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管高压旋喷桩桩间止水施工方案

双管高压旋喷桩桩间止水施工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双管旋喷桩桩间止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基坑桩间旋喷桩止水工程,其基坑挡土桩为φ1000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1100,桩外围采用深层搅拌桩止水,钻孔桩间采用双管高压旋喷桩作为固结填充,其旋喷桩设计如下:每钻孔灌注桩间采用一双管高压旋喷桩,旋喷桩桩径为800,桩深度为14米。

二、旋喷桩施工一)双重管旋喷桩施工工艺1、双重管法原理:双重管法是使用双通道的二重注浆管。

把二重注浆管放至设计的土层深度后,通过在管底侧面的一个同轴双重喷嘴,同时喷射出高压浆液和空气两种介质的喷射流冲击破坏土体。

即以高压泥浆泵等高压发生装置喷射出20Mpa以上压力的浆液,从喷嘴中高速喷出。

并用0.5Mpa左右压力把压缩空气,从外喷嘴中喷出。

在高压浆液流和它外圈环绕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喷嘴一面喷射一面旋转和提升,最后在土中形成圆柱状固结体。

2、双重管旋喷施工工艺:(双重管)二重管高压旋喷注浆工艺流程图3、双重管旋喷桩(试喷)技术参数初步设计(1)注浆材料的选择①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8~1.1②浆液材料: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试喷技术参数取值范围。

见下表技术参数取值范围四)主要工序施工流程方法:1、高喷设备的安装、调试、就位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将双管高压旋喷注浆施工所需全套设备/辅助设备,按施工场地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安装。

(2)然后分别检查气、浆两大系统各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畅通(进行地面管路试喷),测试监控仪器是否齐备、完好。

确信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A.供气系统:空压机风管送液器高喷杆喷头B.供浆系统:搅拌机过滤网贮浆桶高压注浆泵压力表浆管送液器高喷杆喷头C.旋喷钻机、喷管、喷头、风嘴、浆嘴的检查。

(3)各种设备检查完毕后在地表进行联合试机/试喷检查,以确定各种设备能否正常进行工作。

把各种压力和流量调到喷射注浆施工的要求值进行试喷,不仅可以了解各种管路是否畅通/密封,而且可以了解浆嘴、风嘴的加工质量。

在更换新浆嘴、风嘴时都应在地面进行试喷,调节好喷射效果后方可下入孔内使用。

2、测量放线:建立施工临时控制网,为保证桩位定点的准确性,本工程拟采用外围控制网及场内定点控制网的方法进行施工测量、定点:1)建立外围控制网:为确保施工定位的准确无误,根据施工图纸各轴线关系,选择控制轴线,延伸至施工现场外建立控制点网,以便校对桩位时进行测量复核。

2)建立场内控制网:根据本工程桩位轴线的特点及其走向,在场内建立与场外控制网关联的牢固网点,进行双向控制。

3)放桩定位:在建立控制网后,对场内旋喷桩位进行放样,建立固定标桩;标桩采用≥φ16钢筋,其埋设深度不少于0.8m,可用冲击钻在砌石层冲击钻孔,而后打入,并高出地面10cm,标桩固定用砼覆盖加以保护。

4)立标桩时,应反复测量核对,建立放线册,交付监理单位存档及现场复核。

3、钻孔就位:钻机就位是喷射注浆的第一道工序,钻机应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使钻头对准孔位的中心。

同时为保证钻孔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垂直度,钻机就位后,必须作水平校正,使其钻杆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

为防止施工窜浆,施工旋喷桩应先完成单排桩,再完成双排桩。

最少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

4、钻孔:根据本次工程有较厚的砂袋堆砌层的特点,以及旋喷桩的垂直度,保证钻孔孔壁的稳定,拟采100型工程钻机进行预先成孔,孔径为130,用于穿透上部砂层,对于砾砂层以及强分化层也必须进行预先钻孔。

1)在钻进过程中,应精心操作,精神集中,合理掌握钻进参数,合理掌握钻进速度,防止埋钻、卡钻等各种孔内事故。

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应争取一切时间尽快处理,并备齐必要的事故打捞工具。

2)为避免钻孔倾斜,在钻机就位和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校核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正,以确保钻孔倾斜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钻速要打慢档,并采用导正装置防止孔斜。

5、下注浆管:下注浆管时应对喷头加以保护,防止风嘴、浆嘴堵塞。

当遇有高喷管下不到位或下不去现象时(软土层),应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只要不是发生较严重的塌孔事故,喷管都不难下到位。

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压注浆泵送水泥浆边摆动喷管边下管;(2)同时送风、送浆边摆动边下管;关键在于掌握介质的压力及流量,一般都不宜过大。

如果都不成功,则只有用钻机下钻杆处理,必须确保喷杆下至预计深度,方可正式喷射注浆。

6、制浆采用标号32.5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进浆比重1.5~1.55,按通过试验确定的液水灰比、外加剂种类与添加量,使用搅拌机拌制水泥浆液。

制浆时应注意:a、制浆材料采用重量或体积称量法,其误差不大于5%。

b、高速搅拌时间不少于60秒,普通搅拌不少于90秒。

c、浆液温度宜控制在5~40℃之间。

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应少于4小时,超过时间应废弃。

7、喷射注浆作业将注浆管下到预定位置后,依次送浆、送风,在孔底定喷数秒,调整泵压、风压至设计值并孔口返浆正常后开始边旋转边提升,按试验确定的各项高喷参数进行施工。

