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20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19-20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课标点击】 1.我国的疆域范围特点、地理位置的优缺点。

2.我国主要的邻国、临海及主要的半岛、岛屿及其自然地理特征。

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布、名称、简称及其地理特征。

4.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5.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考点解读】 1.知道我国的疆域范围,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主要的半岛、岛屿、临海,并能掌握我国主要的邻国。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状况,能够利用最新的人口资料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人口政策。

4.阅读区域地图,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我国的民族政策。

一、我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在上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相望的6个。

二、34个省级行政区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2.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位置和范围序号省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①吉林省吉长春②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③青海省青西宁④陕西省陕(秦)西安⑤山西省晋太原⑥湖南省湘长沙⑦云南省云(滇)昆明⑧福建省闽福州⑨西藏自治区藏拉萨⑩台湾省台台北三、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考点一我国的位置及其影响位置影响类型特点优越性不足之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①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①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雅构造带交会处,地质灾害严重;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冲关演练1】如右图所示,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A.a、bB.a、cC.b、cD.b、d(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答案(1)C(2)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第(2)题,图中a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地、c 地位于黑龙江省,d地位于海南省。

考点二我国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1.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及东南沿海,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有关。

图解如下:2.人口问题项目人口问题表现①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快②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原因①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③社会福利及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解决途径实施控制人口的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就业渠道,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冲关演练2】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

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74 7亿人,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 4亿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1.086 3亿人,增长2.7%。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A.新疆、山东、北京B.湖南、福建、海南C.上海、新疆、云南D.广东、浙江、上海(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答案(1)D(2)B解析第(1)题,依据图示,可直接读出答案。

第(2)题,这种人口流动可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加大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大量人口流出不利于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推进。

该人口流动主要在南方省区进行,对北方农业发展影响不明显。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与省份巧记北回归线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和台湾30°N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湾等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杭州湾40°N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南侧、渤海湾塔里木、祁连山,河套南侧渤海湾80°E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90°E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可可西里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里无人烟110°E 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州半岛和海南北起阴山贯三秦,南越巫山过海南120°E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湾海峡角洲,台湾海峡游3.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1)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西南多滑坡、泥石流,黄土高原多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等。

(2)突出的气候特征:如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区,青藏高原夏季是我国气温的低值区等。

(3)特有或驰名的动植物:如青稞、牦牛为青藏高原特有。

(4)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紫色土。

(5)突出的地貌特征:如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等。

【技法应用】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大气污染D.酸雨危害(2)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答案(1)B(2)D解析第(1)题,据经纬度可知,M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N流域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沙化。

第(2)题,M流域所在区域为塔里木盆地,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N流域因过度开采煤矿导致土地沙漠化。

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省境内人口密度分布比较均匀B.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C.乙省人口密度平原大于高原、丘陵大于山地D.丙省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2.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对三省区的主要影响是()①城市化水平下降②大量农民实现了户口的农转非③缓解人地矛盾④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通过轮廓图可直接读出,甲省为湖南,乙省为安徽,丙省为四川。

甲省东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人口稠密,西部和南部分别是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人口密度较小;乙省没有高原分布,故人口密度分布不存在平原大于高原的说法;丙省东部为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于西部的青藏高原。

第2题,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是图示三省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农村人口外迁会使农村人口在本省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城市人口的比重会上升,城市化水平会相对上升;三省人口大量迁出,能缓解省内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大量人口外迁有利于三省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读“云南省某地理现象分布图”,回答3~4题。

3.该省西部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且人口迁出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均衡,人口流动的动力不足B.政策及民族传统不利于人口外迁C.地区环境承载力大D.山高水深,交通不便4.若图中现象可用pH的大小来表示,则下列说法与图示现象成因有关的是()①气候湿润②人口密度小③冶金工业集中④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云南省西部地区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因而少数民族在这一地区分布集中且迁出人口较少。

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理现象集中分布在城市周围,矿产资源丰富的个旧和楚雄该现象最严重,且该现象可用pH的大小来表示,故应该是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与酸性气体的排放及降水条件有关。

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集中,降水又比较丰富,故酸雨比较严重。

“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

读图回答5~6题。

5.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6.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5.A 6.B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中国地理黄岩岛地理位置。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岛。

第6题,该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我国的海洋主权、权益。

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但我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

①②为政治意义,④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③设计的问题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我国石油资源进口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

7.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济南0岁~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应对这一变化趋势,该城市采取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2,比较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