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工作调研报告计划生育是国家之基本国策,而计生办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即是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如何贯彻好执行好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从计划生育展开以来,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人们对计划生育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时候,要切身以国之大义为出发点,做好此项工作。
先在此解释一下关于计生工作的各个部门的名称解释:县级计生部门的名称为XX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XX县计生委;镇级计生部门的名称为XX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简称XX镇计生办;乡级计生部门的名称为XX乡计划生育指导所,简称XX乡计生所;他们都是国家计生部门的正式单位,能够在辖区内办理相关业务。
我属于镇计生办,其主要工作为:1.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2.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协助群众树立文明、科学、进步的婚育观,保证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主动向计生对象做好说服、动员等工作。
3.掌握育龄群众结婚、怀孕、生育、节育和生殖健康动态情况,按时发放避孕药具;做好每季度的查环查孕的组织工作,动员应落实节育措施或计划外环孕对象落实节育措施或补救措施;做好育龄对象术前及术后随访、慰问工作。
4.督促,协助村(居)民即时办理独生子*待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养老保险等相关手续和证件。
5.协助街道征收社会抚养费。
6.做好统计工作,按规定真实、准确、无误地做好各类数据的统计。
依时上交,并确保卡、册、表的清洁整。
计生工作的路在何方了?几年,所有计生工作者饱受非议,受尽白眼和歧视,这是不公平,即使我知道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但是我还是得说一下,人们对于计生工作者的想法是不公平和畸形的,之所以产生这么多误解,关键在于一点——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没有一票否决制度,就不会出现各个计生部门的怪现象,每到检查,各个主管领导就心急如焚,鞭笞着下面的所有人去抓人女扎,去把计划生育外的人赶出去,种种种种,都在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一个问题,计划生育是国策,是护住官帽子的大策。
*计划生育这个政策我无意去评判其好坏,它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计划生育三十年以来,有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是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群众文化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行政制约手段实现的,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还存有距离,低生育水平存有着反弹的压力。
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降低,但是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生育水平还比较高,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还很大,很多贫困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总体工作水平还不够高。
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四是计划生育队伍素质还不适合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很多地方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强制来推动工作;面对群众持续增长的需求,不会服务、服不好务的现象比较普遍,优质服务的观点还没有完全树立。
很多地方的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存有着盲目乐观、消极畏难的情绪。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行划生育中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合,政府决策必须*远瞩,在制定人口政策方面应该有长远的预见性。
因为人口问题有很大的惯性。
当前中国人口已面临拐点,全国范围劳动人口的紧缺以及高考人数的大幅下降标志着人口红利的结束。
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刻不容缓。
人口问题是大问题,针对以下问题:首先就是发展安全。
因为老龄化水准加深,社会总抚养比增大,用于老龄人口养老、医疗等的费用增多,将使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而用于投资的部分将不得不减少,使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财政水平受到制约。
如果中国所以发生经济停滞,今天中国人热衷说着的“大国崛起”、“伟大复兴”等等,将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厢情愿。
二是军事安全。
近20余年来中国国家利益日益拓展,对军事安全的需求持续增多。
但在国民收入三部分:消费、投资和防务中,因为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多,投入到国防的国民收入,将来也可能不得不压缩或受到很大限制。
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然在心理上总体趋向保守和防御,公众对于良好社会保障的压力会使国家不可能将更多财富用于国防建设。
这个问题当前在中国还不明显,但再过一二十年,情况就有可能发生显著变化。
在中国国家利益日益拓展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政水平支撑充足的军事水平,这不但影响军事安全,也影响发展安全。
同时,一个独生子女占劳动力主体、老龄化水准日深的社会,也将侵蚀一个国家防范和实行战争的水平。
在独生子女家庭占中国家庭总量几乎一半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战争的承受水平将完全不同于以往。
三是社会安全。
当前,中国尚未初步建成完善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上城乡分别明显,中国两种社会和人口———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间的对立,今后也可能加剧,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中国人口正由传统农业人口向现代工商业人口转换,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后,一旦城市经济发生危机,很多人就将会在城市成为流民或游民。
从一些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的情况看,人口转型同样产生过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由此引发过革命。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大量适婚男性将因男女比例失衡而无法组织正常家庭生活,这将不但诱发贩卖人口现象的增多,而且可能加剧*活动及其他危害社会安定因素。
四是文化安全。
中国近些年来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问题,很大水准上也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结构的变化相关。
