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胡同的变化作文500字

北京胡同的变化作文500字

北京胡同的变化作文500字【篇一:北京胡同】北京胡同1、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锣鼓巷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

它始建于元朝,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犹如一条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

2、帽儿胡同帽儿胡同属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

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

因有文昌宫而得名。

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称帽儿胡同。

3、菊儿胡同菊儿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源恩寺胡同。

4、八大胡同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称,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以西。

“八大”是虚指,该地区至少有十五条胡同属于老北京的“红灯区”。

公认的八大胡同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现名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名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

【篇二:关于北京的作文】关于北京的作文北京的韵味脚下踏着青青的砖路,头上悬着红红的灯笼,耳畔回荡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来到了十四年前自己出生的地方,穿行于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品味着老北京那千年不变的京韵。

正值春寒料峭之时,什刹海的冰已经开始慢慢融化。

几百年前,乾隆皇帝曾站在银锭桥上引颈西望,吟咏不已:“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精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

”我站在银锭桥上凭栏远眺,尽管大雾弥漫,我还是能想象出夏日西山的绰约风光。

这“银锭观山”,真不愧是旧燕京十六景之一,千百年而未变。

没变,北京城一点儿都没变。

依旧是那幽深的巷子,依旧是那青青的砖瓦。

老北京特有的标志——人力三轮车随处可见,车把擦得亮亮的,闪着黄铜的光泽。

车夫的嗓音还是那么清脆,浓浓的京腔儿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从前的老北京。

想当年,和珅、纪晓岚他们,说不定也从这幽深的胡同里走过;金圣叹、龚自珍他们,肯定也为这千年不变的京味儿所倾倒。

没有亲自探寻老城区胡同的人,不算真正游过北京。

众多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南锣鼓巷最为热闹。

它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的元代胡同。

明清以来,这里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

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官员到国民党政要,从画坛大师到文学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饱含着历史的气息,散发出北京的韵味。

妈妈说,我五岁以前一直住在南锣鼓巷黑芝麻胡同的13号院。

我加快了脚步,直奔黑芝麻胡同,想在相隔多年后早一点儿与我的童年乐园重逢。

1号、2号??终于到了13号。

只见那高高的石阶上,青色的下马石、圆形的石狮子门墩流露出一股霸气。

朱红色的门分外显眼,门楣上还画着精致的彩绘,尽显高贵的气质。

高大的影壁呈青灰色,久经风雨却岿然不动。

这里原是清代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奎俊的府邸。

走进四合院里,一棵盘曲遒劲的石榴树映人眼帘。

我的脑海中依稀浮现出一个小女孩在树下玩耍的情景。

她咯咯地笑着,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这应该就是我在雕花长廊下、深宅古院中度过的童年吧。

今天正逢正月十五,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到处都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烘托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我抚摸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青石,一刹那间,我仿佛触到了老北京的心跳。

我又回到南锣鼓巷,品尝了老北京的瓷罐儿酸奶,继续走访了后圆恩寺胡同的茅盾故居、蒋介石行辕,帽儿胡同的末代皇后婉容后邸,雨儿胡同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旧居?? 北京的韵味,蕴藏在胡同的幽深中、四合院的青石上,渗透在甜甜的冰糖葫芦、原汁原味的瓷罐儿酸奶、红彤彤的灯笼里。

可是,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宽阔平坦的公路、鳞次栉比的大厦、各种流行的高科技产品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北京的韵味,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吗?绝对不会!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北京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美好的伊甸园,它将永远留给那座自己蹒跚学步的四合院,那棵给自己庇荫的石榴树,那条洒满自己童年欢笑的胡同,当然还有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永恒之美——北京的韵味。

点评青色的砖路,红色的灯笼??作者踏着那条熟悉的胡同,寻找自己的童年乐园,还有北京的韵味。

站在银锭桥上远眺,才发现原来老北京一点儿也没变。

同样是小时候和伙伴玩过的下马石、狮子门墩,同样是小时候骑在爸爸肩头走过的高大的府邸,同样是拉着奶奶的手吵着去买的瓷罐儿酸奶??一切都没有变。

唯一改变的是作者从稚嫩到成熟的心。

而这老北京的韵味,这永恒的美,永远铭记在作者的心中。

(张祎)文章语言优美,以寻故居的路线为顺序,生动地介绍了北京胡同里浓浓的京味儿,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的喜爱与自豪。

文章中我最为欣赏的是作者描写她家门口的句子:“只见那高高的石阶上,青色的下马石、圆形的石狮子门墩流露出一股霸气。

朱红色的门分外显眼,门楣上还画着精致的彩绘,尽显高贵的气质。

高大的影壁呈青灰色,久经风雨却岿然不动。

”语言流畅自然,写出了浓郁的历史气息。

细心的读者都能发现作者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能将胡同里有名的过客和居民巧妙地穿到一起。

【篇三:“十一”游北京(500字)作文】精选作文:“十一”游北京(500字)作文“十一”游北京五莲县实验小学一年级五班郑卜玮去年“十一”的一天,早上6:00,我们一家吃完早饭就坐着火车去了北京。

