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八)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八)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八〕4.1.4布吉·穆根森〔BORGEMOGEBSEN,1914-1972〕穆根森是1938年至1941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直截了当师从柯林特,成为柯林特设计哲学最重要的传人之一。

毕业后他曾在建筑师设计事务所工作过,1945年—1947年间曾作为柯林特的助手参与母校的教学,同时开始与汉斯·维格纳的友谊及合作,在一年一度的“木工行业协会展览〞中,穆根森也时常获奖的明星设计师。

1942年至1950年穆根森担任丹麦合作协会家具设计部部长,在丹麦家具走向世界的工程中起过特不重要的作用。

1950年穆根森在哥本哈根开办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同时为国内外许多公司设计家具,其朴实而典雅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受到国内外市场持久的迎接。

“越简单越好〞是穆根森设计理念的一个概括。

它的家具根基上为一般市民家设计的,尤其适合青年人的趣味。

尽管对现代艺术有特别高的品位,穆根森的家具设计根基上取材于最一般的民间家具,在英国温莎椅及美国沙克家具,这些几百年开展成熟的民间家具。

经穆根森再度提炼,竟能再放异彩,深受一大批思想进步而又留恋传统的中产阶级的喜爱。

二战以后,穆根森还担任过多年丹麦建筑研究员的参谋,同许多建筑师、设计师一道开展家具模块化设计的研究,成为这方面的先驱者之一,他研制的贴墙组合框系统同时能适用于卧房、客厅、书房,在市场上销路特不行。

穆根森设计中只用木料做结构件,这对他而言不仅是有传统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生态学上的考虑。

〔图73〕4.1.5穆根斯·库奇〔MOGENSKOCH,1898-1993年〕生于哥本哈根的库奇是柯林特的另一位最有成就的传人。

库奇于1925年毕业于丹麦皇家学院建筑系,随后留校担任柯林特的助手多年,这期间,他于1932年设计的MK折叠椅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

除家具之外,库奇也配合丹麦教堂建筑改造工程设计了许多金银器、地毯和其它纺织品,库奇的作品逐渐成为丹麦学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局部,定期参加“丹麦艺术〞在美国的巡展,引起极大的轰动。

库奇多年的教学工作为丹麦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家具设计人才,从1950年接任柯林特的教授职位起直到1968年一直是母校最要紧的教授之一,同时他也时常外出,讲学任教,如1956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客座教授,1962年任东京工业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库奇的家具设计完全接着了柯林特的设计哲学,以进化的眼光瞧待历史上的所有设计,而后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种进行完全而深化的研究,库奇的所有家具设计根基上对传统设计的提炼,是以传统形式为全然动身点,以现代生活的内涵进行再制造。

库奇的作品根基上特不适用的家居用品,由于他的设计构思建立在差不多多年开展的传统设计根底之上,其设计在使用上必定符合人们的习惯,这是丹麦学派中的主流设计哲学。

库奇一生中对折叠椅的设计喜好最大,而他选择设计的突破口并非大多数人使用的“中国式折叠〞,即以使用者坐姿的前前方面进行折叠,而是使用“欧洲式折叠〞,即从使用者坐姿的左右方向进行折叠,库奇是这后一种折叠的最成功的设计师,对这种折叠方式研究特不投进,设计出系列完善的折叠椅、折叠凳以及折叠桌以及折叠床等。

库奇的折叠家具根基上以木料为构架。

以帆布或者皮革作为坐面和靠背,他们的家具不仅在本国,在北欧也特别流行,而且特别快在英国等其它欧洲国家和美洲大陆风行起来。

库奇的设计生涯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选择一个适宜的设计突破口,对设计师而言已成功了一半。

〔图74〕美国那个新大陆,在设计和艺术领域,数百年来一直以吸引来自欧洲的各种思潮为主,这在20世纪初期的现代设计运动中也不例外,然而,通过几十年对欧洲现代设计的亦步亦趋之后,美国在二战后终于真正站到现代设计开展的前沿,以一大批布满独创性的设计大师的丰硕设计成果对现代设计运动做出了实质性的奉献。

