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拍卖概论》第十章-行业管理与法律责任

《拍卖概论》第十章-行业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十章-行业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拍卖活动监管
一、拍卖行业监管体制
(一)监管体制的含义
指在一定法律框架下,建立独立运作的监管机构,根据法律法规所明确界定的监管内容,对某一行业的具体事务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管制的综合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五条:
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拍卖管理办法》第四条:
商务部是拍卖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级)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二)监管的必要性
是拍卖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拍卖人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仅靠自律是不够的
(三)我国的拍卖行业监管体制
1.监管目的: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确保市场主体公平利用资源,克服市场失灵
2.监管手段:事前的准入许可,事中、事后的监督查处
3.监管内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佣金水平、业务内容、服务质量、财务会计等
4.监管主体:政府职能部门
按监管的环节,拍卖行业的监管可以划分为对市场准入的监管、对拍卖活动的监管。

二、拍卖市场准入监管
(一)市场准入制度
是国家和政府准许市场主体进入某个行业领域,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资格管理制度
(二)准入模式
大体分三类:自由放任、特许设立、行政许可
(三)准入程序
1.第一层次的准入:取得市场主体地位(取得营业执照)
2.第二层次的准入:取得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3.第三层次的准入:取得特种商品经营资质(文物拍卖许可证制度,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前,应当取得省级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
4.特殊拍卖标的的市场准入
烟草拍卖《特种烟草专卖经营许可证》
食品类标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象牙制品拍卖,必须来源合法,经专业鉴定机构确认的,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危险化学品拍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三、拍卖活动监管
(一)监管主体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拍卖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监管机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拍卖监督管理办法)对拍卖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二)监管依据
《拍卖法》、《拍卖监督管理办法》
(三)监管方式
主要是负面清单方式
(四)拍卖行为监督主体的主要职责
1.依法对拍卖人进行登记注册
2.依法对拍卖活动的当事人进行监督管理
3.依法查处违法拍卖行为
4.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五)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管
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文物拍卖管理政策、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文物拍卖活动。

对于烟草、食品、野生动植物制品、危险化学用品等特殊类拍卖标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履行监管职责
第二节拍卖行业自律
一、行业自律的内涵
行业自律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本行业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遵守和贯彻
另一方面是通过行规行约对业内组织行为的制约
行业自律的内涵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
(一)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规章
(二)认真遵守行规、行约
(三)承诺并践行优质、规范服务
(四)维护本行业和企业的利益,避免恶性竞争,维护本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的监督机构之一
二、实施行业自律的必要性
1.行业自律是拍卖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行业自律是提高拍卖行业信任度的重要手段
3.行业自律是政府对拍卖行业实施监管的重要抓手
三、拍卖行业自律组织
(一)拍卖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指各级拍卖行业协会。

(二)拍卖行业协会是由拍卖行业的企业法人、相关的事业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依法自愿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
(二)拍卖行业协会的主要功能:
1、提出行业规划和组织协调
2、提供信息服务
3、帮助企业培训职工
4、提供咨询服务
5、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6、代表本行业企业进行某些活动
(三)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地位
1995年6月,在部分拍卖企业的倡导下,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告成立。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Chian Association of Auctioneers 缩写为CAA)
中拍协是拍卖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担负着参与行业规划、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负有全国拍卖师管理职能
(四)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作用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为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双向服务为宗旨,发挥桥梁、纽带、协调、服务的功能,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拍卖行业的合法权益,增强拍卖行业的凝聚力和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全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四、拍卖行业自律标准
2008年10月正式成立了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逐步建立起包括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再内的拍卖行业标准化体系,是中国拍卖行业走入了科学化、标准化发展轨道,推动更多企业走向规范。

(一)国家标准两项
《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和《网络拍卖规程》
(二)行业标准六项
《拍卖师操作规范》、《拍卖术语》、《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不动产拍卖规程》、《机动车拍卖规程》以及《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三)团体标准两项
《公益拍卖规程》和《知识产权(专利)拍卖规程》
第三节拍卖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合同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

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行方式。

一、拍卖人的法律责任
(一)《拍卖法》规定的责任:主要有6项
1.非法经营
2.瑕疵不披露
3.参与竞买
4.自己委托
5.恶意串通
6.超
收佣金
处罚措施:赔偿、罚款、没收所得、吊销执照
(二)《刑法》规定的责任,主要有2项
1.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拍卖。

2.非法占有代保管的财物
处罚措施:罚金、拘役、有期徒刑
(三)《拍卖管理办法》规定的责任主要有6项
1.超范围经营
2.转借经营权3雇佣假拍卖师4.不正当竞争5公告展示不合规6.瑕疵未说明
处罚措施:赔偿、罚款、没收所得
(四)《拍卖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责任主要有4项
1.不正当竞争
2.自行参与竞买或委托
3.雇佣假拍卖师
4.恶意串通处罚措施:赔偿、罚款、没收所得、吊销执照
二、委托人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主要有3项
1.越权委托
2.瑕疵未告知
3.违反竞买禁止规定
处罚措施:赔偿、没收非法所得
(二)行政责任,主要有2项
1.违反竞买禁止规定
2.国家机关违规擅自处理应拍卖的物品处罚措施:罚款、赔偿、行政处分
(三)刑事责任,主要有3项
1.徇私舞弊低价出售国有资产
2.以拍卖形式非法出售文物
3.私分本应委托拍卖的物品
处罚措施:罚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竞买人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主要针对恶意串通
处罚措施:宣布拍卖无效,承担赔偿(二)行政责任
也是针对恶意串通
处罚措施:罚款
(三)刑事责任
主要针对胁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拍卖
处罚措施:罚金、有期徒刑或拘役
四、买受人的法律责任
(一)买受人法律责任的含义
是指在拍卖活动中,买受人因其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在拍卖活动中,买受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中的违约责任。

(二)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征
1.违反了拍卖合同中的义务
主要的义务:支付拍卖价款、佣金和领受拍卖标的物的义务
2.买受人违约责任具有特殊的相对性
买受人的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发生,买受人对委托人和其他竞买人不直接承担违约责任。

(三)买受人违约责任的认定
认定依据:《民法典》的“严格责任”原则
拍卖合同虽然特殊,但仍适用上述原则
(四)买受人违约的具体形态
1.买受人预期违约,即“悔拍’
2.买受人实际违约,即到期后实际不能完全履行义务
(五)买受人违约责任的处理
1.承担责任的方式:定金责任、支付违约金和违约损害赔偿等
《拍卖法》规定的违约损害赔偿
(1)买受人因违约給拍卖人造成的利息损失、保管费用赔偿
(2)再行拍卖时的“双方佣金”和“补足两次差额”
2.买受人拒绝签署《拍卖成交确认书》的法律责任:应当按照预期违约,即按“悔拍”承担违约责任
3.不予退还的履约保证金的用途:
(1)弥补拍卖人的损失,包括佣金、保管费用,也可能会发生委托人向拍卖人主张违约金、赔偿金等
(2)再行拍卖造成的价款差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