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粉刷匠音乐教案

中班粉刷匠音乐教案

中班粉刷匠音乐教案
【篇一:《粉刷匠》教案】
中班歌唱活动《粉刷匠》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旋律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3、喜欢唱歌,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

活动准备:
1、配套音乐
2、图谱
3、图片:粉刷匠、美丽的新房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生随音乐入场(钢琴伴奏粉刷匠)
1、出示图片《美丽的新房子》
师:看!这座房子漂亮吗?是谁让它变得这样漂亮的?
2、出示粉刷匠的图片
师:他是谁?(掌握称呼“粉刷匠”)
二、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粉刷匠》
1、教师清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听歌词
师:粉刷匠刷了房子的哪里?粉刷的时候刷子像什么?最后粉刷匠
的鼻子怎样了?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最后一句歌词是“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你们来想一想,粉刷匠的鼻子是怎么变了样的?
出示最后一张粉刷匠弄脏脸的图片。

教师再次示范演唱歌曲,要求幼儿仔细听。

3、跟随伴奏,教师大声唱,幼儿轻声唱。

(反复练习两到三次)
分男女孩子、前后排跟老师进行完整地学唱。

三、用简单的动作为歌曲打节奏。

师:你知道粉刷匠是怎么样粉刷房子的吗?
(指名幼儿学习模仿粉刷匠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模仿粉刷匠的动作。

师:现在我要来粉刷墙壁,看看我是怎么做的?(随伴奏边演唱边
做动作)集体随音乐做刷房子的动作。

歌曲前8小节两拍一下地刷,后8小节一拍一下地刷。

师:请小朋友们用好听的声音,一边看图片,一边轻轻地跟着老师
一起来唱一唱。

加上刷房子的动作,边打节拍边进行演唱。

四、结束部分
师:小粉刷匠们,我们一起去外面粉刷墙壁吧!
【篇二:幼儿园公开课活动设计《粉刷匠》】
《粉刷匠》活动设计
活动领域:
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

2、能跟上歌曲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刷墙动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

2、幼儿自制纸帽子、刷子、小水桶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没有粉刷的房子(ppt出示一张没有颜色的小明的新房图片)
1、“你们觉得小明的新房子漂亮吗?”
2、“帮小明想想办法怎么办呢?”
小结:小明的房子没有颜色不好看,它听了你们的好办法,高高兴
兴地来到了商店,并找到了工具。

二、小明高兴的唱起歌
第一遍:倾听歌曲。

1、“小明一回到家里,就开始准备刷墙了。

它会怎么刷呢?”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视频。

第二遍:理解歌词。

1、“小明唱了些什么呀?”
2、幼儿复述歌词。

“你们听得真仔细,那小明是怎么刷的呢?有谁愿意刷给我们看一看”小结:做的真好,我们一起边哼歌词边按顺序来刷一刷吧。

(按幼
儿的动作来刷墙。

)刷的真好,还有不同的刷法吗?让我们换个方
向来试一试吧要跟上音乐节奏哦。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刷墙。


第三遍:整体感知。

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唱起来?
好!我们一起边刷边唱一唱吧。

四、游戏粉刷匠。

1、教师帮助幼儿找到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
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五、自由表演歌曲。

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邀请自己的家
长做墙,让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

幼儿表演一遍后,
幼儿做成另一面墙,幼儿唱,家长按照幼儿唱的节奏及方向做刷墙
的动作。

【篇三:中班歌曲《粉刷匠》活动反思】
中班歌曲《粉刷匠》活动反思
中班歌曲《粉刷匠》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粉刷匠》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活泼、风趣的曲
调和轻松、幽默的歌词相结合,描绘了小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

韵律清晰明快,歌词浅显易懂,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我尝试将教学活动
目标预设为:1、借助图片和动作理解歌词和内容,感受和表现歌曲
的活泼快乐及诙谐情趣。

2、与同伴合作歌表演,体验协调一致的和
谐感,感受粉刷匠劳动的愉快。

3、知道要从小就做个人人喜欢的勤
劳的孩子。

将教学活动重难点预设为:1、重点:能理解歌词内容,
学会快乐地演唱歌曲。

2、难点:能大胆地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的
表演,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

将教学过程创新设计为:1、情境表演,激发兴趣。

2、欣赏图片,记忆歌词。

3、鼻贴游戏,朗诵儿歌。

4、
欣赏歌曲,学习演唱。

5、情境表演,表现自我。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一把“刷子”和一顶废报纸折成的“漆匠帽”的有
效出示,紧接利用“粉刷匠装饰美丽新房子”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
的兴趣,将音乐活动紧紧地与生活情景相融,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经
验引申到活动中,使孩子们原有的一些零星的模糊经验得到了提升,并且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活动中我处处注重让孩子
走在前面,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并且不断创设
情景让孩子一步步深入去观察、尝试,具体表现在他们对于粉刷工
具的认识具体了、系统了,同时也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了“粉刷匠”
的含义;而学学粉刷匠,跟着音乐刷一刷、动一动这个环节不仅进
一步丰富了孩子的认识,更将节奏和音乐融入其中,不仅形象地理
解了节奏的含义,也丰富了生活经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节奏,
这才是真正可以让孩子终生收益的东西。

活动中我注重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孩子之间进行着和谐愉悦的交流,看似很随意地
跟随着孩子看看、说说、玩玩,实际上却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目标,
促进了孩子的发展,体现出了“教材是话题”这一教材观。

在活动中
我还加强了整合,不再局限于单纯地从节奏练习的角度来反复枯燥
的练习,而是通过与情景、与游戏的整合来使孩子不知不觉中得到
掌握。

尤其是在练习朗诵歌词和演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我巧妙地
设计了“鼻贴游戏”,这小小的五彩鼻贴孩子们的鼻尖上,大大;了
起到了渲染音乐活动的快乐氛围,也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粉刷匠
的快乐劳动,体现出了“一物多趣”的有效效应;再者在最后的情境
表演中,我与孩子们一起随着韵律头戴漆匠帽,挥动手中的小刷子,边唱歌边给新房子刷上“五彩颜料”,看着一间漂亮的五彩房子在快
乐的歌声中呈现,孩子们脸上洋溢出来的快乐笑容,无疑证实了音
乐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正能量”。

在幼儿的主动学习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因是多元的角色:如良好师幼互动
环境的创设者,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指导者,幼儿游戏的合作者。

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如此
定位,幼儿的主动学习才有机会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