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 安溪三远江滨花园6、7、8号楼建设单位:福建安溪新联安房地产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长春市建设监理公司编制人:审批: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2006年3月25日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模板采用九夹板辅以50×100松方木,支撑采用钢管和杉圆木(即地下室和底层采用钢管支撑,2层及以上层高 2.8M,采用木支撑),柱箍采用50×100松方木及Ф10对拉螺栓,墙和截面较大的梁采用Ф10对拉螺栓加固。

1.基本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2.安装顺序柱、墙钢筋绑扎、隐蔽验收→柱、墙模板安装加固→搭支撑架→梁板模板安装加固→柱砼浇筑→梁板钢筋绑扎、验收→梁板砼浇筑→柱、墙模板拆除,吊上一层使用。

3.操作要点(1)柱模板①先在基础或楼板面弹出柱的中心线四周边线。

②沿边线竖立立板,正确固定柱脚,用斜撑将柱模板临时固定,再由柱顶用线垂吊直找正,然后正式固定。

柱脚一侧要留清扫口。

③通排柱模板安装,应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④门子板应分节铺钉,或分节预留施工洞口,其高度由地面起2m留一道,以便灌入混凝土及放入振捣器。

⑤柱模板加设柱箍,柱箍采用50×100松方木及Ф10对拉螺栓,间距通过计算确定,截面较大的柱加设对拉螺栓。

⑥在柱与梁的结合处,正确锯好梁的槽口,在梁的槽口上划好中心线。

⑦柱模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在浇筑楼板砼时应在柱位四周预埋40MM*40MM*30MM小木块做为柱模底部固定。

b.支设的柱模,其标高、位置要准确,柱身不扭曲,支设应牢固,均采用四面支撑。

c.柱模底部四周用1:3水泥砂浆堵严,防止漏浆。

d.每根柱模底部应设清渣口,作为浇筑之前清理模内杂物。

柱模板上口标高应安至梁底模板下,在柱砼达到拆模强度时,可比梁模板先拆卸,在安装时应钻好插筋孔,及时预埋好其他设计要求的预埋件,并要求方位准确。

(2)梁、板模板①在楼面上弹出主梁及次梁的中心线,同时复核柱模上梁槽口处中心线位置,在柱模上弹出梁底标高,对准标高钉上梁底托木。

②按照设计间距搭设钢管(或木)支撑架,钢管(或木)支撑底部应铺设垫板。

按设计要求安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拉杆,并在钢管(或木)立柱上弹好标高线。

③根据梁底标高及起拱要求,确定梁底大横旦标高,安装好大横旦。

在大横旦上铺设梁底木楞。

按同样的方法铺好板底木楞。

④对准柱模槽口中心线,在托木上铺设主梁底模,轴线复核无误后安装侧模,主梁侧模上应开好次梁槽口,在槽口上划好次梁中心线,对准中心线安装次梁底模。

次梁轴线位置核对无误后,安装侧模。

⑤主次梁模板安装加固完毕,铺设板底模。

⑥梁高度较大时,侧模可先安装一面,待梁钢筋安装完毕,再安装另一面侧模。

⑦梁高度大时,应设置对拉螺栓,待梁钢筋安装完毕,在侧模上钻孔,安装对拉螺栓。

(3)墙模板①先弹出墙的中心线和两边线。

②安装墙的内侧模板,钉横档,支斜撑。

在顶部用线锤吊直,拉线找平,撑牢钉实。

清理墙底杂物,绑扎墙体钢筋。

③待钢筋扎好后,立外侧模板。

将钢筋、横档等撑好,找平吊直后固定。

在模板底部留出清扫口。

④在墙壁最下部和模板上口先支钉控制墙厚的小木条,再用螺栓将两侧模板的横档拉紧加固,螺栓间距按模板设计方案布置。

(4)梯模板:采用九夹板,支撑前先根据层高放好大样,搭好支撑架,先支平台梁底模板,再支梯梁底模板、外帮侧板,在外帮侧板内侧,放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样板划出踏前侧板的档木,再钉侧板。

梯踏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上一步和最下一步的高度,要考虑楼地面装修层厚度的影响以及梯自身装修层的影响。

(5)后浇带模板因后浇带浇筑前,两侧底部支撑不能拆除,为避免影响其他模板的拆除,后浇带范围内支撑架单独搭设,大小横杆及系杆与两侧梁板支架相联,侧模采用钢丝网加对撑支设,具体做法如下图:(6)、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防止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

