B.控制全局 C.防止错误 D.限制误差积累 E.增加效益30.某工地采用J6经纬仪分别观测目标A、B的竖直角,下表为观测记录。

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ADE)是正确的。

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竖角°′″指标差″一测回竖角°′″备注O A左 76 18 18望远镜视线向上时,竖盘读数小于90°。

右283 41 24B左 92 32 24右267 27 48A.A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13°41′42″B.A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13°41′42″C.B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2°32′24″D.B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2°32′24″E.A点的指标差为-09″31.【背景】测量水平角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之一。

下表所示的手薄记录了测量人员在某工地进行施工测量时,对水平角∠A0B测量的观测数据。

观测使用的是J6经纬仪,根据相关规定:半测回角度值之差不超过±40″,各测回值互差不超过±24″。

案例29表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值°′″O 左A0 00 12B84 12 36右A180 00 18B264 12 54O 左A 90 00 06B174 12 36右A270 00 24B354 13 00问题:(1)常用的水平角测量方法有(CD)。

A.光学经纬仪法 B.全站仪法C.测回法 D.方向观测法E.直角坐标法(2)下面是本案例水平角观测的计算数据,(ABDE)是正确的。

A.第一测回盘左的半测回角值是84°12′24″B.第二测回上半测回的半测回角值是84°12′30″C.第一测回倒镜的半测回角值是84°12′30″D.第二测回的一测回角值是84°12′33″E.两个测回的平均角值是84°12′32″32.水准点A、B、C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823m、823.678m、1022.177m,又知道B点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的相对高程为500.295m,则(AD)是正确的。

A.点A的相对高程是253.440m B.点A的相对高程是323.383mC.点C的相对高程是198.499m D.点C的相对高程是698.794mE.点A-B的高差是76.528m33.减少视距测量误差的措施,应包括下列中的(ACE)。

A.提高竖直角的测量精度,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B.尽量在地势平缓的测区进行视距测量C.定期测定仪器的视距常数,如变化过大,对其加以常数差改正D.观测时,尽量让视线贴近地面E.十分注意望远镜的调焦和尽量减少读数误差34.视距测量的来源主要有(ABC)、视距常数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A.视距读数误差 B.标尺倾斜误差C.竖直角观测误差 D.尺长误差 E.拉力误差35.光学经纬仪具有( BCDE )等优点,是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

A .价格低廉 B .体积小 C .重量轻 D .密封性好 E .读数方便36.水准测量时,尽量使仪器的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少( AC )。

A .水准管轴误差 B .水准尺刻划误差C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D .读数误差E .视差影响37.使用水准仪测量确定待求点高程的方法有( AC )。

A .高差法B .视距高程法C .视线高法D .三角高程法E .气压高程法38.下图是某支导线测量示意图。

已知02431260'''=AB α,x B =586.320m ,y B =775.846m ,现场测得水平角048413801'''=β,036220502'''=β,水平距离D BC =68.456m ,D CD =42.747m 。

下列关于该导线的叙述中( ABDE )是正确的。

A .αBC是85°23′00″ B .αCD是110°49′30″C .B-C 的X 增量是68.234mD .B-C 的Y 增量是68.234mE .C-D 的X 增量是-15.197m39.某次三角高程测量,已知A 点高程H A =l82.232m ,在B 点观测A 点:竖直角为-18°34′42″,B 点仪器高为l.466m ,A 点棱镜高为l.6l5m 。

如果水平距离D AB =486.75lm ,则( BCE )是正确的。

A .h BA 是163.754mB .h BA 是-163.754mC .H B 是345.986mD .H B 是18.476mE .h AB 是163.754m三、填空题40.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