高喷过程中经常测试水泥浆液进浆比重,当其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暂停喷杆提升并调整水灰比/比重,然后迅速恢复喷浆作业。

施工过程中,按要求随时检验并记录提升速度、喷浆压力与流量、气压与气量、进浆和回浆比重等;每孔需作制浆与耗浆(水泥量)统计和记录。

8、回灌浆液高压喷灌结束后,在孔内水泥浆液固结过程中因体积收缩,同时孔内浆液仍向孔壁四周范围有一定渗漏,孔内浆液将出现一段时间的沉面下降,应不间断地将浆液回灌到已喷孔内,并保持压浆作用,直至孔内浆液面不再下沉为止。

五)高喷注浆技术措施1、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抽检合格,进行正式喷浆作业前应进行配合比性能试验及凝固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2、施工中采用每排孔跳打法分两序施工,即隔1孔喷1孔,相邻桩孔喷灌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小时。

3、喷射注浆前检查高压设备及管路系统。

要求密封良好,防止漏浆和管路阴塞。

4、高喷灌浆应全孔连续作业。

当拆卸喷杆后应进行复喷,其搭接长度不小于0.2;施工因帮中断后恢复作业时,复喷长度不小于0.5m。

5、喷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骤增,回浆异常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工程师并及时处理。

6、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a、压力骤升:可能是喷嘴或管路堵塞。

处理方法:在高压泵和注浆泵的细水管进口和泥浆储备箱中设置过滤网,并经常清理。

(1)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或排量达不到要求时,可能存在泄露现象。

处理方法:检查阀、活塞缸套安全阀、高压管路,以及活塞每分钟的往复次数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喷嘴是否符各土层部位的的施工参数,确保在旋喷桩进行施工时不至搞错。

拟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2人员配备:1)现场负责:1人2)旋喷桩机组施工人员:8人/台3)钻机机组:3人/台四、技术保证措施1、保证技术管理力量,建立技术管理体系根据本项目工程技术特点,我公司选派地下工程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协助项目经理部做好技术攻关及技术管理工作,抽调技术过硬、作风良好的施工队伍进场承担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建立起本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体系,严格项目工作程序。

2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1)施工组织管理制度①施工前,项目经理要主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和针对本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本项目的质量计划,并领导组织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全部施工人员要按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技术文件认真执行。

②搜集并掌握与项目有关的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则,国家和行业标准,评定验准等,椐此制定施工方案、各项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③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组织实施动态管理,视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施工方案,使之最合量、最科学、最切合实际。

(2)技术图纸复核制度①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处所获得的施工图纸,必须经项目总工程师或专业工程师逐项审查复核,确认该图纸正确无误并签署复核意见后,才可使用或转发作业队。

②项目部发放给作业队的施工图纸,作业队技术工人要亲自对施工图纸进一步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

施工图纸经复核发现有误或与现场实际不符须进行修改,在尚示办理修正或变更手续,不准使用;发现有误的图纸要立即停止使用,施工图纸在确认停止使用后,应全部收回,并在每一张图纸上标注红色“作废”字样。

(3)严格技术交底制度①施工前,将工程特点、工程内容、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等以书面形式向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阶段由经理部技术人员和技术主管将单独、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内容、结构特点、操作要求、技术标准等向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员工进行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技术人员或领工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②随着施工进展,在前阶段即将结束、后阶段尚未开始、工序变更即将进入下道工序之前分阶段进行技术交底。

(4)测量复核制度①所有测量工作中的计算均须由两人独立完成,一人计算,一人复核。

②由测量结果形成的技术交底资料,必须由测量资料填写者之外的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发放。

③所有测量的作业记录格式应符合测量规定要求,原始记录应清晰、整洁、不涂改,原始记录、计算及成果书都应妥善保存。

④作好现场测量放样,主要控制制桩点要妥善保护。

(5)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填写、整个理、分类。

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以便于竣工文件编制,做到工程施工完成竣工文件也编制完成。

(6)推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按照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规范技术操作及技术管理工作,杜绝由于管理上的随意性造成的技术失误;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定的施工工艺细则和相关规范、规程,以严格的工作标准确保技术、质量标准的实现。

3、严格现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质量承包责任制①开展群从性的质量自检、互检和班前、班中、班后三检制,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

②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除按设计控制外,都应以试验,、监测信息为依据,必要时设置试验段采集相关参数以指导施工。

③下达计划、调整工序、技术交底应有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制定重要工序、难点部位控制点的实施方案都要有技术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

④组织施工、科研、安质、机电、物资等部门赴现场进行现场办公,随时协调解决现场难以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⑤建立经理部和现场技术质量承包责任制,并分解到工班和个人,严明施工纪律,严各各奖惩制度。

4、对难点工程或工序,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从难点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技术方案、操作工艺和实施措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5、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现场施工要有技术人员跟班,随时解决各部位、各工序存在的技术问题,随时检查和指导领工员和班组的工作,做到施工交底要及时,施工放样要及时,浆液配比检查要及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