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说明

课程说明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说明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内容(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原理,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教育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组织、评价、说课等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1.总目标(1)明确语言的重要意义,明确语言的重要意义,了解语言教育的观念,逐步具有幼儿教师从教应具备的语言素养。

(2)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评价等,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设计和组织方法。

为学生以后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3)明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初步形成重视、主动和认真实施语言教育的情感与态度,初步形成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和做好幼教工作的责任感。

(4)丰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践知识,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评价、制作教具和学具及说课等方面的技能。

(5)掌握讲幼儿故事的技巧,并能在实践训练中提高讲故事的技能。

2.学期目标第一学期理论学习:理解并掌握语言和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以及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

理解并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各年龄班语言教育目标及具体活动目标。

理解并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初步掌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则。

了解0-3岁、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初步掌握幼儿谈话活动、幼儿文学活动的概念、特点、目标及设计与组织要点。

实习观摩:丰富语言教育实践知识,树立正确语言教育观念。

教学技能:形成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设计、评价、提问、讲解、导入、结束、应变、评课等教学技能,认识和体验幼儿的思维、行为方式,加深对幼儿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学期理论学习:掌握幼儿讲述活动、幼儿阅读活动、幼儿语言教学游戏活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概念、特点、目标及设计与组织要点。

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了解幼儿日常生活语言教育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实习观摩:丰富学生对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观念,提高说课技能。

教学技能:积累说课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形成写说课稿和说课的技能,形成主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要求(1)基本理论理论课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应用资料查询、小组讨论、专题设计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应用。

(2)基本态度和技能主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的设计、组织、评课、说课、教具制作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4.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教材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

在理论篇(单元一和单元二),编者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础知识、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以及语言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对0-6岁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方法、全语言教育和语言教育观有详尽的解释。

在实践篇(单元三到单元八),编者对学前儿童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游戏活动和英语活动的基础知识做一详细的介绍,对各个单元的活动设计和组织也有理论和实例的解读,便于读者理解和操作。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学内容分成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书中涉及到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概念、特点和意义要求学生了解,目标、原则、方法等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求学生掌握。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一、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

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素养与能力。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二、实践课程(一)实践教学任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系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是,学习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并学会组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教育评价能力,形成积极、认真的教育态度。

(二)实践教学培养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模拟教学”和实习活动,形成组织、评价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师的职业技术水平。

3.在实践中学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机智。

4.形成积极、认真的教育态度。

(三)实践课程内容第1单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实践目标:理解语言教育三大观念,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教育总目标、语言教育内容,初步掌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实践教学内容:1.观看语言教育活动视频,根据语言教育的观念分析活动视频。

2.分析语言教育活动方案中的三维活动目标。

根据总目标、年龄目标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

3.抄写活动方案的活动过程,并根据过程写出相应的三维活动目标。

设置一个题目,尝试写出三维目标。

第2单元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实践目标:了解0-3岁、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并能根据特点找出相应合理的教育方法。

实践内容:1.生活中观察0-6岁幼儿的不同语言发展特点,并记录幼儿语言发展阶段和表现。

2.观看0-3岁幼儿语言发展视频《呀呀学语》并分视频中的实验目的。

第3单元学前儿童谈话活动实践目的:掌握幼儿园谈话的设计要求,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的能力。

实践内容一:1.观看幼儿园谈话活动课堂实录,分析其活动过程的设计,重点是谈话话题的选择、导入的方法、谈话内容的展开、提问的策略。

2.根据观看的活动视频过程,补充活动目标,写出完整的教案。

实践内容二:1.设计谈话活动,进行试讲,重点是问题的设计。

2.观察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了解幼儿的谈话特点及谈话技巧。

实践内容三:总结谈话活动的特点、话题选择的内容及导入话题、扩展话题的思路。

第4单元学前儿童讲述活动实践目标:掌握幼儿园讲述活动设计要求,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讲述活动的能力。

