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防护相关知识培训
4
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诊疗过程中 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感染风险!
5
冰山图
10-15% AIDS明确诊断
85-90% HIV感染者未
被诊断
不要认为只有在血 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 体才具有传染性。
很可能,一个被感 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 一样。
6
标准预防是措施!
标准预防: 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
隔离、防护相关知识培训
1
标准预防 隔离预防技术
职业暴露与防护
手卫生
清洁与消毒
CONTENTS
Part 1
目
Part 2
录
Part 3
Part 4
Part 5
2
标准预防 1
LOREM IPSUM DOLOR
3
新传染病不断出现,预示我们对感染 性疾病病原体的认识远未达百分百。
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检测试剂质量不 稳定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不产生抗体等情况,检测 中也会存在结果的“假阴性”。
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 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 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7
8
9
普遍预防是理念!
➢ 手卫生和戴手套 ➢ 佩戴口罩:普通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 落实呼吸卫生礼仪 ➢ 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 进行环境控制:物品表面(含设备表面)、环境表面、
17
18
19
20
21
隔离要求
➢ 应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按照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 落实门诊、 急诊就诊患者的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
➢ 应执行疑似和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安置和转运的管理 要求,呼吸道传染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 传染病流行期间, 应制定并落实特定的预检分诊制度。
29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 泌物等喷溅时。 b)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 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 全面型防护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 清洁与消毒。
25
隔离要求
➢ 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 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 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宜相对集中, 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26
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建筑布局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 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 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 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 Pa。
LOREM IPSUM DOLOR
12
LOREM IPSUM DOLOR
13
LOREM IPSUM DOLOR
14
定义
感染链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 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 感人群。 个人防护用品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 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 护服等。
15
定义
外科口罩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 程中佩带的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 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16
LOREM IPSUM DOLOR
➢ 应遵循WS/T311的要求,做好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 者的隔离工作;应遵循WS/T 367的 要求,做好接诊和收 治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区域的消毒工作。
22
患者识别要求
➢ 预检分诊应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流 行病学史等情况,必要时应对疑似患者测 量体温。对疑似 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并指导患者正确 佩戴,指导患者适时正确实施 手卫生。
4.1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 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 4.3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 防”原则。 4.4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 度。
4.5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 群。 4.6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 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 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地面 ➢ 纺织物的清洗和消毒:一用一洗,不在公共场所清点
污衣 ➢ 安全注射:制度与流程;医疗器械 ➢ 规范处理污染医疗器械
10
呼吸道卫生
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嗔时用 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 手卫生,并与其 他人保持lm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
11
隔离预防技术 12
➢ 工作人员应正确引导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到指定的感 染疾病科门诊就诊。
23
患者转运要求
➢ 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 ➢ 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及时转运至
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 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转运中避免
室内。 无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暂不能转出的患
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留观 病室或空气隔离病室。
28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口罩的使用 ➢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 一般诊疗活动, 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
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 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 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 应正确佩戴口罩。
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 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
外科口罩。 ➢ 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
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 患者确定转运时,应告知接诊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的工作
人员。
24
隔离要求
2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宜安置在负压病区(房)中。
应制定探视制度,并限制探视人数和 时间。 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
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1.2 m。 患者在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其活动宜限制在隔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