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摘要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也在经历了“强化语法”到“淡化语法”的过程之后又重新开始审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语法教学的问题。
而了解学生学习语法的情况又是提高语法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有鉴于此,笔者对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当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参考。
论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简要概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文结构,并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概念作了阐释。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有:二语习得理论、外语学习主体分析。
第三章为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调查。
该部分阐述了调查的设计、实施和结果。
第四章为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论文从五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
该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并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并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 ABSTRACTGrammar teaching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lively debates during the history of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s thesis makes a study of 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insenior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help improve grammar teaching. A questionnaire of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214 students in the High School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 one consists of five sections, in which the aim,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term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areparticularly dealt with. Part two includes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and relevantresearches. Part three concerns the survey and its results. Part four focuses on theanalysis of the results. Part five present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and offerssome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schoolsThe thesis is hoped of some help to the upcoming researchers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研究背景 1第二节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第三节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第四节本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3第五节论文结构 3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5第一节理论基础 5一、二语习得理论 5二、外语学习主体分析. 6第二节相关研究 7第三章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的调查 9 第一节调查的设计9第二节调查的实施9第三节调查结果 9一、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观念10二、高中生学习英语/语法的主观感受12 三、高中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13四、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策略14五、高中生在语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6 第四章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21第一节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观念 21第二节高中生学习英语/语法的主观感受 22 第三节高中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 23 第四节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策略 25第五节高中生在语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6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29 第一节研究的结论29第二节本研究的建议. 29第三节本研究的局限. 31附录一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32 附录二假设检验 P-value表(一) 35附录三假设检验 P-value表(二) 36参考文献. 37后记 39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语法教学都经历了变化。
最初,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受到极大的重视。
早在18 世纪,语法-翻译法师使用最广泛的外语教学法,强调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
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增多,语法-翻译法因其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而遭到质疑,人们开始将语言教学的重心由形式转向意义。
20世纪 70 年代产生的交际教学法使语法教学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削弱。
基于Krashen 等学者的理论,人们相信“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法就会1被学习者自动习得” 。
然而,这种教学法遭到许多外语教学专家和外语教师的质疑。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人们重新开始重视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认为“语法教学能够使语言材料更易接受,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切分语言信号,2使其成为可理解的单位,能够帮助学生证实对目的语语法的不自觉的假设”。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的英语教学也经历了相似的变化。
受到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以语法讲解和语法规则的操练为主。
结果是,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法,却很难用英语进行交际。
伴随着交际教学法的产生,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对语法的热潮,但同样,经过实践与反思,人们还是发现了这种“淡化语法”取向的弊端,于是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广大教师和研究者们的关注。
经历了这样一次反复,语法教学并未回到原点,外语教学专家和外语教师们在探索如果叫语法才是更有效的,应当如何把语法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而人们对“语法”和“语法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试图通过了解高中生的语法学习来探索更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第 18 页。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第 99 页。
1第二节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试图探究的问题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教学有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于语法教学,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即探讨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
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学习活动的主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王初明(2001)提出,“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者的特点。
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如何教,可以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有助于做出正确的1教学决策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牛津大学教育系的应用语言学教授ErnestoMacaro 博士(2008)亦认为,探究语法教学的问题,应该更多关注学的过程, 而不是教的过程。
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高中生的语法学习观念、学习英语和语法的主观感受、在英语和语法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语法学习策略以及他们在语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第三节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调查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的五个方面,并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五个方面是:(一)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观念;(二)高中生学习英语/语法的主观感受;(三)高中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四)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策略;(五)高中生在语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个维度是:年级(高一、高二、高三),班级(省招班、平行班)和性别。
研究的方法有:(1)文献研究法,搜集相关的论文、著作作为研究的基础;(2)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以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和补充。
1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 10 期。
2第四节本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要研究语法学习的问题,就要先明确语法是什么。
现代语言学对语法的最新认识是“对语言的一般描述,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包括音位学(音位及其组合规则)、句法学(词和词组的组合规则) 、词汇学和语义学(词汇的意1义及其组合规则)”。
而对于语言教师来说,语法可以被描述为“与音位学相对2的一个术语,研究语素、语素的变化和组合规则等”。
从不同角度对语法进行分类,就可得到不同的语法类别。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分为规定性语法和描写性语法;从语法描写的对象来看,可分为共时语法和历时语法;从描写方法来看,又可分出比较语法;从描写的目的来看,可分为教学语法、参考语法和语言学语法;根据教学语法的编写方式,有可分出独立的教学语法,如语法教科书和结合在阅读课本中的语法(束定芳,庄智象,2008)。
在课堂上的正规学习中,学生们接触到的规则大多是教学规则,但同时,他们在自学过程中从语法书上也会接触到规定性规则和描述性规则,而他们在将这些规则内化的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对语言结构的独特的看法。
第五节论文结构论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简要概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文结构,并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概念作了阐释。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有:二语习得理论、外语学习主体分析。
第三章为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调查。
该部分阐述了调查的设计、实施和结果。
第四章为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论文从五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第 93 页。
2同上。
3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
该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并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并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
4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第一节理论基础一、二语习得理论近 50 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二语习得作了研究。
最有代表性的是行为主义、天赋论(普遍语法)、监控理论、信息加工论、联结主义和互动论。
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于20 世纪 60 年代,该理论讲学习的过程(包括语言学习) 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过程,因此,该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教学强调模仿、操练、成功时给予反馈,以及习惯的配昂。
然而,行为主义理论对语言学习过程解释并不全面(Lightbown & Spada, 2002),它将人的心理认知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高级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