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必修三 2-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必修三 2-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类别
概念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
传递形式
来源
实例 昆虫的性外
化学 程中,自身产生的 信息 可以传递信息的化 学物质
信息素
生物 激素、狗利 体 用其小便记 路行为
类别
概念
传递形式
来源
实例 昆虫的舞
对于同种或异种生 植物或动 信息 物能够通过其特殊 物的异常 行为特征传递的信 表现及行 息 为
生物 蹈、各种类 体 型的求偶炫 耀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解析]
流经此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农作物)
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 多途径利用,能量得以高效利用;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 田,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沼气池中的 微生物利用的是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物质,属于分解者。
2.实验流程 铺垫细沙 ↓ 注水:注入适量的河水或池塘水,使缸内有陆上与水下 之分 ↓ 放置动植物:根据生物本身的生活习性正确放置适量的 生物个体 ↓
密封生态缸:用胶带将生态缸口密封 ↓ 移置生态缸:将生态缸放置在光线良好的散射光下 ↓ 观察记录:每周定时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存活和水质变 化情况
3.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 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 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 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解析] 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是化学物质,不属于物 理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 C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两者的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 实质 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 稳定 恢复力稳定性 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 稳定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 越小,营养结构越简 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 二 者 联 系
恢复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 关系(如下图)
(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 用范围。 (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 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y越大,说明抵 抗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如热带雨林与 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 大于热带雨林的y值。
[解析]
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
息、行为信息等,并非都是由生物产生的。微量的性引诱剂 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作出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答案] C
[应用训练2]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动物
的生活都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 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 B.孔雀开屏 C.花朵鲜艳的色彩 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赖于云杉种子的收获情况 )
(2)农田中除草、除虫: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属于竞争 关系,会和农作物争夺空间和资源;作物害虫与农作物属于 捕食或寄生关系。可见,田间杂草和作物害虫都将导致一部 分能量流向对人类无益的部分,因此除草、除虫有助于调整 能量的流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能量多级利用 建立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使能量多级利用,另一方面可 实现物质循环。所谓能量多级利用,指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 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使废物资源化,从而提高能 量的转化效率。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要提高能量 的利用率,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借鉴下面的一些措施:①尽量 缩短食物链;②充分利用生产者;③充分利用分解者,如利 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
[应用训练1]
(2012· 广州模拟)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
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 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0.01 mg ,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 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 得见,但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生态系统 组成 生态 瓶编 号 甲 乙 丙 丁
光 水草 + - + + + + + +
藻类 + + + +
浮游 动物 + + + +
小鱼 泥沙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 构成生态系统中一定不能缺少的四种成分
4 □繁衍
,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5 (2)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 □种间 关系,以维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
3.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保持或恢复 自身 7 □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
1.两种稳定性一定呈负相关吗?
提示
不一定,如冻土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
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8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 能力。 9 3.基础: □负反馈 调节。Βιβλιοθήκη 4.组成 (1)抵抗力稳定性
10 ①概念:生态系统 □抵抗外界干扰 并使自身的结构与 11 功能 □保持原状 的能力。
12 13 □成分 越单纯,□营养结构 越 14 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 □抵抗力 稳定性就越低,反
、湿
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例如:蜘蛛网的振 动频率。 ②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
2 传递信息的 □化学 。例如:植物的生物碱、动物的性外激
素。
3 ③行为信息: □动物 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
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例如:蜜蜂的舞蹈。
2.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 的
区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别 影响 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 越大,营养结构越复 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二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 者 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 联 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 系 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
②规律:生态系统的 之则越高。
(2)恢复力稳定性 ①概念: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
15 □恢复到原状
的能力。
②规律: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相反。
2.如何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提示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上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的种类、数量比例相对稳定,食物链、食物网相对稳定。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上看: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 衡。
(3)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 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 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应用训练4]
(2012· 宜昌模拟)甲、乙、丙、丁4
个密
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 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 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 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 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特别提醒
(1)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包括:①自身净化能力
——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②完善的营养结 构——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相对稳定。 (2)抵抗力稳定性高低比较:生物圈>海洋生态系统>热 带雨林>温带草原>极地荒漠。恢复力稳定性正好与其相反。
1.实验原理 (1)生态缸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特别需要注 意必须有足够的分解者。 (2)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 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生物的数量不宜过 多。
(4)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这样可保证生态缸中有充足的 太阳能。当然,生态缸中一定要封闭,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 物因素的干扰。
第三部分 必修③ 稳态与环境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教材基础回扣
核心考点整合
命题视角研析
课上小题专练
课后限时练
教材基础回扣
教 材 梳 理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 (1)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 令、数据与信号等。
(2)种类
1 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 □光、声、温度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方面:调控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种群方面:维持种群的繁衍。 (3)群落方面: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 定。
拓展提升 1.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2.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的重要性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不同。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 (3)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 态。
[应用训练3] (2012· 合肥调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