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希腊文明史

古希腊文明史

课程名称:古希腊文明兴衰史班级:10级国贸一班
学号:20104010150
姓名:李祯
2013年10月22日
文明之魅力
——古希腊见证文明是一种述说者,是一个见证者,也是开启人类历史之门的钥匙。

文明的魅力是我们仰望的高度,文明的魅力在于她的独特性,文明的魅力在于她的痕迹是无法抹去的。

明星般的闪耀者文明之魅力篇,让我们走进这颗人类文明历史上的明珠——古希腊。

古希腊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 公元前146年),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一般认为,希腊文明源于中亚和北非的大陆文明。

这个文明的发源地是亚洲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

希腊文明最早是克里特文明,它从克里特传播到大陆希腊,
其中心是迈锡尼。

克里特文明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世纪,其极盛时期在公元前17世纪。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已经有了各种手工业者,如武器匠、木匠、铁匠、皮革匠、制壶匠、青铜匠、镂刻匠、象牙技师、画家、雕塑家等等。

我们了解的希腊文明,不仅是荷马史诗、希腊悲喜剧、寓言、抒情诗等文学作品,更重要的也是亚非文明所不曾见的城邦民主政治。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

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

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

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楔形文字、荷马史诗、城邦制度是我最感兴趣的三部分,今天也是想细致陈述之。

走进文明之见证——楔形文字
文字之美始于实用,在于传播,今天看来也是文明之缩影,也是永远不可替代的文明手笔,走进文字也就走进了文明之美。

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500年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阿卡德人相继建立了一些城市国家,这些早期国家已经有自己的首脑、长老议事会和诉讼机构,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部落习惯法逐渐向法律过渡。

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经有了用楔形文字记载的零星的法律规范,如禁止欺骗、偷盗等。

约公元前21世纪末,乌尔纳姆创建了乌尔第三王朝,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集军事、行政和司法大权于一身。

为了统治需要,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用楔形文字写成,除序言外,有29条条文,其内容已涉及到损害与赔偿、婚姻、家庭和继承以及刑罚等,反映出法典对奴隶主利益和私有制的维护,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标志着古代东方法已进入成文化阶段。

对以后两河流域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

渐渐的,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至于那些无法描绘的东西则用任意指定的办法来表达。

而且苏美尔人还用它来表示声音,几个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这就使得许多符号都成为多馀。

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xiē)形符号转了90°,从直立变成横卧。

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

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

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

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下内容来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
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

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

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走进文明之见证——荷马史诗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是一种独特的讲述者,折硬现实也体现了文学家的修养和时代气质。

有人评价荷马是“世界诞生,荷马高歌”。

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关于荷马所生的年代和是否确有其人都存在争议。

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

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

荷马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将两部史诗整理定型的作者。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

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荷马史诗》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

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

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

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走进文明之见证——城邦制度
城邦制度是我们生活之魂,类聚群分和制度支撑现实生活。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

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城邦。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

古代希腊城邦在形成之初,政权一般都由原来的氏族贵族把持。

原由氏族贵族成员组成的长老议事会转化为城邦的贵族会议,掌握着决定城邦事务的大权。

部落军事首领演变为城邦的执政官,负责处理城邦的行政事务。

部落民众大会则转变为城邦的公民大会,在形式上保留了对贵族会议的提议进行表决的权力。

这样的城邦政权组成形式被称为贵族政治。

希腊城邦制度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场我们东方的中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绚
丽多彩的图画,它的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制度,它人公民、公民权和公民意识,它的独特的与我国古代完全不同的官制、兵制,城邦对于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独立的坚强意志,城邦的法治精神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国际惯例和近现代国际法的萌芽以及它的杰出政治家。

自治自给的,个人创造能力有充分发展余地的城邦制度,是希腊文明发展的源动力。

公元前6世纪时,希腊文明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已经高于东方文明,这一点在希波战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城邦虽然看似一盘散沙,但城邦内的民主制度不仅在和平生活中发展了各个人的创造能力,在危急存亡关头也把千万人民团结成为一个人,加上他强大的经济实力,他足以战胜专制主义下貌似强大实际上是离心离德的波斯帝国。

希波战争胜利后,希腊文明发展得更快,可以用“跃进”来形容,
古希腊文明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明珠,也是因为我们的关注、重启、研究而变得永远闪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