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是教师的职责,一份优质的语文教学方案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

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这是一首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

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自由读。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一句。

注意我可能随时请你接着读,没叫到的同学仔细听,他们是不是读准字音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请你再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

标完后,同桌间互相考一考,看看你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

2.说说你们画了哪些生字朋友,大声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从课文中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1)出示生字:“雾”。

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们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师:太阳出来了,雾慢慢地散了。

老师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出示卡片]齐读晨chén雾(2)填空:( )对雾课件出示云、雾的对比图片。

(注:山峰间萦绕的云)知道为什么用云对雾了吗?(3)小结:有时我们也把它们放在一起。

(课件显示:“对”字消失留下云雾。

)学生读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雨对( )春夏对( ) 追问:为什么这样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过渡:聪明的孩子们快看看,这幅图说的是哪句话?(出示:青山绿水图片)提问: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山伴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青山伴绿水”。

小结:青山有绿水作伴,绿水有青山作伴,我们有( )作伴。

(课件出示:我们有____作伴。

)这样的情景多美呀!(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1)看图激趣。

(出示:农场图片,图上有菜园,周围有果树)(2)看图认识蔬菜、水果。

农场里的物品真不少,看看你认识哪些,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白菜,红椒、蒜苗,豆芽、红薯的图片) 在学生说出名称的同时,用课件呈现出对应的汉字,生字上有拼音。

蒜suàn苗葡pú萄táo 方式:看音节读词,去掉图片背景读词,去掉拼音直接读词。

(3)引导记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蒜葡萄都有“艹”,完整地读第二小节。

思考:“艹”和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艹”的字?)(4)找对子。

在这小节里,哪些词语是相对的?比一比,看谁最有眼力。

(5)朗读第二小节。

方式: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6)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理解:红薯长青藤。

课件演示图片,帮助理解“长青藤”。

葡萄穿紫袍:课件出示紫色的葡萄。

(7)练习说话。

看到农场这样的美景,你最想说什么?(8)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5.小结。

有感情地读全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红”字。

1.巩固会写字的认读。

方式:抢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

(1)观察会写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除“袍”字外,都是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

) (2)指导写“袍”字。

请学生自己读帖——说说它的写法——学生临写——纠正反馈——再次练写。

重点提示: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五)作业。

收集带有本课生字的物品,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记在自己的识字卡片上。

第二课时(一)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1.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语。

2.一字组多词,看谁组得多。

3.分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选出好的方法。

各组选同学来交流。

4.交流课外识字情况:说说你从哪些物品的名称中找到了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方面的共同之处。

(占格、宽窄、大小等方面)方式:指名说,课件演示(如:用画线法标明结构特征)2.总结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规律:上下对正竖向短,记清各部窄和宽,下部穿插上空间,结构紧凑不松散。

3.学生照范字书写,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书写并点评。

学生对照自己写的观察哪一笔写得好,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再写一个。

要求:第二个比第一个漂亮。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写字方面,你又有什么收获或心得?(三)扩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又认识了哪些字?说给大家听听。

2.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可以对成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多。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

3、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2、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流程:一、导入1、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

2、复习单韵母二、读文1、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

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

2、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

3、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4、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三、识字1、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

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

2、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在课文中读读这些认识的字。

3、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请小老师教同学。

四、再读课文1、认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你的小书架上摆了哪些你最喜欢的书,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3、你喜欢你的小书架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读全文。

可以加动作。

5、试着背诵。

五、写字1、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勾和点”。

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用、在”的笔画笔顺。

3、指导书写。

六、练习猜字游戏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3(一)教学目标:《小书架》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

1、复习学过的六个单韵母。

2、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图画认识上、中、下的位置。

并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课部分结合第四单元金钥匙的教学内容,以小伙伴丁丁导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通过回顾丁丁家爱读书的好习惯,将前后教学内容融汇贯通,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指导课题中“书”字的发音,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能帮助我们说好普通话,发挥拼音帮助正音的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读识字听读识字是适合新教材特点的一种识字方法,是由长期从事小学教学与研究的天津教育研究院谷锦屏老师首创,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项创造性研究。

它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通过反复接触,儿童自然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使儿童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由文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通过自己试着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对能正确朗读课文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易读易背,学生往往在熟知课文内容后,不愿意看书。

为了把听读识字落到实处,使学生切实在读中认识生字的读音,我在听录音读、跟录音读两个环节中都设计了用手指读,旨在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文中的每一个字上,从而达到听、读、认的和谐统一。

熟字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动学生自己找,再读一读、认一认。

并在复习熟字的同时,巩固六个单韵母,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

充分运用学具,通过同位互相认读生字卡片,将本课十个生字从词语中单独提出来,再通过对口令、摘葡萄游戏加深印象,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生字读音。

识字过程穿插了比较“用”和“月”的异同以及“在”的说话训练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听读识字的基础上,联系比较形近字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及想象力。

3、最后,结合丁丁及学生自己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养成天天读书的好习惯本课教学我注意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同位读、听口令游戏、摘葡萄游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生字掌握得较为扎实。

听读识字注重实效,并运用指读将每个生字的识记落到实处。

教学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4教学目标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语感目标)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

(技能目标)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情感目标)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出示鹅,练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

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

师范读。

(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

(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

(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6)记忆认词。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