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的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规范突发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是公司进行突发性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
1.4 工作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高应对突发性事故的能力。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性事故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突发性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对突发性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性事故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密切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针对不同突发性事故所造成的不同伤害,采取得力措施,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专兼结合,利用资源。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事故的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及思想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
(4)依靠科学,更新设备。
在公司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警预防水平;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1.5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要求,将突发性事故分为重大事故(I级)较大事故(Ⅱ级)、和一般事故(Ⅲ级)三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1)死亡1人以上(含本数,下同);(2);重伤3人以上;(3)死亡、重伤3人以上;(4)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1)重伤1—2人;(2)受灾1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凡不具备以上条件的视为一般事故;2 应急组织及其职责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组织包括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联络员组,项目应急机构和若干应急专业组。
2.1 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及职责公司成立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组),统一领导指挥公司内突发性事故应急协调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完善公司应急预警机制;(2)统一协调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公司内部做好突发性事故应急工作;(3)研究和部署上级突发性事故的公众宣传和教育,统一发布突发性事故应急信息。
2.2 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办公室及其职责办公室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设备部,办公室主任由公司担任。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突发性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贯彻执行公司突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2)负责公司内突发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等日常工作;(3)了解、协调、督促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准备工作;检查、指导和协调项目部、专业分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准备工作;(4)按照公司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有关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培训和演习;(5)应急响应时,负责收集情况并及时提出报告和建议。
传达、执行公司领导和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的各项决策、指令,并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报告;(6)承办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委员会决定的相关事宜。
2.3 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联络员组及职责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联络员组由各成员单位指派专人组成,确保联络员组的有效活动。
(1)平时,交流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领导组成员单位之间应急准备工作情况;(2)应急响应时,按照应急协调领导组办公室要求,积极做好应急响应工作;(3)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2.4突发性事故应急专业组及其职责公司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成立物资储备、医疗救护、公众信息、通信保障、交通保障、后勤保障、治安维护等应急准备和应急支援的若干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业组。
(1)贯彻落实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工作方针和政策;(2)检查、指导公司所属各部门应急的准备工作,并在应急响应时实施对口支援;(3)培训突发性事故应急专业队伍,组织单项演习,配合做好公司突发性事故演习工作。
3 预防(1)公司生产设备部负责调查并掌握公司系统内突发性事故的发生、种类及区域分布情况。
(2)要参照《长殷活动房屋有限公司环保设施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 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机制突发性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公司应急领导组给予协调、指导和支援。
按突发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响应分为重大(I级响应)、较大(Ⅱ级响应)、一般(Ⅲ级响应)三级。
