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手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靠( )的振动而产生的。

A .手指B .琴弦C .空气D .弦柱2.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是( )现象 A .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3.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潜望镜4.下面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哪哪”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6.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时的 实际时间是( ):21 :10 C.10:51 :017.女低音独唱时由男高音轻声伴唱,则女低音比男高音( )A .音调低,响度小B .音调低,响度大C .音调高,响度大D .音调高,响度小8.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 .桃花吸收红光C .桃花反射红光D .以上说法都不对D:9.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10.某同学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小于镜头焦距B.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等于镜头焦距C.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D.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大于镜头二倍焦距(注意:以下为多选题,每个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11.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改装机器使其发出的噪声尽量小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12. 老师上课放投影时,想使屏幕上的影像变大或变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大B.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大C.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小D.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小13.如果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像,那么物体在凸透镜前15cm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4.一般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 _?米/秒。

声速除了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与有关。

1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6.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 ,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 __。

(写字母)。

17.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可以传递,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还可以传递。

18. 经常晒太阳会引起皮肤粗糙,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___________ ,浴室中用的取暖灯,用来取暖的是___________。

(填“紫外线”或“红外线”)19.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时,想使字更大一些,应该让放大镜离字稍__________一些.但放大镜必须在范围内移动。

20.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150,那么入射角是___ ____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度.21.光的三原色是红、和蓝。

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射到透明的小水滴发生_ _ 现象的缘故。

22. 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 __来解释.23. 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反射的缘故。

但有时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黑板局部发生反射。

25.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着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26.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如图所示。

请画出反射光线。

27.在下图中画出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再从三棱镜射出的大致光路图。

28.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9.如下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30.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31.正常的眼睛无论是在眺望远景时,还是在看近物时,都能看得见,这是为什么F F五、综合题(共36分)32.(4分)如下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 . (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将会 。

(3)此实验现象说明 ,从而可推理得出结论。

33.(4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使钢尺振动的 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 __就不同;若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尺,使钢尺振动的 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 ___就不同.34.(7分)如图7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实验中,纸板应_________于平面镜。

(填“平行”或“垂直”)(2)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 _______ (填“会”或“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9分)在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如图9): (1)李洋同学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 ,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 , 这是为了比较 。

图7第33题图第32题图(2)如果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比较。

如右图是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4)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5)如果在实验时,李洋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6)后来,他又用跳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重新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棋子的像:.36.(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18,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使它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在上;(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像。

(4)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的像将会。

(5)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6)如果他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7)小华看到装满清水的透明玻璃酒杯很像一个凸透镜(如图13),就想探究它是否具有凸透镜的特点.请你帮他想出一个验证的方法.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答案(仅供参考)一、14. 340 温度 15. 3.8×105Km 虚16. bc ad 17. 信息能量18. 紫外线红外线 19. 远小于焦距20. 75 150 21. 绿色散22. 真空光沿直线传播 23. 音色响度24. 漫镜面 25. 反射折射三、(略)四、30.因为光射到粗糙的白布上发生漫反射,可以使不同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又因为白布能反射各种色光,使画面色彩更加贴近真实色彩,所以银幕要用粗糙的白布制成。

31.晶状体是弹性体,它周围的肌肉可以根据视物的远近调节它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眼睛的焦距,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眼焦距变大,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眼焦距变小,从而使物体的像总是成在视网膜上。

所以眼睛总能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

五、32.(1)减小(2)逐渐变大(3)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3. 幅度响度频率(或快慢)音调34.(1)垂直(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会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5.(1)确定像的位置完全相同像物大小关系(2)不变(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不能,因为只做两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4)玻璃板前表面和后表面各成一个像(5)玻璃板与水平面不垂直(6)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合理即可)36.(1)下凸透镜同一高度(2)10 (3)左倒立缩小实(4)变暗(5)增大(6)物体在焦距之,光屏上没有像(合理即可)(7)将玻璃杯靠近自己的手指,透过玻璃杯看手指,若手指变粗,则它具有凸透镜的特点(合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