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一)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34分)1. (1分)读拼音,写词语。
hóng hújiào huìpán yúbiàn lù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分)看拼音,写词语。
yǒu qùshuì jiào zuǐ ba yǔdīqiāo j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áo yuǎn shīqìyǐn liào lún liúpíng b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夜雪》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4. (2分)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达到容量的极点 B.满足 C.全 D.骄傲(1)他从海鲜市场回来以后,被弄得满身的鱼腥味。
________(2)这次考试他取得了第一名,但他一点也不自满。
________(3)葵花籽颗颗像小钢炮一样结实,饱满可爱。
________5. (5分)找出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毫不犹预________ 偶断丝连________ 顶天力地________ 风期雪压________不荣争辩________ 小心意意________ 顷盆大雨________ 坡负盛名________6. (5分)按课文填空中国结或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它烘托着________,燃烧着________……总之,它代表着________,代表着________,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________。
7. (5分)把下面的名句名言补充完整。
(1) ________,其义自现。
(2) ________,下笔如有神。
(3) ________,将来徒懊悔。
(4) ________,像交了一个益友。
(5)我在课外阅读中记住了一句:________。
8.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②用“只要……就……”写句子。
9. (5分)展开想象续写句子。
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由她导演出来,一支支悦耳的乐曲由她指挥而生,。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45分)10. (15分)课内阅读。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选段中“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属于________描写,课文中还有几处对大雾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描写中的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从这些句子可以初步看出哈尔威船长的________、________品质。
(3)“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记了。
”是哈尔威船长真的把自己忘记了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11. (15分)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对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
)B . 其人弗能应也(楚人。
)C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D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12.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落别处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
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
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
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
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面前,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
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
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红塑料套。
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料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不用装套子了。
”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
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B】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
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
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第①段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2)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的划线词语加以品析。
(3)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
(4)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阐述理由。
(5)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
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
三、习作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9五下·龙岗月考) 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好“伙伴”吧,可能是你的亲朋好友,可能是你喜欢的小动物,可能是你弹了多年的那架钢琴,可能是……你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远足欢呼,一起度过难忘的时光。
请自拟题目,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你和“伙伴”之间的故事。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34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答案:4-2、答案:4-3、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答案:7-2、答案:7-3、答案:7-4、答案:7-5、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45分)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解析: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考点:解析: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答案:12-4、答案:12-5、考点:解析:三、习作 (共1题;共5分)答案:13-1、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