数百年来,美国在设计领域多是承袭欧洲最流行的传统设计风格,因此当20世纪初年欧洲最新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即“国际式〞设计风格传进美国时,在民众中并无多少市场,因此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气要在一个生疏的土地上被普遍同意,是需要时刻并培植相应气氛的。

随后而来的另一种设计风格来自北欧学派,其有机的富于生活气息的设计手法特别快受到美国公众的认可。

只是,现在瞧来,20世纪现代设计中的这两种风格,“国际式〞和“北欧式〞,并非总是某一家独撑天下,而是互相替代,在某些地区全然上是“轮流坐庄〞,这在美国表现特别明显。

在美国,20年代由包豪斯传来的钢架家具尽管没有在美国大获成功,并特别快被热和宜人的北欧风情所取代,但这种经典的“国际式〞并不沉默,而是不断开展,等候时机。

到50年代,国际设计思潮又发生“风水转向〞。

从来自北欧的自然材料和自由有机的室内布置转向严整而精练的“最少风格〞,与此相应,早期大师的经典作品,尤其是密斯的家具设计,又获得人们的重新熟悉,一种新的理性主义开始在美国向各地蔓延,在功能主义根底上讲求秩序和简洁成为一种特别有碍事的思潮。

正是在这种布满思维活力的环境中,美国真正的设计大师开始脱颖而出,他们不走任何极端,而博采众家之长,尤其利用美国蓬勃开展的高科技所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结合已有的材料手法,将当时流行的风格进行再制造。

伊莫斯和埃罗·巴里宁无疑是美国现代家具设计的首领人物,他们在战前和战后的探究中为家具的构造注进了一种新瞧念,即三维构件,这种质量轻便,经久耐用而又有机的的形式能够使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如各类胶合板、金属、塑料以及网线材料等。

同时他们继荷兰大师里特维德之后再次提倡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为现代设计注进了新的活力。

除伊莫斯和小沙里宁以外,尼尔森和雕塑家出身的伯托埃也是成就卓越的美国家具设计大师,他们富于创立地向传统的家具设计瞧念挑战,尤其在形是式上他们创新的更多,从而启发了60年代一批欧洲设计师新秀的更富于制造性和完善性的设计工作,如丹麦的维特·潘东,芬兰的约里奥·库卡波罗,意大利的居奥·科伦波和法国的奥利威尔·穆固。

4.2.1查尔斯·伊莫斯〔CHARLESEAMES,1907-1978年〕作为一位特不勤奋的设计大师,伊莫斯一生中以杰出专家的眼光和手法解决过许多领域的要害性咨询题,如家具设计、电影制作、平面设计、摄影艺术及艺术教育等,而在每个领域的活动中,他都以一个建筑师的综合眼光瞧咨询题。

伊莫斯的许多成就与他的合伙人妻子瑞·伊莫斯密不可分,在他们近半个世纪的成功合作中,他们对“形式追随功能〞进行了美学和技术角度的新的诠释。

伊莫斯的与众不同表现在他的无门无派,尽不把自己限于某一种思潮或技术派不中,对自己的大量工作也从来没有任何口号,他的设计,一切都从实际动身,如设计一把椅子,他只考虑个人的需要,而后以自己的体会寻出答案。

他对接触材料、选择材料情有独钟,在各种材料的使用中深进探究一切结构细节。

他的家具设计范围极广,总体瞧之,瞧起来大概缺少风格上的连贯性,然而伊莫斯只强调每件作品的统一性和有用性,由此产生独特的设计态度,被称为“伊莫斯美学〞。

结果是最有讲服力的,伊莫斯的每件家具都特不经久适用,并总能多功能地用于许多不同场合、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和办公空间。

