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工艺
授课课题
§4.1发动机装配工艺
课型
新授
教案节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发动机装配工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熟练掌握装配工艺及工作纪律
学生熟练掌握发动机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学生熟练掌握发动机各部分零件的工作过程
学生动手熟练发动机装配工艺的顺序与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发动机装配,增强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认识,熟知装配工艺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装配流程及工艺,培养了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做事习惯。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1.掌握汽汽缸体装配的组成及流程;
2.掌握活塞连杆组的装配过程;
3.掌握汽缸盖装配流程及工艺。
4.掌握燃料供给、电子控制、冷却系统等装配流程。
一、汽缸体装配
汽缸体加工装配的基本流程为,铸造毛坯件按照先基准后其他、先面后孔的原则,先精铣基准面,再铣其他平面,钻油道孔、水道孔、螺纹孔,镗汽缸套座孔,然后压装汽缸套,安装主轴承盖,再镗、铰主轴承座孔,镗、珩磨气缸孔,清洗缸体总成,安装水堵和油堵。
8、润滑系统装配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连续不断的将一定压力的机油运送到相对运动的各摩擦表面,防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减少零件间的摩擦和磨损,并起到冷却和清除磨粒的作用。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集滤器、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压力开关等。
9、起动系统装配
起动系统的主要部件有起动机、蓄电池等。安装起动机时,应保证起动机的凸缘面与发动机上的起动机安装座面平行,否则会导致起动时驱动齿圈与飞轮齿圈接触不良。
5、燃料供给系统装配
燃料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油供给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组成。
6、电子控制系统装配
电子控制系统的装配重点控制项目有检查线束是否有破损、接插件接插可靠和正确无误、线束固定牢固、防止电子控制单元和传感器与执行器碰撞变形或损坏等。
7、冷却系统装配
水冷式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水泵、节温器和散热器。
2、曲轴装配
曲轴是发动机的心脏,在工作中受到周期性不断变化的燃气冲击力、往复运动的惯性力及离心力等复杂的交变载荷,产生扭转、各方向震动,承受拉、压、弯和磨损,所以对曲轴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韧性和机械耐磨性且必须得到良好的润滑。
安装曲轴时,应注意:①主轴瓦是否安装;②主轴承盖上的顺序标记是否与实际相符;③主轴承盖上的朝前标记是否朝向发动机前方,或检查汽缸体主轴承座和轴承盖的轴瓦定位槽是否位于同一侧;④按规定拧紧主轴承盖螺栓,一般使用两轴螺栓拧紧机拧紧。检查工作可以通过人工完成,也可以使用设备自动检查。如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检测主轴承盖厚度判断主轴瓦是否安装,安装轴瓦厚度会增加,如果厚度较小说明主轴瓦未安装。也可以采用充气法检测主轴瓦状态,向通往曲轴油道的通路中充气,随后保持充气压力,如果没有安装轴瓦,压力会快速下降。主轴承盖的方向则可以使用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视觉检测系统判断,通过摄像头读取方向标志物形状与标准图形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安装的正确性。
3、活塞连杆组装配
活塞连杆组是曲柄连杆结构两大组件之一,包括活塞、活塞杯、活塞销、连杆总成和连杆轴瓦等,主要作用是承受汽缸中的气体爆发压力,并将此力传递给曲轴。
4、汽缸盖的装配
汽缸盖的装配内容主要包括配气机构大部分零件和油堵与水堵等,主要的装配工作在缸盖分装线完成,另有小部分如气门导管、气门座圈等在机加工线装配。装配质量的重点控制项目主要有气门座圈密封面和气门导管的同轴度、缸盖螺栓拧紧度的控制、安装正时机构时保证配气相位的准确性,主要检测项目有有汽缸盖的密封性能、气门和座圈的密封性能。
教学重点难点及
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发动机装配系统各部分零件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
熟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正题
学习目标
新授课程
教师巡视,并检验学习状况
课堂小结教师点评
布置作业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上交手机。
汽车发动机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作为汽车的“心脏”,其制造技术是整车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能否保证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实现可靠的运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制造过程的最后工序—装配。
10、最终检验
发动机总装的最终检验项目主要有发动机总成泄漏实验和外观检查。
组织学生学习提问
总结本节重点
学生自主探讨对发动机的了解
教师结合ppt讲解
为学生解答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