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

Fe+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金属表面有_气泡_产生,溶液由_无_色变为_浅绿_色。
锌+盐酸
锌+硫酸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金属表面有_气泡_产生,溶液颜色无变化。

溶液反应
铁+硫酸铜
Fe+CuSO4=FeSO4+Cu
金属的物理性质
应用
举例
金属的物理性质
应用
举例
导电性
做电线

机械强度
导热性
锅子

金属光泽
延展性
电线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而熟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
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12、1溶解性: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2、影响因素: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且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3、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f、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吸热,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放热:扩散过程:会吸热;水合过程: 会放热,扩散过程=水合过程:温度变化不明显吸热=放热,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温度降低 吸热>放热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温度升高 吸热<放热
10、浊液: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11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12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13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14、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发出_耀眼的_白光,生成_白色_固体。

Al+O2=Al2O3
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
镁+盐酸
镁+硫酸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金属表面有气泡_产生,溶液颜色无变化。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性。
铁+盐酸
铁+硫酸
e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并形成溶液时,生成物中如有可溶物、沉淀、气体或水时,其中__可溶物__为溶质,沉淀或逸出的气体不是溶质,生成的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盐酸和碳酸钠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NaCl__,生成的水和原溶液中的水是__溶剂___。
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与水接触;其它影响因素:温度、盐等
6、根据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分析铜生锈的条件又是什么?
答、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接触
考点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炼铁:(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铝土矿:Al2O3、辉铜矿:Cu2S)
(1)工业炼铁的原理:在高温下,用_炭_作还原剂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a. 当固体、气体与液体形成溶液时,一般将固体和气体当作_溶质__,液体当作_溶剂_。
b. 一般有水,水都是_溶剂_。两种液体形成溶液,量多的做_溶剂_,量少的做_溶质_。
c根据溶液的名称可以区别溶质和溶剂,一般将溶质放在前面,溶剂放在后面。如碘酒中__碘_是溶质,;__酒_是溶剂。
d物质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所形成的溶液,溶质不是原物质,而是_反应的生成物质_,如CaO与水反应后形成的溶液,溶质是_Ca(OH)2_,CO2与水反应后形成的溶液,溶质是H2CO3。
20结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
更大的硬度、较低的熔点、更高的强度(韧性好,耐拉伸、耐弯曲、耐压打)、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22、生活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做门窗,而不用纯铝?
铝合金的硬度比铝大。
23、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是利用了什么性质?
铝合金的硬度大、密度小。
24、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制造人造骨等
3、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4、用途:医药上的钡餐是BaSO4的悬浊液;粉刷墙的涂料也是悬浊液;农业上,把农药配成乳浊液或悬浊液节约农药,提高药效(如,波尔多药是悬浊液).
1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溶液的性质
考点一、溶液的定义、组成和特征
1、溶液是指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均一的__、_稳定___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_均一_、_稳定_、混合物。均一性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_组成_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 溶质不会从溶剂中__分离_出来。
3、组成:溶液是由_溶剂_和__溶质__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铁丝表面有_红色固体铜_生成,溶液由_蓝__色变成_浅绿__色。
活泼的金属能把
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反映出金属的
活泼性顺序
铝+硫酸铜
2Al+ 3CuSO4=Al2(SO4)3+3Cu
铝丝表面有__红色固体__生成,溶液由_蓝__色变成_无_色。
铜+硝酸银
Cu+2AgNO3=Cu(NO3)2+2Ag
13、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
四个因素:
1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4.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5.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4、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2、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再溶解,则说明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再溶解,则说明是不饱和溶液。(2)有未溶解的溶质时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答: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CO2+Ca(OH)2=CaCO3↓+H2O
(3)实验中应先进行的步骤是:先通CO,目的是排除管内的空气
(4)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吸收CO2;
(5)放置最后一个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CO,防止CO污染空气。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__水__和__空气___共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该反应属于__化合__反应。
铜丝表面有_银白色_生成,溶液由__无_色变成_蓝_色。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_H_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不是氢气)。
(2)排在H前_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水_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不与化合物发生置换出金属的反应。因为这些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
(3)铁与酸、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__+2__价的_____铁离子__化合物。
16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
17日常生活中,用于家用热水瓶内胆壁上的银白色金属是__银(Ag),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汞_。家用铁制的锅铲上部,常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这说明铁具有_导热性_性,铁能拉成铁丝,说明铁具有_延展_性。
28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1.镁、铝在常温下就能பைடு நூலகம்氧气反应。
2.铁、铜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3.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29、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
答: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器本身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而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被氧化,所以铁器需要涂油漆来防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