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播音学概论重点

播音学概论重点

1.播音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播音性质的主调是新闻性3.构成播音创作活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创作主体、创作依据、受众4.从事播音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受众5.副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服饰,时空感觉显示等。

6.播音创作从媒介上分: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7.播音创作依据的基本元素是稿件8.1949年12月1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9.播音中的三性: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三感: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10.播音创作主体: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11.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内容以节目的形式出现12.受众从收视态度上分:积极受众,固定受众和随意收听(收视)的受众13.有声语言的动力器官:肺,横膈,胸廓,气管有声语言的发声器官:喉14.播音创作从传播方式上分:录播和直播15.节奏分为6种类型:高亢型,紧张型,轻快型,低沉型,舒缓型,凝重型16.好的声音状态对气息的要求:深,匀,通,活17.在电视节目中,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方式:音画同构式,音画平行式和音画反构式18.播音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传播前沿,中介工序,联系纽带名词解释:声音共鸣:话筒前要求发音者采用以口腔为主、辅以胸腔和头腔在内的上下贯通的声道共鸣方式。

声道共鸣的状态感觉是:一根弹性声音柱,由胸部的支持垂直向上,到口腔流动向前,“挂”于硬腭前部,透出口外。

对象感:对象感就是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节目主持人: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节奏: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

节奏的变化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的对比组合显现。

节奏是交替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有序运动。

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胸腹联合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总的感觉是:小腹微收,随着气流从口鼻被吸入肺下部,两肌向两侧扩张,腰带渐紧,小腹随之收缩。

呼气时,保持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膈与两肋使其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不失去收住的感觉,而膈与两肋在这两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声音弹性:声音弹性,是与声音“僵持”相对立的概念,指声音对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适应力,即声音随感情变化而产生的可变性、对比性、层次性。

简答题一,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播音环节具有哪些作用?1.构建语言(副语言)传播系统,使传播潜能变为传播现实,具有传播形成作用。

2.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思想内涵,具有了解、认识社会作用。

3.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二,从播音创作活动的角度来考察受众的心理及接收规律,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注意线条性,把握过程性。

言语传播和接收是线性过程,受众对创作主体所发出的信息有一个认识判断接收的过程,有一个接码——解码——收码的过程,有一个认识——情感——意志的过程,创作主体应注意传播中自然属性规律与社会属性规律的双重把握,有机统一。

2.注意自主性,给予创造性。

在播音创作活动中,创作者应充分估计到受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其留下思考的空间、创作的余地。

3.注意局限性,加强引导性。

播音创作者要把党的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主张,就需要,既看到受众的个体需要,又看到人民的整体利益;既看到受众的眼前需求,又看到人民的长远理想;既看到受众的表层需要,又看到人民的本质愿望。

用人民的整体、长远、本质利益和愿望及理想引导受众。

4.注意情感性,求得共通性。

要引起受众心灵的共鸣,就要把真挚的感情贯穿于播音创作。

5.注意受众反馈,提高播出质量。

三,简述播音创作中几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样式?1.宣读式。

其特点是语速稍慢、节奏稳健、语句工整、语气庄重、力度较强。

多用于法令、公告、章程、决议等文件的播音。

2.播报式。

语句工整,节奏明快,富于新鲜感。

多用于新闻(消息)的播音。

3.讲述式。

包含讲解、说明、叙述、描写、评述等多种特征。

语言表达变化丰富。

多用于专题类节目的播音。

4.谈话式。

语言表达亲切、生动、灵活、自然,交流感强。

多用于主持人节目和对话等文体的播音。

四,简述新闻播音的特点?新闻的真、快、新的特点,使得新闻播音语言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新闻播音的语言以叙述、报告为主,以实声为主。

具体表现在:1.字音准确、音色纯正。

用声应选择自如声区中部,音量不宜过大,要用小实声。

2.声音明快,语言干净。

新闻播音要给人快速新鲜的感觉,声音不能沉闷,句尾不能拖沓。

3.语义连贯,语句流畅。

要做到语句流畅,,要求重音的选择少而精。

要使语句流畅,句尾不能下坠。

句尾下坠,就阻止了语句的行进和流动。

请阐述节目音乐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作用?节目音乐形态具有这样几种:标志音乐,描述音乐,导向音乐,间隔音乐,特技音乐。