实践内容一:1.观看幼儿园讲述活动课堂实录,分析其提问技巧和方法,并进行评价。

2.根据录像写出活动教案。

实践内容二:1.设计看图讲述活动教案,进行试讲。

2.根据讲课情况学生互相评价优缺点。

实践内容三:1.设计排图讲述教案,进行试讲。

2.根据讲课情况学生互相评价优缺点。

实践内容四:总结讲述活动的特点、出示图片的方法及对图片提问的技巧。

第5单元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实践目的:掌握幼儿园故事、诗歌的设计要求,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文学活动的能力。

实践内容一:观看幼儿园文学故事活动课堂实录,分析活动中的导入、过程及结尾,分析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活动方式及组织步骤和方法,并写出活动的教案。

实践内容二:1.设计故事活动方案,进行试讲。

2.课堂语言的组织训练,包括教学中的提问以及问题的设计。

实践内容三:1.设计诗歌活动方案,进行试讲。

2.根据教学情况引导学生处理教学活动中突发事件,组织学生讨论、找出相应办法。

实践内容四:总结文学活动的设计特点,常用设计方式及设计步骤的安排。

第6单元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实践目标:掌握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设计要求,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早期阅读活动的能力。

实践内容一:1.观看幼儿园早期活动课堂实录,分析其提问技巧和方法,并进行评价。

2.根据录像写出活动教案。

实践内容二:1.设计早期阅读活动教案,进行试讲。

2.根据讲课情况学生互相评价优缺点。

实践内容三:总结早期阅读活动特点、与讲述活动和文学活动的区别。

第7单元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活动实践目标:掌握幼儿园语言游戏的设计要求,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语言游戏活动的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一:设计小班、中班练习词汇的游戏,分组试讲。

实践教学内容二:设计中班、大班练习句子的游戏,分组试讲。

实践内容三:总结语言教学游戏活动特点、语言教学游戏与其它游戏的区别。

第8单元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活动实践目标:掌握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设计要求,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的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一:1.观看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录像,分析其活动步骤的组织和设计。

2.根据录像写出活动教案。

实践教学内容二:1.设计幼儿英语活动教案,进行试讲。

2.根据讲课情况学生互相评价优缺点。

实践内容三:总结幼儿英语活动特点、幼儿英语活动的组织步骤。

(五)技能课程1.教育活动的设计学会制定教育活动目标,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分析学习对象的学习状况或基础水平,采取教育活动策略,最终达到编写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

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教案)清晰、醒目、规范,符合以下要求:(1)活动名称清楚、简明,写明班级(大、中、小班)(2)活动目标全面、准确(3)活动准备充分、具体(4)活动过程步骤清晰、安排合理(5)活动结束有小结,有拓展延伸。

2.教育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能:(1)导入技能:活动开始能吸引儿童注意力。

(2)组织技能:活动中能因势利导,使活动由浅入深顺利进行。

(3)提问技能:活动中能适时提出开放性的、引起儿童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

(4)讲解技能:能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清楚明白、重点突出。

(5)结束技能:活动结束时能圆满结束活动,并向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中拓展延伸。

能借助微格的技术和方法,组织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媒体(一)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手段:1.文字教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范玲主编2.网上课堂:本资料包中的PPT课件(二)教学环节1.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总学时62学时,其中理论,板块课时38,时间板块课时28。

具体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如下:2.教学研讨为保证《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课程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相关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期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3.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至少五次书面作业、五次实践性作业。

4.考核办法考核内容为两部分:(一)过程考核:占学期成绩的30%。

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出勤、平时发言、纪律和作业情况。

课堂表现为10分,分为三个层次:优秀,9-10分:课堂发言踊跃,积极思考,出满勤。

良好,7-8分:课堂积极思考,偶有发言,出满勤。

一般,5-6分。

作业为20分,每次作业也分为三个层次:优秀:按时完成,书面整洁,有创意,给4-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