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交通信息平台
1.ITS共用信息平台概述
集成(Integratiuon)——ITS的重点内容之一,集成是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促进ITS整体效益发挥的重要途径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途径:信息集成是系统集成的基础和前提
ITS共用信息平台的作用:ITS系统协调、整合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基本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体系结构框架:
信息采集与监控自动化系统
集成管理系统
计算机支撑系统——城市交通信息高速传输网络和数据库支撑平台
不停车联网自动收费系统
其他应用系
统
交通管理系
统
保险车辆电子稽查系统
ITS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
基于XML、CORBA、AGENT等技术的智能分布式信息交换引擎服务映射与共用信息交换标准
接入代理
服务水平与权限管理
平台的管理控制机制
1.问题的提出:
综合信息检测匮乏——线圈、视频、GPS等等都要逐步安装运行,但检测信息相互独立,数据共享困难,各种检测设备不能互相协作
信息资源的独立分散导致共享困难——单一业务部门或业务系统掌握的信息资源往往是不全面的,无法反映真实、全面的情况,不能对业务工作起到较好的支撑工作
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缺乏协同性
公众信息服务的水平尚待提高
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采集数据实现集中存储存在一定的难度
数据转换效率低:数据环境的不一致,数据结构设计的各异、所支持数据类型的不同
数据实时性难以保障:“点对点”的数据引用模式
中央服务器投入成本较大
3.交通信息资源整合数据流图
八、车辆自动驾驶
(一)车辆自动驾驶概述
1.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含义
技术手段:应用现代传感、检测、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装备车辆及公路系统,并通过车—路间通信和车—车间通信;
达到目的:打到车辆可以自动控制方向、速度、车间距等,从而使汽车自动行驶在智能化公路上;
2.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本质
使公路系统具有一定的智慧,并依靠车辆的智能系统控制车辆的自动驾驶
将交通调整到最佳状态,减少人工驾驶引起的交通问题,提高公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3.车辆自动驾驶的作用:
对事故早起探测与早期操作,排除驾驶人员人为错误、心理影响及个别车辆控制的可能性
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的汽车交通问题
老龄化社会,AVCS(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可在高龄者辅助驾驶、高龄者移动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车辆自动驾驶工作机理
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分为四部分:车道状态数据层,车辆行驶环境信息层、辅助驾驶接口层、车辆控制层
(三)车辆自动驾驶关键技术
1.车辆定位与导航技术
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线导航、磁导航、无线导航、视觉导航、GPS导航、激光导航、惯性导航等
磁导航:目前最成熟可靠的方案
缺陷:需要在道路上埋设一定的导航设备(磁钉或电线),实施过程比较繁琐,不易维护,变更运营需要重新埋设导航设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视觉导航:对基础设施要求很低,被公认为最有前景的导航方法
缺陷:受限于黑夜、低能见度等情形下的光照条件
2.避障技术
常用的避障传感器有:激光雷达、微波雷达、视觉、超声传感器等
高速公路环境下,由于速度较快,通常选用检测距离较大的微波雷达;
城市环境下,由于环境复杂,通常选用检测角度较大的激光雷达;
超声传感器由于检测距离较短,通常用在车身两侧
视觉方法最为灵活,价格也比较低廉,但立体视觉算法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车体控制技术
车体控制是无人驾驶车辆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包括速度控制、方向控制和刹车控制等几个部分
车体控制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时延、不精确控制,一般都采用模糊控制方法。
常用的有模糊控制器、预瞄控制器(四)自动驾驶发展现状及研究成果
九、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概述
1.信号控制的目的
在时间上隔离不同方向的车流,避免交通冲突
提高平面交叉口的使用效率,例如协调相邻交叉口的绿灯时间,使车辆连续通过多个交叉口
2.控制系统类型
单点信号控制、干道协调控制,区域系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