四五个上时后,我们就到了北京。

叔叔早就在火车站等着我们,他拉着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又找了宾馆放下东西。

第二天一早,叔叔就接我们去了万里长城。

走到万里长城脚下,我就感觉到长城像一条巨龙盘距在山上。

我们一起登上了长城,长城上人很多,很拥挤。

然后我又坐到了城壁上,感觉很危险,我就下来了。

气喘吁吁地走完长城后,第三天我和爸爸妈妈又去欢乐谷游玩了。

我们去玩了“兵马俑”,玩完兵马俑之后,我感觉很恐怖。

又去玩了“小鸡不好惹”、“宇宙博览会”、“水漫金山”、“小蜜蜂”、“开心转杯”、“丛林历险”等项目。

我在欢乐谷玩得特别开心。

第四天,我们又去了天安门。

刚看到天安门感到确实和图片上的不一样,门特别大,还有毛主席的照片,一面面的经旗。

登上天安门城楼,我感觉就像站在几十米高的屋顶上,看到下面的人和汽车特别小。

然后我们又进去了故宫,里面有特别宽阔的房子,还有用像皮泥捏的骑马的人。

第五天,我们又坐上了返回的火车回到了五莲。

在北京的整整五天里,玩得真开心!篇一:北京游作文北京游镇江中山路小学五(2)班王诗睿“一个故宫,一个圆明园,一段长城,一只烤鸭。

”这大概就是初来北京的人,对北京的看法。

但我可不是正当我们想要进门的时候,馆内的志愿者忽然开口讲解道:“大家知道吗,咱们这大门上的对联啊!可是中国最大的一副对联!”这一下就勾起了我们的兴趣。

什么?再看看那幅对联:佛道儒邻里,真善美人家。

没什么特别啊?“大家看清楚了,”志愿者又对我们说“这道对联还可以这样读‘家人美善真,佛道儒邻里!’而且,在对联中提到的佛、道、儒在这条街上,都有它的身影,比如说孔庙就在这条街上。

你们说它大不大?”哇!一道对联还有这样的奥妙,大,真是大。

2、震撼往里走,小路旁的墙上,雕刻着明代的门神——钟馗。

这上面的黄泥印迹,是因为在文革时期,主人家为保护它,用黄土封起来了。

为了伪装的更像,主人还特意在黄泥上写上了“毛主席万岁!”哈,典型的中庸之道!中国人就是智慧嘛!既不得罪毛爷爷,又保护了文物,一举两得!再往里走,是古代女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门上有两个垂花头。

仔细一看,这个门还蛮有价值的,“清代木雕门”。

真想不到,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门竟是古代的。

二门旁有一个小房子,门上方有四个大字“气象维新”,这可是袁世凯亲手写下的。

这座四合院有个特大的地下室,据说康有为、梁启超和这个屋子的晚清代主人就在这里开过会,怪不得主人会被抄家呢!来到室内,哇,这么多的雕刻,据说有4000多件呢!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金丝楠木观音像,大陆就一尊,台湾还有一尊。

仅此两件。

说了这么多,你不觉得震撼吗?3、i love 松博(松堂斋博物馆)松堂斋博物馆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私人博物馆。

因为——首先,里面的义务讲解是免费的,而且讲的也很好。

讲解员很幽默、专业、权威,这是我对松博很高的评价哦。

我们那天去参观的时候,李松堂馆长还亲自为我们讲了一段。

然后呢,它的藏品很多,我前面说了,有4000件。

最后啊,它的票价超低,成人10元,儿童5元,是北京最低的票价,馆长还说,如果你看完后认为看得不值呢,无条件退款。

真是活菩萨下凡。

如果你去北京,我强烈推荐你去松博看看,这也是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多篇幅来讲它的原因,值了!中国国家博物馆1、开国历史专题美术展厅由于我们去北京正值七月一日,建党90周年纪念日嘛,所以到处都是关于红色历史的。

刚进气势雄伟的大门,就看到了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开国大典》,我的2、内景走进地下入口,先是一个开阔的大厅。

再往里走,就是一条“蓝色通道”。

为什么是“蓝色通道”呢?因为它的天花板是用透明的玻璃,而玻璃的上面??就是水!当你的头顶上就是水波荡漾时,你一定会心旷神怡的!3、大剧院的枢纽部分——歌剧厅歌剧厅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陡。

歌剧厅共有3层楼,还有舞台、乐池、贵宾席。

我们坐在3楼。

别的剧院一般都是2楼的面积比3楼大,这样就会挡住3楼人的视野,但国家大剧院不会,因为后排人的腿,几乎等平于前排人的头。

这个设计很好呦!4、歌剧《白毛女》《白毛女》讲的是20世纪30年代,生活在未解放区的农村人民,总会受到反动政权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压迫,因此苦难重重。

而“白毛女”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佃农杨白劳因为被地主黄世仁欺压,所以在悲愤之中服毒自尽,女儿喜儿(就是故事后来的主角白毛女)被逼进黄家为仆。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竟是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那些地主真是无恶不作!还好我们生活在和平的世界里,不然我们就惨了。

我们的幸福真是来之不易啊!后来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给人贩子。

喜儿在危难中,女仆张二婶帮助她逃了出来。

喜儿在山中生活了3年多,头发变白,就成了白毛女。

后来在八路军解放了山区的同时,也从山中救出了喜儿,并根据受害人民的控诉,将黄世仁依法逮捕。

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泪来,是啊,旧社会是万恶的,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付出的!我们应该珍惜这种美好的生活。

歌剧中喜儿的形象更深深的打动了我,她坚强、勇敢、渴望和平,忍辱负重。

而地主黄世仁呢?凶恶、残忍,但“恶人有恶报”,正所谓“见羊现凶手相,见凶手现羊相”!你瞧,黄世仁的终结者,便是八路军。

可以想象,我们的共产党和八路军曾从多少个“黄世仁”手下救出多少个“喜儿”啊!我是学钢琴的。

在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那首著名的《北风吹》,还有那段耳熟能详的《扎红头绳》,我都弹过。

看过了歌剧,感悟一定不只是以前的那些了。

最近我再弹《北风吹》时,总会想到喜儿和杨白劳在北风呼啸的大年三十之夜的情景,音乐中,下意识的就会融入自己的感情??为大众心中熟知的经典形象。

国家大剧院顶尖的音响技术加上歌、舞集结于一体的表演,造就了《白毛女》这部经典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