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一、癌细胞及其特征
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特征:(1)能无限增殖:
① 正常的人体细胞:最多只能分裂50~60次。
② 可以无限增殖。
(2)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如由纤维状变成球形。
成纤维细胞(扁平梭形)−−→−转变癌细胞(球形)
(3) 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减小→细胞容易移动(易扩散、转移)
二、癌变的机理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原癌基因(抑制状态)−−−−−→−致癌因子诱导癌基因(激活状态)
正常细胞−−−−−−−−−−−−→−转变 癌细胞
三、致癌因子
①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 如:电离辐射、紫外线、X 射线
② 化学致癌因子:有毒化学物质 如:砷、苯、煤焦油
③ 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癌变的病毒 如:肿瘤病毒(致癌病毒)
四、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 ,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五、如何预防细胞发生癌变:
(1)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
(2)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正常:−−→−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过程:细胞分裂 癌变:−−−→−畸形分化细胞(不受机体控制,恶性增殖)→
癌细胞
无限增殖
特征 改变形态结构
细胞的癌变 易转移和分散(与表面糖蛋白减少有关)
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 射线、紫外线
因子 化学因子:砷、苯、焦油等
病毒生物: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150多种)
机理:致癌基因 常态抑制→正常生长、发育
因子激活→癌变
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练习
细胞的癌变
1.概念:由于细胞的畸形分化而形成的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特征:(1)。
(2)。
(3)。
3.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如,化学致癌因子如,生物致癌因子如。
4、下列哪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B)能无限增殖
(C)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D)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5、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表现出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
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癌细胞是由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
(B)由于癌细胞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所以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
(C)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细胞
(D)从媒体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
6、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
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7、能够无限增殖的“不死”细胞是()
A、神经细胞
B、血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
8、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
B、只存在于被紫外线照射后的人体染色体上
C、只存在于被病素侵染后的细胞的染色体上
D、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9、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可能增加数量最多的是()
A、中心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10、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11、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原因是()
A、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
B、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有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12、长期吸烟者易患肺癌,其致癌因子属于()
A、物理致癌B、辐射致癌
C、化学致癌D、病毒致癌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练习答案
2、(1)无限增殖
(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如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3、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病毒因子亚硝酸、黄曲霉素肉瘤病毒
4、C
5、D
6、A
7、D
8、D
9、C 10、D 11、A 12、C 13、无限增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抑制原癌基因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