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我运动我健康中班主题活动:我运动我健康《纲要》明确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幼儿锻炼的兴趣,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灵活运用适当的形式与方法,保证运动量,引导幼儿上下左右肢体参与活动。
”依据以上,在四月份我们开展的网络式主题材活动名称是:“我运动,我健康”。
其目标是通过多元活动激发幼儿的热爱运动,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不怕困难、勇敢、坚持锻炼的意志品质,并促进幼儿体质最优发展,争取全班幼儿身高体重100%双达标。
主题活动目标:1、能够平稳协调的进行走、跑、跳、投掷、钻爬和攀登等游戏,均衡发展身体各大动作。
2、组织幼儿共同探索身体能做的运动方式,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
3、积极运用各种运动器材参加活动,并尝试探索多种玩法。
4、在相应的探索和运动游戏中,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
5、了解常见的安全知识,掌握一些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区域游戏活动:(一)区域目标:1.支持幼儿用多种常见材料及废旧物品进行制做活动,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敏性和协和调性。
2.提供层次性的操做材料,使幼儿通过感知,摆弄来探索它们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特点。
3.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伙伴,学习制定及实施活动计划,支持幼儿努力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4.探索身体的运动变化及玩具的多种玩法,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运动经验及身体经验。
(二)区域构成:(三)重点区域:区域一:美工区1.培养目标: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拼贴、组合各种运动姿式的小人,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2.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在班里已经玩过“木偶小人”的游戏,知道木偶小人的各个关节都能动,并能操作木偶摆弄出不同的运动姿式。
(2)材料准备:颜色,质地不同的手工制若干,臃棒、胶条、剪刀等废旧纸盒、一次性筷子、勺子等。
(3)环境创设:a、美工区有活动规则小提示。
b、殿示木偶小人摆出来的不同运动姿式的图片。
(4)重点指导:a、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拼贴和组合木偶小人。
b、指导幼儿用牙签,棉签等辅助材料来衔接泥塑木偶的身体各部位。
区域二:益智区:1.培养目标:继续发殿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增强做事的坚持性。
2.活动经验:a、幼儿已经玩过立体单线迷宫游戏,了解迷宫游戏的规则。
b、幼儿操做过磁铁拼图和磁场铁接龙游戏,对磁铁相吸,相斥的特点有所了解。
3.材料准备:自制难易不同的磁铁迷宫,例:找线迷宫,足球小人,小司机和多米诺迷宫,幼儿记分牌和筛子。
4.重点指导:a、引导幼儿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法让磁铁小人动起来。
b、鼓励幼儿耐心细致操做游戏,坚持完成任务。
C、指导幼儿同伴间进行竞赛游戏,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区域三:运动区1.培养目标:运用多种玩具器材积极活动,并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在运动中表达创造性,培养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品质。
2.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在每天的活动中,走、跑、跑、投掷、铅爬等动作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动作较协调、灵活。
(2)材料准备:投入自制玩具:纸棒、纸球,纸盒车轮及大皮球、高跷等。
3.重点指导:a、指导幼儿合作,变换,创新皮球游戏玩法,并开展打破班级界限的幼儿共同游戏。
b、根据幼儿差异安排运动密度和强度。
(四)基本区域:区域四:图书区1.区域目标:幼儿按照分类标志有存收的图书,按照页码有序阅读。
2.材料提供:图书管理员工作卡,师幼讨论制定的阅读规则及提示,图书分类樗,自制书签,自制运动日记图书等。
3.重点指导:a、指导会认字的小朋友和同伴共同阅读,并反图书内容讲给同伴们听。
b、安静有序阅读,小声交流。
区域五:建筑区1.区域目标:综合运用堆高、围拢、延长、增宽等技能,结合辅助材料进行运动场所的情景搭建。
2.材料提供:各种型号的积木,自制辅助材料(滑梯、秋千、路灯等)体育场、运动中心等字卡。
3.重点指导:a、指导幼儿在搭建前有一个初步的搭建方案,并且同伴之间能协商进行简单的分工。
b、合理选择和适当使用辅助材料,搭建作品完整。
区域六:插塑区1.区域目标:感知插塑的数形和连接方式,体会运用插塑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关系,发殿小肌肉动作及空间感知。
2.材料提供:小型积木,各类积塑玩具,插塑图谱及幼儿作吕图片。
3.教师指导:a、小伙伴可以合作搭建打踊桌面界限。
B、给自己搭建及拼插的作画像或拍照。
区域七:表演区1.区域目标:能充分利用道具,结合“健康歌”及“亲子运动会”开幕排练啦啦队热舞。
2.材料提供: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健康歌音乐,录音机,花束,头饰等。
3.重点指导:a、会正确使用录音机倒带、插放等。
b、在表演行进中能比较熟练地变换队形。
区域八:自然角1.区域目标:师幼共同种植,建立自然角,让幼儿体验一些照顾植物的方法,感知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材料提供:植物观察记录本,记录笔,温度计,放大镜,洒水壶等。
3.重点指导:a、鼓励幼儿持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b、幼儿认养一株植物来照料、护理。
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一:会动的身体目标:1.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身体中能动的部位。
