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展牌解说词
(敬礼):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莅临检查指导工作,我
是南泥湾中心小学的小小讲解员我叫——,下面由我把359旅在南泥湾搞大生产运动的情况给大家做以简绍。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方向,有四十五公里的路程,1941年春我八路军120师359旅奉命驻南泥湾,执行两大任务:1、守卫延安的南大门;2、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一部分进军南泥湾
从1939年起,国民党反动派就逐步对我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军事封锁,到1940年他们就在我区陈兵四十多万,构筑五道封锁线,并叫嚷“一斤粮一尺布”也不许进入边区。
在这种形式下,边区军民的经济生活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面的重重困难,怎么办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说:“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和解散是没有人赞同的,还是自己动手吧!毛泽东为此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南泥湾在清朝同治年(1862)前,曾是一个人口稠密,军事繁荣的富饶之地。
到同治七年,回民起义的烈火遍及陕北,南泥湾也变成了血雨腥风的战场,这是当年人们用歌谣所形容的“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山鸡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
这两张照片是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己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旅长率359旅由绥德开进南泥湾时的情景。
在当时王震是旅长兼政委,王恩茂是副政委,郭鹏和苏进是副旅长。
这两张照片是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在向干部传达屯田开垦南泥湾命令,布置各项生产任务。
第二部分陕北的好江南
359旅的英雄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屯田政策,迅速掀起了开荒生产热潮,使沉睡百年的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兴旺景象。
这是八路军359旅在南泥湾开荒时的情景,718团团长陈总尧,他组织了百人开荒大竞赛,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陕北好江南第一次种上了水稻。
战士们列队去开荒,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搞,八路军战士坐在纺车前纺纱。
我们通过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到359旅刚到南泥湾时种植面积只有2450亩,没有粮食吃,到1944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26100亩,自给率达到200%,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目标,达到了耕一余一的目的。
到1943年全旅达到了1人1只羊,2人1头猪,10人一头牛。
经过3年多的生产劳动,昔日荒凉的烂泥湾如今变成了陕北好江南,我们可以看到绿色的菜园子,好多的茄子,南瓜堆成山。
第三部分亲切的关怀
1942年4月12日,朱德、贺龙视察南泥湾,我们看到英姿煞爽的这位战士就是王震。
1943年9月中旬,毛泽东、任弼时,彭德怀等党中央领导人一同视察南泥湾。
当年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从延安乘坐卡车,沿着359旅开辟的这条简易公路来到了陕北好江南-----南泥湾。
主席在垦区政府的窑洞里住了五天,分别视察了717团驻地临镇、718团驻地马坊、719团驻地九龙泉,359旅驻地金盆湾,每到一地,他不顾旅途劳累,就深入田间,走进营房,同战士们情切交谈,对战士们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1944年10月1日,359旅奉命组成南下第一支队,挺进华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图为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与王震亲切的交谈。
11月1日,王震司令陪同毛主席、朱总司令在延安东关机场检阅这支英雄的部队。
11月9日,359旅带着人民的嘱托,肩负着党的历史使命离开了延安,开赴抗日前线。
这是毛泽东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团以上的干部合影。
1946年,9月26日,毛主席在延安亲切地接见了王震同志。
第四部分开辟新战场
1939年5月,359旅取得细腰涧战斗的胜利,这是359旅祝捷大会的照片。
左三为王震。
1939年5月,359旅粉碎了日军对五台山地区的进攻,在神堂堡召开祝捷大会,宣读聂荣臻的嘉奖令。
1939年秋,359旅奉命回师陕北,担负守卫河防和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图为王震在会上部署任务。
1940年前后,359旅三次东渡黄河,击退日军进犯。
图为一二0师与晋西北领导合影。
我们看到中间这位笑的最开心的就是王震司令。
1945年1月,南下支队在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五师胜利会师。
1945年6月,359旅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在司令刘转连、政委宴福生、参谋长贺庆积率领下从延安出发,毛泽东、朱德再次检阅送行。
1946年8月,359旅中原突围,历经艰险返回陕北,我们看到昂首阔步的这位英雄就是王震率领。
1946年9月27日,359旅胜利返回延安,这幅图是359旅用缴获的日军马匹组成的骑兵大队。
我的讲解完毕,(敬礼)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