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写作部分答题技巧中、英文写作差异研究:英汉思维方式及语篇结构对比人们说话和写文章,为方便听话人和读者的理解,一定要遵循约定俗成的语篇组织规律。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其语篇组织结构也会因此而不同。
中英文之间就存在这样的差异。
中国人说话或写文章,常常不是采取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作法,而是习惯于迂回式思维,即避开主题,把自己的想法保留到最后或者含而不露,让读者自己去领悟。
而且,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方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Particular-General Pattern)。
然而,在英语中,人们最普遍使用的语篇思维模式是一般具体型(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
其特点就是由作者先把要表达的思想概括成全文的立证句(thesis statement)或段落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然后举例说明或交代细节。
这是典型的直线性思维。
它包括两种表现形式:1)先概括后举例;2)先讲整体轮廓,后说各种细节。
对于许多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尽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及语法规则,但因为缺乏对英语语篇结构的认识,他们常常会无意识地把汉语的语篇结构规则应用在英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因而造成了不符合英文语篇结构规律的问题,而这些学生虽然使用英文写作,他们的作文却表现出典型的中国式的思维惯式。
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时的最大问题,即把汉语的思维模式应用在英文写作中。
英汉段落结构对比一篇文章由若干段落构成, 段落是文章的主要成分。
段落由一系列在逻辑和结构上有内在联系的句子组成, 它可以标示出比词和句更长的单元思维层次,还可以方便阅读,使读者清晰看出文章各部分的区别与联系。
因此,段落与整篇文章的关系是既紧密相依又独立成体。
可见,写好段落是写好文章的核心。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模式不同,人们写作时,段落的结构组织、内容安排、语义层次发展等方面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在段落发展方面英语采用直线性思维,而汉语呈现出螺旋型思维模式。
汉语段落的语义发展是螺旋型的,也就是说,一个段落针对一个意思或几个意思进行阐述,而这种阐述是顺着思想自然发展的,如螺旋形式向前运动。
在汉语段落中,主题句可有可无,段落的中心思想由读者来体会。
一个段落里包括的内容较多,甚至有的内容和段落中心思想没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作者突发的感想。
由于汉语文章的许多段落没有主题句,一段里包括的内容观点就没有什么限制了。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对中心思想的发展是通过不断重复来实现的。
在一个段落中,前面已谈论过的内容,后面还会提到,或强调,或借以引出新的内容,所以说是螺旋式的。
典型的英文段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支持句(Supporting sentences)总结句(Summary sentence)。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要想写出地道的英文句子,应该首先掌握英语三种基本句子结构:(1)简单句(Simple Sentences)i. 一个谓语动词和一个单数主语Computers make life easy for many people.ii. 两个并列谓语动词和一个单数主语Computers cost a lot of money and require regular maintenance.iii. 两个并列谓语动词和一个复数主语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buy computers but use them mostly for correspondence.(2)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s)并列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句,它们用以下三种方式连接在一起:i. 用分号连接Some people like computers; others are afraid of modern technology.ii. 用逗号和括号内七个连词之一(and, but, or, nor, for, so, yet)Students usually write with a computer, but I like writing by hand.iii. 用分号和连接副词,如furthermore, moreover, therefore等Students usually write with a computer; however, I like writing by hand.(3) 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s)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英语中一共有三种基本类型的复合句:i. 从句相当于副词Although computers can save time, they take a long time to understand.ii. 从句相当于形容词Database software is essential for companies which need to maintain records.iii. 从句相当于名词Most experts insist that computers are essential in schools.英文写作强调句子结构的变化和丰富性。
在考试中,考生应避免使用重复的句子结构,而应采用变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实,练习使用变化的句型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观察其他的作者是如何构造句子的,并且模仿他们。
另外,考生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才能写出有意义的、富有变化的、准确的句子。
