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与抗体
1、抗原的概念: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
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异物性是指进入机体组织内的抗原物质,必须与该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不相同。
大分子性是指构成抗原的物质通过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特异性是指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抗体的概念:
抗体(antibody)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抗体与抗原的关系:
从体液免疫讲,一部分抗原与靶细胞接触,暴露出抗原决定族,靶细胞向B 细胞呈递抗原,B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另一部分直接与B细胞接触,使B 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
B细胞产生抗体的同时,分化出记忆细胞,当同一抗原再次侵染时,记忆细胞直接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
4、抗体的分类:
抗体按功能可将其分为IgM、IgG、IgA、IgE、IgD五类。
IgM抗体是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的抗体。
它们在与抗原结合后启动补体的级联反应。
它们还把入侵者相互连接起来,聚成一堆便于巨噬细胞的吞噬;
IgG抗体激活补体,中和多种毒素。
IgG持续的时间长,是唯一能在母亲妊
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
他们还从乳腺分泌进入初乳,使新生儿得到保护;
IgA抗体进入身体的黏膜表面,包括呼吸、消化、生殖等管道的黏膜,中和感染因子。
还可以通过母乳的初乳把这种抗体输送到新生儿的消化道黏膜中,是在母乳中含量最多,最为重要的一类抗体;
IgE抗体的尾部与嗜碱细胞、肥大细胞的细胞膜结合。
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嗜碱细胞与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一类物质促进炎症的发展。
这也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抗体;
IgD抗体的作用还不太清楚。
它们主要出现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上,可能与B细胞的分化有关。
(IgD于1995年从人骨髓瘤蛋白中发现,分子量为175kD,主要由扁桃体、脾等处浆细胞产生,人血清中IgD浓度为3~40μg/ml,不到血清总Ig的1%,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
IgD铰链区很长,且对蛋白酶水解敏感,因此IgD半衰期很短,仅2.8天。
血清中IgD确切的免疫功能尚不清楚。
在B
细胞分化到成熟B细胞阶段,除了表达SmIgD,抗原刺激后表现为免疫耐受。
成熟B细胞活化后或者活化后或者变成记忆B细胞时,SmIgD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