节目音乐具有深化主题思想,渲染环境气氛,连贯语言图像,美化自然音响等作用。

节目音乐的结构特征有:1.目的性。

服从节目的要求,体现节目的意图。

2.融合性。

与其它创作要素融为一体。

音乐使有声语言(副语言)富有感染力;语言又使音乐具有明确性,并帮助其体现出目的性。

五,请按照“备稿六步”要求,分析下面的新闻稿件。

怎样准备稿件简称“备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一是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等等。

狭义备稿,是指播出前的具体准备过程。

如何准备一篇稿件,不同的稿件,会有一些差别。

但从播音创作根本上来看,主要方法大同小异的。

概括起来有六个步骤,简称“备稿六步”。

它们是: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

1.划分层次。

所谓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是播音员对自然段的进一步整理,使之更有利于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该篇新闻稿件,共有4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第一自然段。

消息的导语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其中“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是导语的重点句。

第二个层次:2至3自然段。

消息的主体部分,第二自然段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禁毒工作的重视程度,第3自然段介绍了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严峻的毒品形势。

第三个层次:第4自然段。

消息的结尾部分,介绍了此次展览的背景。

2.概括主题。

主题不是主要事实,是指主要事实中包含的思想含义,也称稿件的中心思想。

该新闻稿件,通过对我国政府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大型展览的报道,唤起公众对毒品危害和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毒品严峻形势的重视,号召大家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3.联系背景。

我们所说的背景,主要是指稿件的播出背景。

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另一方面是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我们把前者称为“上请”,把后者称为“下情”。

此新闻稿件,上请:提倡禁绝毒品。

下情:我们面临毒品形势严峻,党和国家已下定决心禁绝毒品。

4.明确目的。

明确目的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出目的,即稿件播出后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引导全社会认识到毒品的巨大危害,禁绝毒品。

5.找出重点。

重点一般是直接表现主题、体现目的、抒发感情、感染受众的地方。

此稿件的重点是1、3自然段。

6.确定基调。

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播音时总的态度倾向。

此稿件的基调:坚定、凝重。

六,论述播音创作的原则?一、坚持创造性原则。

坚持创造性原则,就要充分发挥创作主体(播音员)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其对创作活动的驾驭、创作素材的把握,强调其对符号转换系统的操作,在转化过程中体现出其主体的重要作用。

坚持创造性原则,就要充分体现创作主体(播音员)的创造性劳动。

坚持播音的创造性原则,就要坚持播音语言的规范化,同时应承认播音是一门语言艺术。

坚持播音的创造性,就要既遵循传播的规律,又把握其宣传属性;既看到其符号系统的作用,又注意其社会实践的决定性;既注意其创作主体声音、形象的可听性和可视性,又注意其可信性;既研究受众的个性心理,又研究受众的社会心理。

坚持创造性原则,就要坚持“广采博收、百花齐放的创作方针”。

坚持创造性原则,就要坚持“自己走路、独树一帜的创作理想”。

在“汇天下精华”的同时,还必须“扬独家之优势”。

二、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可以表述为:“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1.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首先就要坚持播音创作的党性原则。

2.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就要坚持播音创作的真实性原则。

3.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就要坚持播音创作中的时效性原则。

4.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还要很好地把握创作环节的有序性和创作要素的协同性。

七,请阐述播音风格具有哪些特征?播音风格,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播音员的风格。

狭义上说,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它以运动的状态贯穿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又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凝结在播音作品上。

播音风格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附着性。

有稿播音是一种创作。

播音风格是在表现稿件风格的同时体现出来的。

没有稿件,也就没有播音,更谈不上播音风格。

所以播音风格有着很强的附着性。

播音员的能力,就在于使稿件的风格和自己的风格有机的统一起来。

2.可感性。

播音所运用的声音、形象这一材料的物质基础是人,具有其特殊性,即声音、形象本身,就具有表态性,具有强烈的可感性。

人们了解一个人的播音风格,首先是从声音、形象表现出的特征中感觉到的。

所以播音风格具有可感性。

3.独特性。

独特性,是风格的生命。

播音风格的独特性,是每个人对播音创作美所具有的,也只能是“这一个”所具有的“专利权”。

4.一贯性。

作为一个成熟的播音艺术家,他的播音风格,不可能仅仅体现在一次节目、一篇稿件或一个时期的播音中,而是贯穿于他整个播音创作生涯中。

其风格特征具有一贯性。

5.多样性和可变性。

同一时代的播音员具有不同的播音风格,同一播音员在不同时代风格也会有变化;同一篇稿件不同的播音员播会有不同的风格。

同一播音员播不同的稿件风格也会有变化。

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播音风格多样性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