中国传统儒家文明的继承是靠中国特定的生育文化来支撑的。
不过,独生子女群体不但在改变人口结构、社会结构,也在改变文明结构。
有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牺牲奉献观点等方面,与以往多子女家庭出身的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异,在这个代人身上,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色彩更为淡薄。
由人口变迁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有些已处于逐渐爆发期,有些还处于积累期,现在来看还不是特别严峻,但未来会对中国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
为此,中国的人口政策应该做出一些相对应的调整。
该做出何种调整了,只能抛砖引玉,说几句无伤大雅的意见:一是最关键的问题,取消一票否决制度,这个问题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期刊上,都有过此话题的讨论,当然取消一票否决制度不代表取消计划生育,关键还是要将此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中,但是不能实行一票否决,以免造成计生工作的诸多怪现象。
二是提升计生工作人员素质,提升技生工作人员待遇,据调查,乡镇计生工作人员任务重、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人心思走。
因为计生工作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局面并未改变,从上到下层层下达考核指标,增大检查考核的力度,省下达的考核指标大多脱离工作实际,面对过多过滥的考核指标,乡镇计生干部疲于应付。
出于“七不准”和依法行政的要求,上级业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搞好工作要挨批评,稳定出了问题又要追究责任,在双重标准的要求下,他们基于处于“自己想招自己用”、“自己做事自己兜”、“自己有苦自己吞”的境地,上级机关和社会缺乏对他们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工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因而分管领导不愿分管,计生干部人心思走,这样的比例有五成以上。
以上两点仅为个人意见,我相信,终有一天,计生工作会更好的展开,会对人民会对国家有更大的贡献。
篇二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事,天下第一要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已展开了近半个世纪,随着广大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育龄群众的生育观点持续转变,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这为今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但是我国农业人口和少数民族占多数,而农村育龄人群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思想影响还很严重。
所以,如何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如何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成为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下面我就通过深入镇村实地了解、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经过归纳分析之后,形成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如下:一、新形势下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有的问题1、低生育水平呈反弹趋势。
多年以来,基层党委、政府一直将“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近几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依然是基层出现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养儿防老的思想依然存有,生育二胎意愿依然非常强烈;二是因为部分“富人”和条件比较好的群众,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无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超生,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因为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现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间接导致了流动人口超生问题日益严重;四是其它诸多因素造成的违法生育行为。
如:社会压力等其它原因造成不孕不育现象增多,不孕不育夫妇捡养、领养子女因办理程序繁琐而不办理手续,其后又怀孕的,造成违法生育。
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孩抚养和监护成本的降低及长效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政策的实施,导致原本只要一个小孩的,现在又想生育第二个,出现二孩生育积压,二孩出生人数多,这是导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在正处于又一轮生育高峰期,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正是生育的高峰期。
2、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和观点的转变。
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转为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三者有机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的主体仍旧是计生干部,工作对象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
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接受新的工作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这就造成部分干部误认为现在中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部分群众又误认为现在不搞计划生育政策了。
3、计生队伍建设不稳定。
计划生育工作面广,内容杂,且重点在农村,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不行的。
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责任重、风险大,什么事都要计生干部参与;同时,计生干部待遇低,与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志相比做的工作多,工作成本又高,待遇却比其它工作组的少,明显不合理。
再者就是计生工作缺少激励机制,作为“一票否决”工作,奖励和提拔的不多,处罚和降级的却很多,片面的处罚只能导致计生工作无人愿做,就是迫于组织压力做了,也是完成任务的态度,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还有就是绝大多数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是从农业服务中心和乡镇企业服务中心及其它镇直各部门抽调来的年轻同志,工作编制依然没有改变,一定水准上影响了个人工资的增加和前途的发展,从而挫伤了个别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计生队伍人员缺编或经常变动,严重影响了乡镇计生工作展开的质量和连续性。
4、计生工作方式转变,干部畏难心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