伊莫斯生于圣易路斯,父亲是一位业余艺术家和摄影师,这使伊莫斯特别早就接触到摄影艺术,由此开始自学艺术的全然原理,高中时他以优异学业获得一等奖学金进进华盛顿大学建筑系学习,然而当时的华盛顿大学仍是古典学院派的天下,而伊莫斯却被普遍瞧好的赖特的设计所吸引,因此他两年后离开这所大学,进进一家建筑设计所工作了三年多,到1929年他已攒够了到欧洲旅行的钞票。

当时欧洲的现代设计运动方兴未艾,伊莫斯得以瞧到第一代现代大师们的许多许多完成的作品,这种巨大的鼓舞使她回国后便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当时是1930年,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建筑设计任务特别少,伊莫斯只好扩大业务范围,如旧房改造、灯具、地毯及彩绘玻璃设计,也做过陶瓷设计。

伊莫斯的设计才华开始引起当时已移居美国并任匡溪艺术学院院长的芬兰设计大师老沙里宁的注重,并于1936年亲自提需求伊莫斯一笔奖学金前来匡溪学院学习,而现在在老沙里宁四面聚拢了一批今后美国设计界的巨星人物,如小沙里宁、弗劳伦斯·诺尔,伯托埃,以及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瑞·凯塞尔等。

老沙里宁慧眼独识,对伊莫斯悉心培养并委以重任,第二年便任命伊莫斯为匡溪学院新成立的实验设计系的主任。

以后几年中,伊莫斯同小沙里宁一同在老沙里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两人于1940-1941年合作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家具设计竞赛,并获得首奖。

他们进选的是胶合板椅,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复杂的三维造型的构件,更在于使用一种前无古人的橡胶连接件,有效地连接胶合板构件的软构件,这两项创新对以后的家具设计碍事特不大,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纳的手法。

伊莫斯和小沙里宁为这些创新设计付出了多年艰辛的劳动,几乎所有构件的制作、试用、调整等工作根基上他亲自动手进行的。

这种胶合板椅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至今仍以各种变体形式在生产着,而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而言,这批家具恰如其分地迎合了战后美国更小的更讲求经济的家庭的需求。

这批以胶合板为主角的家具设计为伊莫斯赢得了巨大的声誉,194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作品展览,这是该馆首次为家具设计举办个人展览,当时任赫曼·米勒家具公司设计部主任的乔治·尼尔森劝伊莫斯将这种家具投进生产线,并于1947年正式由米勒公司生产并经销。

〔图75〕伊莫斯用挣来的设计费接着他在设计上的探究,并于1949年设计制造出“壳椅〞。

在这种更完善意义上的三维造型构件中,伊莫斯引进当时刚制造出来不久的玻璃纤维塑料作为主体材料。

这种“壳体椅〞的原型是伊莫斯在1948年纽约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低造价家具设计竞赛〞赢得第二奖的设计,但当时玻璃纤维尚未咨询世,他的设想是用金属费皮敲制而成。

现代新的材料使他布满新意的的设计长上了翅膀,1949年底他首先以新材料制成扶手椅,地二件又制成靠背椅。

这种椅子模制的单件坐具与腿足的简单结合,对家具设计的碍事同样特不巨大。

新材料中色彩的参加又给那个椅具系列增添了无穷活力。

〔图76、77〕伊莫斯躺椅和足凳是他又一件惊世之作。

小构思上,这件作品表现出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方式的结合,它完全是为舒适而设计的,而模制的胶合板底座加上部皮革垫的组合方式也特不有创意,后来设计师在此根底上将面料技术开展得更加完善。

自1956年伊莫斯躺椅设计到现在,在生产中几乎仍保持有所有要紧构件,证实其设计的持久生命力。

此后伊莫斯的设计制造力不断结出布满创意的铝合金家具系列,1969年的软包家具系列〔图78、79〕伊莫斯的设计是一个社会的产物,一方面他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所提供的一切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