汉语的句式结构借助自然语序,按动作发生的顺序或因果逻辑关系来排列,各个分句逐步交代,呈线性递进,来表达复杂的思想。
可以说,汉语的句子结构如同竹子一样一节节地延伸。
而英语则不同。
英语的句子就像一棵大树。
句子中的主句就是大树的主干,各种从句,短语以及独立结构则是大树的树枝。
汉语句子是按照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运用词汇手段顺畅表达而出的。
而所对应的英语句子却打破了汉语的顺序,每个句子以主句为主干,利用从句等结构来完成英语句子的树型结构。
由于汉语句子呈线性递进,竹竿型延伸,没有英文中树枝状的从属句结构,因此中国学生常常习惯用简单句和并列句,而不是用复合句来表达思想。
但是,地道的英文写作中却要求大量使用从属结构。
中国学生要改变在英文写作中大量使用简单句、并列句的倾向,就要善于利用英语中的从句、分词和短语等语言形式,构筑英语句子的树型结构。
这是改变竹竿型简单句,写出地道英语的关键。
写作步骤研究:在考试时,由于时间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短文写作的步骤要比平常的写作步骤简化得多。
一般说来,考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构思,确定大致的内容以及分几段来论述或说明,然后就要动笔写了。
但这种步骤的简化依靠的是平时科学的练习,否则,要想在短文写作中取得高分就是空谈了。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需要勤动手、动脑和动笔,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就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没有技巧可言。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写作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四个步骤”:审题,构思选材,动笔拟稿和修改完善。
所以考生在准备复习迎考阶段,就应该按照短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来训练,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我们分别来论述写作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目审题也可称为“理解题意”(Finding the theme)。
在开始做“短文写作”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审题,即仔细分析题目所包含的内容信息,猜测出题者的意图,考虑可能运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将题目要求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审题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全功尽弃。
审题一般限定在5分钟之内。
1. 审题要达到的四个确定(1)确定采用的文体:一般有四种形式,即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其中最常用的写作文体是议论文。
(2)确定写作对象:写人还是记事?解释现象还是讲道理、论是非?(3)确定写作重点:所描写的人或事物有哪些主要特点?所论证的问题的主要论据是什么?(4)确定文章段落和段落主题:要写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每段的长度大约是多少?2.审题所指的范围(1)审清作文标题;(2)审清试卷中所提供的主题句,或关键词,或情景,或图表,以及字数的要求等。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对审题的过程做进一步说明:比如我们现在要写一篇题为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作文。
所给的提纲有三点:①Today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②Concerned people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③Still m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首先,我们确定该篇文章的文体应是议论文;其次,我们确定它是写事的,即就某个话题——环境保护——展开论述;第三,我们可根据提纲中的提示信息来确定写作的范围以及所需要的论据;第四,就是要确定作文的段落数以及每个段落里的论述重点。
有了这样的思路和基本轮廓之后,写起文章来就不会跑题。
再如1998年的一个考试写作题。
它是一幅卡通漫画,图画中有一只老母鸡,两个鸡蛋和挂在老母鸡胸前的招牌,招牌上写有几行字;另外图的右边还有说明文字(captions),实为一首“打油诗”。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老母鸡所许下的两个诺言本是它的份内事,无需夸耀,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理由。
再看看右边的说明文字,我们马上会明白,原来这幅漫画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现在有些单位、个人或组织标榜自己能为公众提供多么好的服务或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他们的基本工作,本应该就做好。
因此这幅漫画实为针砭时弊。
经过这样的审题之后,我们就可以确定文章的文体、段落的要点、论述的重心以及所要引用的实例。
另外,在审题的过程中,还要抓住题目以及提纲中的关键词和各提纲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有一次作文题目是Advertisement加TV。
这个题目很大,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所给的提纲是:①Present state;②Reasons;③My comments。
这些提纲对内容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我们还是无法确定Reasons的内容是什么,结果许多考生写了为什么人们喜欢看电视广告。
但在题目的要求中有这样一条:Your composition should start with the given opening sentence:Today more and more advertisements are seen on the TV 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