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概念: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一、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1.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沐浴、烹饪用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2)杂用水系统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二为一,统称生活给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原料和产品洗涤、设备冷却及产品制造过程用水。
特点: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
3.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特点: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压力要求高。
分类:1)消火栓给水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给水系统的设置1)独立的给水系统2)共用给水系统5.给水系统选择相关因素: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要求;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筑使用功能对给水系统的要求。
1.引入管:引入管也称入户管,是一个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的总进水管。
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
水表:螺翼式水表-大口径,阻力小,计量范围大。
旋翼式水表-小口径,阻力大,计量范围小。
干式水表-构造简单,计量精确,对水质要求高湿式水表-精度低,计数机件不受水中杂质影响闸门:关闭管网,以便修理和拆换水表。
泄水阀:检修时放空管网,检测水表精度、测进户点压力。
旁通管:设有消火栓的建筑物、因断水可能影响生产的建筑、不允许断水的建筑物如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应绕水表装旁通管,以提高安全供水的可靠性。
水表的安装要求:安装在便于检修和读数,不受曝晒、不结冻、不受污染及机械损伤的地方。
为使水流平稳,计量准确,水表前后应有符合产品要求的直线管段。
螺翼式水表前应有8~10倍公称直径的直线段。
旋翼式水表前后应有300mm直线段。
3.管道-干管、立管、支管。
配水附件——各式龙头调节附件——截止阀、闸板阀、蝶阀、止回阀截止阀:水流单向流动;管径不大于75mm;需要调节流量、水压;需要经常启闭的管段上。
闸板阀、蝶阀:水流需双向流动;管径大于50mm。
空间小的部位宜采用蝶阀。
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的反向流动。
旋启式止回阀——设置在水平、垂直管道,阀前水压小时采用,启闭迅速易引起水锤,不宜在压力大的管道上采用。
升降式止回阀——靠上下游压差值使阀盘启动,水流阻力大,宜用于小管径的水平管道上。
1. 2 给水方式的类型1、直接给水方式:特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
但是一旦外网停水,室内立即断水。
适用场所: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用水场所。
设水箱给水方式(A):特点: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共用一根立管供水可靠,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
缺点是水箱水用尽后,用水器具水压会受外网压力影响。
设水箱给水方式(B):特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但是水箱容易二次污染;水箱容积的确定要慎重。
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供水水压偏高或不稳定时采用。
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特点: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
供水可靠,投资较大,安装和维修都比较复杂。
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
设水泵给水方式(A)特点: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多。
适用场所:水压经常不足,用水较均匀,且不允许直接从管网抽水时采用。
设水泵给水方式(B)特点: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较多。
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当水泵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时,应设旁通管。
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
气压给水方式特点: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水泵效率低、耗能多。
适用场所:外网水压不能满足所需水压,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水箱时采用。
分区给水方式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供水安全,但投资较大,维护复杂。
适用场所:供水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采用。
分质给水方式:特点: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的建筑供水。
适用场所:小区中水回用等。
给水方式选择的原则:1、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2、除高层建筑和消防要求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外,一般情况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共用一个系统。
3、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0.6MPa。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
一般旅馆、招待所、宾馆、住宅、医院等晚间有人住宿和停留的建筑在0.3-0.35MPa范围;办公楼、教学楼、商业楼等晚间无人住宿和停留的建筑,在0.35-0.45MPa范围。
4、生产给水系统的最大静水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用水设备、管道材料、管道配件、附件、仪表等工作压力确定5、消火栓给水系统最低处消火栓,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MPa,且超过0.5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MPa,最低喷头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MPa,其竖向分区按最低喷头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0.8MPa进行控制,若超过0.8MPa,应采取减压措施。
一、给水管道的布置1、基本要求:1).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
干管应该布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
对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管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方式见下图:2). 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给水管道可以暗设。
柔性管道宜暗设为了便于检修,管道井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在吊顶和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检修门。
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措施。
5).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
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
2、布置形式: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式和环状式。
1). 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
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
2).下行上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
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
3).环状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
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
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
4).中分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
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
优缺点: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
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
1.敷设形式1)明装特点:造价低,便于安装维修;不美观,凝结水,积灰,妨碍环境卫生。
适用: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2)暗装直埋式——嵌墙敷设、埋地或在地坪面层内敷设。
非直埋式——管道井、管窿、吊顶内,地坪架空层内敷设。
特点:卫生条件好,美观,造价高,施工维护不便。
适用:建筑标准较高的建筑。
2.敷设要求1)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管(防水套管),留洞尺寸(见下页图)。
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0.2m,覆土0.7m以上。
室内覆土:金属管——≮0.3m;塑料管——DN≤50mm,≮0.5m;DN>50mm,≮0.7m2)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应预留洞。
3)管道在空中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4)室内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一同架设时,当应考虑安全、施工、维护等要求。
在管道平行或交叉设置时,对管道的相互位置、距离、固定等应按管道综合有关要求统一处理。
5)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修的要求。
6)暗装管道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
三、管道防护防腐(一般做法:管道除锈后在管壁外侧涂防腐材料)、防冻防露、防高温:(塑料管有要求)、防漏、防振。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自室外地面算起) :1层为10 m H2O2层为12 m H2O2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4 m H2O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压应按最不利点所需要的水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H1+H2+ H3 + H4 = H第2章 增压、贮水设备2.2.1 水泵2.2.2 贮水池、吸水井贮水池设计说明:1. 资料不足时,生产(生活)调节水(qb- ql )Tb 可以按不小于建筑日用水量的20%-25%计算。
2. 贮水池仅起调节水量的作用时,可不计Vs 和Vf 。
3. 当室外给水管网能满足建筑内部所需水量时,贮水池可设吸水坑,吸水坑深度不宜小于1m 。
4. 容积大于500 m 3的贮水池,应分两格,以便清洗、检修时 不停水。
5. 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应有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
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设计秒流量:为保证建筑内部用水,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为建筑内部,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又称为设计秒流量。
确定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经验法、平方根法和概率法。
3.1.1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 一般用水时间集中,用水设备使用集中,同时给水百分数比较高,目前采用经验法确定计算公式,即直接以卫生器具数量、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和同时给水百分数来计算设计管段上的设计秒流量3.1.2 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计算步骤:1). 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生活给水管道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U2).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计算得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3.1.3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客运站、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水力计算的基本步骤:选择最不利配水点,确定计算管路;根据卫生器具的当量数计算各个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根据设计秒流量和各管段的控制流速,查水力计算表;确定各管段的管径d 和单位管长的水头损失i ;计算最不利管路的总水头损失;选择水泵或其他加压贮水设备并确定设备安装高度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