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1、为什么子女有的地方长得像爸爸?有的地方长得像妈妈?有的地方既不像爸爸又不像妈妈?答:因为生物既有遗传又有变异。

长得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遗传.长得不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变异。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1)个变量。

3、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阳光、水、空气、温度、肥料)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

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

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

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

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

5、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6、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7、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做了完整的记载。

9、物体之所以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10、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1、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12、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这个发明在(医疗)、(通讯)等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3、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焦到一个点上。

人们用它的这一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4、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

比如.红色的花朵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布料只能反射蓝色的光。

总之.我们看到它呈哪种颜色.就说明它反射哪种色光.而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了。

15、若用三棱镜做分解太阳光实验.照在白墙上能看到(七种颜色);照在绿墙上能看到(绿色).照在蓝墙上能看到(蓝色)。

16、雨后的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彩虹为什么只有七种颜色?答:因为雨后的天空中有许多小水滴.它们可以像三棱镜一样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于是就形成了彩虹。

彩虹只有七种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17、(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

其他色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

(彩电)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8、有一种安装在屋顶的能自动调节房间采光的传导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安装在楼顶的(阳光接收器).它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二是用来传输光的(光导纤维);三是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散射器)。

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室内(花卉栽培)等。

19、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向外太空可能存在的高级生物传播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0、常见的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并非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和(手风琴)。

我们熟知的小鼓属于(打击)乐器.二胡属于(弦)乐器.笛子、唢呐属于(管)乐器.而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属于(弦)乐器。

自制的音乐瓶属于(打击)乐器。

21、大量的事实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有规律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汽车喇叭声就是一种常见的(噪音)。

22、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和(音色)。

我们把乐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把乐音的高低叫做(音高).而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23、(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24、判断:音乐也可以用来治病。

(√)。

25、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

(0)分贝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长期处在(85)分贝以上的声音之中.会对耳朵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伤害。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26、落叶声为(10)分贝;耳语声为(30)分贝;图书馆中(40)分贝;正常谈话(65)分贝;吸尘器工作(80)分贝;摩托车发动(95)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是(100)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20)分贝;军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40)分贝。

27、笛子的音高与笛子内部的空气振动有什么关系?答:笛子内部的空气振动越快.音高越高.反之.音高就越低。

28、人能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⑴(发出声音的物体)即(声源);⑵(传播声音的物质)即(介质);⑶(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29、判断:真空不能传递声音.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只能通过无线电报话机交谈。

(√)。

30、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1400)米.在钢铁中的速度是每秒(5000)米。

31、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⑴(在声源处控制).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⑵(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公路边安装隔音板);⑶(在接收处控制).如(佩带耳塞)。

32、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属于哪种:⑴用手掌捂住耳朵(C); ⑵在城市禁止鸣笛(A);⑶在公路旁种树形成“绿色屏障”(B)。

A. 在声源处控制B. 在传声途径上控制C. 在接收处控制33、人在平静时和在剧烈运动后心脏的(跳动频率)有很大不同.另外.人在紧张时心脏的(跳动频率)也会加快。

34、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它包括(脑)、(脊髓)、(神经)。

(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

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人体全身各处。

35、被誉为人体“司令部”的是(大脑)。

36、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身体(快速)生长的一个时期。

青少年一般是从(10)~(12)岁进入青春期。

37、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的作用类似于一个“水泵”.使(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8、课堂时精力难以集中时.可以轻轻活动(脚趾)。

进餐时尽量(少说话)。

39、你知道哪些“聪明食品”?说出八种来。

答:鱼、蛋黄、海带、瘦肉、动物内脏、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

40、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

高血压、哮喘、溃疡、癌症等都与(精神因素)有关。

41、小明说他总觉得记不住知识.请你从行为习惯和食物方面给他些建议。

答: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时集中精神.专心致志.难以集中时活动一下脚趾;食物方面:多吃蔬菜水果、鱼、蛋黄、豆制品、海带等“聪明食品”。

42、青春期的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一性征是指与生俱来的(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在(胚胎)时就已形成。

第二性征是区别男女两性差异的一些外部特征.它在(青春)期发育形成。

男孩的第二性征如(噪音变粗)和(长出胡子).女孩的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和(骨盆生长)。

43、说一说哪些行为可以反映出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至少三种。

答:⑴有时自我感觉良好.有时感到害羞和困惑;⑵有时会提出存在心中很久的问题.比如“我是谁”;⑶变得爱打扮.讲究穿戴。

44、青春期要注意补充哪五类营养?它们各有哪些作用?答:⑴蛋白质.其作用是:它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它组成。

⑵糖类和脂肪.其作用是:补充青春期所需的较多的能量。

⑶维生素.其作用是: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⑷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作用是:它们都是人体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

⑸水.其作用是: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45、请你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制定一个合理的食谱。

答:⑴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牛奶、豆制品。

⑵饭菜中要含有足够的糖类和脂肪。

⑶多吃含维生素较多的食品.如鲜枣、西红柿、绿叶蔬菜。

⑷多吃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能补钙的奶类、豆类制品.能补铁的动物肝脏、蛋黄、黑木耳。

⑸每日摄入不少于2500毫升的水。

46、亚健康状态就有哪些表现?答:医学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但却经常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47、如何减轻或消除亚健康状态.成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答: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注意通过饮食、心理等方面来调养.也要注重环境的改善。

48、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它们最喜欢的土质是(壤土)。

49、在几年的科学课学习中.你最难忘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什么?有什么收获?答:我最难忘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我的收获是:对一个现象可以先进行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再通过分析、观察.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做进一步探究。

这样一步步做下去.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50、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5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现在存活着的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以及我国南方的(长臂猿).都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脸部与手)都无毛。

52、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

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53、人类怎样从古猿进化成人的?说说你的猜想。

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古猿。

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随之减少.其中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手使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慢慢进化成了人。

54、在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镇).有一座(龙骨山)。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著名的“北京人”就生活在这里.所以.(龙骨山)被誊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这里的发掘工作.并且创造了(“连中三元”)的奇迹。

(“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55、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的不同肤色可能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