4.2 应急响应程序4.2.1 I级响应时,公司应急领导组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1)开通与突发性事故项目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2)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报告,必要时成立项目应急指挥部;(3)项目向公司应急领导组报告突发性事故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4)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区政府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
4.2.2 突发性事故应急专业组接到重大环境事件信息后,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启动并实施应急预案,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启动应急指挥机构;(3)协调组织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支援时,向公司应急委员会及时报告。
4.3应急救援方法发生重大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由应急救援领导组统一指挥和调度,其他成员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测量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在应急救援组指挥下做好医护人员到来之前的紧急救护具体救护步骤如下。
即将走进的事故现场必须安全可靠,应急小分队员要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观察包括烟头、电线、流动的物体、松动下落的物体等,排除现场存在的危险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
如果已经走进事故现场却发现存在危险,应立即离开;如果事故现场有伤者,应把伤者尽快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伤员救出后应尽快准确估计受伤者的受伤方式、部位、轻重程度及身体状况。
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检查:(1)检查知觉在确认事故现场安全可靠之后,轻轻拍打受伤者的肩膀,呼唤:“你怎么拉?”如果受伤者不能回答,一边便呼唤一边对其头部检查(2)检查口腔检查受伤者口腔内有无异物,如果有异物堵塞呼吸应尽快清理干净;检查受伤者舌头是否存在障碍;清除受伤者咽喉堵塞异物时,应将受伤者的头部抬起头额向后倾,使下巴上扬,拉出舌头,使呼吸畅通。
(3)检查呼吸检查受伤者的呼吸情况,用“看、听、感觉”三种方法。
首先观察受伤者的胸膛是否起伏,第二是把自己的耳朵贴在受伤者的胸膛上听受伤者的呼吸声音,第三用手或面颊感觉受伤者的呼吸。
如果受伤者面部朝下,无法直接检查受伤者的呼吸状况时,应在其他队员的协助下,慢慢移动受伤者的身体,让受伤者移过来,然后在检查他的头部、腿部及身体其他部位。
(4)检查血液循环触摸受伤者的动脉脉搏,用两到叁个手指按在受伤者的脖颈处。
如果受伤者呼吸正常,脉搏交有节奏的跳动;如果受伤者停止呼吸,他的脉搏就不会跳动。
(5)受伤者的全身检查从受伤者的头部检查起,一直检查到脚趾部位,以确认受伤者受伤部位。
检查的重点部位是:流血处、实出骨骼、变形部位。
如果受伤者头部或脊骨受伤,感到疼痛时,必须倍加小心,以免给受伤者造成更大的痛苦或伤害,应选择最为安全可靠的移动方法。
当医务人员赶到后,应急队员协助医务人员做些医疗服务工作,并向医务人员陈诉受伤者的情况,需要时,把受伤者护送到医院。
另外,应急队员帮助受伤者放松,稳定情绪,消除紧张心理,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并鼓励受伤者战胜伤痛的信心,可以告诉伤者不要看伤口,做呼吸等。
(1)止血救护把受伤者的衣服脱下或撕开,用消毒过的纱布或清洁干净吸收好的软性材料,覆盖于受伤者的流血处并压紧。
包扎时注意不要阻碍血液的正常循环。
如果受伤者是动脉大出血时,应挤压出血部位的上部动脉处帮助止血,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2)休克救护有时一些受伤者会发生不同情况的休克,这时因为流血过多或剧烈碰撞所致。
此时受伤者系统可能中断供氧,有生命未详,急需恢复受伤者的各种器官功能。
救护方法是先把受伤者双脚抬高20——30厘米,让其背部朝下躺着,是血液快速流动,特别流回大脑,供给维持受伤者各器官的运转。
为保持受伤者正常体温,可用衣服、毛毯等给受伤者垫或盖上。
如果受伤者呼吸困难或发生呕吐,可使其侧卧,喝些水,使其呼吸顺畅。
(3)骨折救护如果受伤者发生骨折或怀疑受伤者骨折,必须固定好骨折处,现场包扎可用木板、硬塑料、树枝等把受伤者的骨折处固定包扎。
移动骨折的受伤者时要特别小心,可用大的木板、床、担架等移动。
(4)电击救护电击救护时要特别小心,首先拉开电源或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后,确认现场安全,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救护。
如果被电击者停止了呼吸,应马上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
实施人工呼吸想将受伤者的嘴擦干净,拧住受伤者的鼻子,施救者深呼吸后,嘴对嘴缓慢向受伤者吹气,使受伤者的胸部起伏,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以上,通气频率应为10-12/分。
对停止呼吸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不要轻易放弃,尽可能地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5)中暑救护夏季高温天气施工,施工人员容易发生中枢,轻者全省疲劳无力,出现头晕、头痛、烦闷、口渴、恶心、心慌。
重者可能突然晕倒,这时应马上进行急救。
把病人放平躺在阴凉通风处,松开病人衣服扣和腰带,慢慢给病人喝一些淡盐水、凉开水,也可以给病人服用十滴水、仁丹、霍香正气水等消暑药,病重者及时送医院救治。
(6)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救护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队应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有人员中毒严重的,将中毒人员送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涤、消毒等措施,事态严重的应迅速向县政府环保部门、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协助政府环保部门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控制。
(7)环境污染事故当本部或施工现场发生环境事故时,能控制污染源尽量控制污染源,并立即上报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处理。
4.4信息报送与处理4.4.1 突发性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性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及担负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要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并在1小时内向所在项目报告,同时向公司应急领导组办公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