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砼浇筑时模板变行。

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

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

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2、柱模板:a、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信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b、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

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至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c、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线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

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力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3、墙模板:a、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防治方法是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

b、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防治方法是,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平,模板间卡固措施牢固。

c、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产生的原因是,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支撑不足或失效。

d、墙身超厚:墙身放线时误差过大,模板就位调整不认真,穿墙螺栓没有全部穿齐、拧紧。

e、墙体上口过大:支模时上口卡具没有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

f、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

g、角模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靠,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h、角模入墙过深:支模时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凹入过多或不牢固。

应改进角模支模方法。

i、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及与大模板的固定不牢固。

必须认真进行洞口模板设计,能够保证尺寸,便于装拆。

j、严格控制模板上口标高。

4.模板工程质量标准模板安装完毕,应对其轴线、截面尺寸、垂直度、标高、平整度等进行全面检查,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5.模板拆除(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

板跨度≤2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50%以上;板跨度>2,≤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75%以上;板跨度>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100%;梁结构跨度≤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悬臂构件及结构跨度>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100%;(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拆模板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6.模板工程设计计算(1)框架柱模板安装设计计算本工程柱侧模采用18 mm厚九夹板、50×100 mm的松方料及Ф10对拉螺栓配制;当矩形柱边长≤700 mm时每侧设三道50×100 mm方木竖楞,方木箍间距为500mm;矩形柱模加固(柱箍)用松方料及Ф10对拉螺栓配置使用,柱箍离地200 mm 为第一道,间距为500 mm。

柱模下设有杂物清扫口,柱模2m高度处设有混凝土浇灌口。

对边长≤700 mm矩形柱模板验算a.荷载计算柱模板主要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因柱较长必须分层浇筑。

以每小时浇注混凝土6 M3,每次十根柱同时浇注,混凝土浇筑速度为6/(10×0.7×0.7)=1.22M/h,则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为F=0.22νt oβ1β2V1/2γ一混凝土的重度(KN/M3)其中V=1.6 M/h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0(不考虑凝作用)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1设混凝土温度T=25℃ t o=200/(T+15)=5F1=0.22×24×5×1.0×1×1.221/2=29.16(KN/M2)F2=γH=24×4.8(层高)=115.2(KN/M2)(层高取4.8m)取F= F1=29.16 (KN/M2)设计荷载(计算承载力)P1=29.16×1.2+4×1.4= 40.59(KN/M2)标准荷载(计算刚度)P2=29.16×1.2=35(KN/M2)b.柱模板强度验算20.3 KN/M250 250q11=P1×L1=40.59×0.5= 20.3(KN/M)M max=0.125q11L22= 0.125×20.3×0.252= 0.16(KN·M)σmax=M max/W= 0.16×106/(1/6×500×182)= 5.93(N/MM2)<[σ]= 11 N/MM2∴满足要求c.柱模板挠度验算q12=P2×L1= 35×0.5= 17.5(KN/M)ωmax= 0.967×q12L24/(100EI)= 0.967×17.5×2504/(100×9×103×1/12×500×183) = 0.30(mm)<[f]=250/400= 0.6(mm)∴满足要求d.竖向木楞强度验算10.15 KN/M500 500 500 500q21=P1×L2= 40.59×0.25=10.15(KN/M)M max= 0.125q21L12=0.125×10.15×0.52= 0.32(KN·M)σmax= M max/W=0.32×106/(1/6×50×1002)= 3.84(N/MM2)<[σ]=11N/MM2∴满足要求e.竖向木楞挠度验算q22=P2×L2=35×0.25=8.75 KN/Mωmax=0.967×q22L14/(100EI)=0.967×8.75×5004/(100×9×103×1/12×50×1003)=0.14(mm)<[f]=500/400=1.25(mm)∴满足要求f.横向木楞箍强度验算350 350700P1 =P1×L1×L2= 40.59×0.7×0.35= 9.94(KN)M max=2P1L2/4=9.94×2×0.35/4=0.84(KN·M)σmax= M max/W=0.84×106/(1/6×50×1002)= 10.08(N/MM2)<[σ]=11N/MM2∴满足要求②边长500<L≤700mm矩形柱模板验算按以上相同的方法,验算边长500<L≤700mm矩形柱模板的加固能够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