2.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准备:听诊器、人体结构图、幼儿用书《身体会动的地方》。
过程:1.寻找身体中会动的部位:教师引出话题,幼儿自由寻找身体中会动的部位:——“你们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你找到的这些部位可以动吗?”幼儿交流观察、寻找的结果,教师聆听,并及时小结:——“你找到了哪些部位会动?”2.幼儿观察图片:出示人体结构图,幼儿进行观察人体的各个部位:——“身体的哪些地方会动?”3.展示会动的身体:——“你的身体哪些地方可以动?”“请你一边活动身体,一边在自己的书上做记录。
”幼儿轮流展示自己记录身体会动部分的材料。
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如果活动进行时间较长的话,可以将最后一环节的记录放在教学活动后的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二:做做拍拍目标:1.学习用接口昌的方法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和诙谐。
2.创编歌词,对音乐游戏有兴趣。
准备:1.歌曲录音磁带。
2.耳朵、鼻子、脸、眼睛、嘴等五官卡片。
过程:1.韵律活动:——“我们一起做五官游戏好吗?”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第一、三、五、七小节做摸某一五官的动作,第二、四、六、八小节拍三下手。
)根据五官卡片,点五官律动。
2.学唱歌曲:欣赏歌曲:——“这首歌曲听上去感觉怎样?”“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幼儿学唱。
重点学习接唱部分。
以师生对唱、生生对唱等多种形式学习接唱。
3.创编歌词:——“除了摸五官,还能摸什么?”幼儿自由创编。
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集体进行模仿演唱。
用接唱方法演唱:方法:创编者唱第一句,被指定的个人或小组分别唱第二、三句,全体齐唱最后一句。
4.复习音乐游戏《做做拍拍》: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建议与提示:1.本次活动可分两次进行。
2.幼儿在创编时,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五官的创编,如:摸耳朵同时摸鼻子。
活动三:捉光斑目标?发现镜子能反光,探索镜子反光需要的条件。
?在捉光斑的游戏中感受到光与影的关系。
?创意设计光斑镜,体会图案与影子的关系。
过程?有趣的光斑镜。
——出示小镜子,引起幼儿好奇。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中的镜子与普通的镜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镜子上的图案。
——引发探索兴趣。
老师为什么在镜子上粘贴图案?鼓励幼儿进行猜想。
?玩捉光斑游戏。
——选择合适的地方游戏,在开心的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
光斑镜在什么地方玩合适?引导幼儿发现在既有阳光,又有背荫的地方玩光斑游戏,能发现镜子反光的基本条件是光源。
——引导发现镜子与阳光的角度。
幼儿玩镜子时,引导他们发现由于角度的不同,光斑镜反射出影子的清晰度就不同,所以要边玩边调试,才能看到美丽而清晰的光斑。
——发现设计图与影子的关系。
玩各种图案的光斑镜子,引导幼儿发现:光斑镜的图案轮廓清晰、简单,投射的光斑就清楚,而图案太复杂,投射出的光斑(影子)就看不清楚。
——玩创意游戏。
一人拿着镜子投射光斑,其他幼儿用手去捉光斑,光斑会“跑到”手背上,用脚去踩,光斑就会“跑到”小脚上,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
?设计喜欢的光斑镜。
一提供小镜子、彩色即时贴,鼓励幼儿自己设计镜子上的图案。
——提醒幼儿结合玩光斑游戏的发现,想想什么样的图案更能反射出清晰的光斑?达到引导他们学会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目的。
——幼儿用自制的光斑镜玩光斑游戏,可以交换光斑镜玩,鼓励他们变花样玩。
建议?寻找生活中的影子,观察各种影子,画下影子的样子。
?开办有趣的影子展览。
积累有关影子的经验,逐步总结出形成影子的条件。
?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科学》第1页“光斑镜”和第2页“有趣的光斑游戏”。
活动四:数字排队目的比较5以内数字的数量。
给5以内数字排顺序。
过程?玩游戏“举数字”。
——集体进行。
每个幼儿一份数字卡(5以内)(从幼儿操作材料《数学》第5页剪下),进行以下活动。
——看数字伸手指:教师举一张数字卡,数字是几,幼儿就伸出几个手指,说说是几?如教师举出数字“3”,幼儿就伸出3个手指。
——听声音举数字: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是几下,就举数字几,说说是几?——看动作举数字:教师做动作(如拍球),幼儿看动作是几下,就举数字几,说说是几?——听指示举数字:教师用语言指示数量(是数目的比较),例如:“比4小的”,幼儿可任意举l、2、3;“比3多的”,幼儿可任意举4、5。
说说几比几大?几比几小??玩游戏“数字排队”。
——集体进行。
分成5人一组,每个幼儿一张数字卡,每组的数字卡是:1、2、3、4、5——教师敲击铃鼓,幼儿四散跑,鼓声停止,每组幼儿按数字的顺序排成纵队(1、2、3、4、5),看哪一队先排好?——教师要检查队列的数字顺序,每次游戏后,组内的幼儿交换数字卡,再继续玩下一次游戏。
建议?在生活中玩“看数字做动作”游戏,教师举一张数字卡,数字是几?幼儿就做几下动作,可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在数学角活动中,吸引幼儿使用幼儿操作材料《数学》第25页,做“小猪的气球”。
?指导幼儿点数完好的气球和破了的气球,把题目念给幼儿听。
?幼儿按题目辨别合适的数字,圈起来。
活动五:动物接球目标?辨别队列中的第几个。
?在变化中辨别序数,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第几”和“几个”。
——出示5朵红花,排成一横排,确定每朵花排第几?请幼儿按指示取花,如:请你取来3朵红花,请你取来第3朵红花,辨别“几个”和“第几”是不一样的。
——送红花。
请5个小朋友排成横列,让幼儿确定他们每个人排第几?然后请幼儿为他们送红花,要送到指定的第几个小朋友。
——幼儿熟悉后,增加难度,如:把第2朵花送给第4个小朋友。
?动物排队。
——使用幼儿操作材料《数学》第13页,将动物卡片剪下来,做动物排队材料。
——每个幼儿排列5个动物卡(不同的动物),将动物排成一横列,确定横列的排头,确定每个动物排第几?——教师说某个动物的名字(如小鸡),幼儿就报告该动物在自己的行列中排第几?(如我的小鸡排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