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山导游词
导游内容:概况→天半江郎→十八曲→开明禅寺→会仙岩→百步峡→霞客亭→一线天→登天坪→郎峰天游→钟鼓洞→烟霞亭→伟人峰→江郎书院
【概况】:
江郎山,古称:玉郎山、金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门镇境内。
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5A级景区,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青龙湖曾用名)和仙居寺等部分组成,面积11.86平方公里,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天半江郎】:
此处为远眺江郎山全景最佳观景点。
近前开阔地铺开老年期地貌的丘陵平原景观,远处江郎山孤峰---巷谷地貌景观浮出于开阔平原之上,两者的对比衬托给人一种强烈的自然美感。
大约于上新世,江郎山的红砂岩遭受了强烈的剥蚀而仅残留300米高的三爿孤峰。
随后,地壳运动把它从盆地平原上再次抬升约350米,三爿孤峰被抬升到高位,高高腾起于半空的云雾之中,如在半天之上,故名“天半江郎”。
【十八曲】:
登山之时是一条蜿蜒于密林中的古道,因名“十八曲”。
十八曲全长500米,台阶461级,走完十八曲,我们的相对高度就上升了120米,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热身运动。
这是一条历经千年的古道。
当年白居易、杨万里、辛弃疾等文人骚客都曾经由此道登临江郎山饱览胜景,留下大量不朽诗文,所以“十八曲”名称不仅取弯曲之意,还兼指诗文词曲之多。
【开明禅寺】:
开明禅寺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世事沧桑,屡建屡毁,
现在的寺庙重建于1990年。
门墙上“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所留笔迹,“开明禅寺”四字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里面大雄宝殿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佛,殿堂两侧是二十诸天。
这座寺庙求平安,问财运相当灵验,特别到每年的端午,来朝拜的善男信女成千上万,络绎不绝。
各位要是有兴趣的话不妨进去感受一下另外一个世界沉默的文化,用您的虔诚去与神灵对话(寺内介绍略),十分钟后咱们在寺庙门口集合,到时候可别忘了带上几支香杆,做什么用呢?到下一个景点我再揭晓答案。
【会仙岩】:
相传八仙曾在此会聚、下棋,因名会仙岩。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各位朋友一定要折腰做英雄,小心重“头奖”啊。
走进岩洞里大家是否注意到,岩洞里撑着许多香杆,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我们当地有句名谣:“撑一撑,要背不疼;拜一拜,消灾消难”,所以这是当地百姓求平安用的。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与平安,也请将您手上的香杆撑上吧。
到这平坦的地方,各位先站稳,然后抬头看看头顶,能够看到沙滩,鹅卵石。
其实这是丹霞地貌中典型的顺层岩洞景观,在坚硬的沙砾岩石中夹杂一层泥岩,泥岩软弱易于风化而凹进成洞。
会仙岩坚硬的砂砾岩由大大小小的河道卵石胶结而成,时代为晚白垩世,指示如今的山地曾经是晚白垩世的冲积平原,是反映地球沧海桑田不断变化的好场所。
之前我就介绍到江郎山以丹霞地貌景观著称,那什么叫“丹霞地貌”呢?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是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是巨厚红色沙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看完头顶,咱们再活动活动颈部,各位转身看到对面山头上有座亭子,那是为纪念徐霞客而建的“霞客亭”,那儿是近观江郎三爿石最佳的位置。
【百步峡】:
沿着各位左手边往上有一条天然石隙,内砌有石阶100步整,故名“百步峡”。
高20余米,宽
不足1米,最狭处须侧身而过。
可谓天然的测身仪。
【霞客亭】:
徐霞客曾于1620年、1628年和1630年三次过江山,留有关于江郎山、浮盖山等地的游记2600余字。
在霞客亭边上这块碑上刻着《徐霞客游记》:“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
问之,即江郎山也。
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
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拔,已为瑰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这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1992年秋设“霞客游踪”景点,建霞客亭。
亭内楹联称:
遍访名山独尊江郎奇幻
长思伟著共仰霞客风流
上联是徐弘祖对江郎山的高度评价,下联是后人对徐弘祖的敬仰。
【一线天】:
在中国有非常多的一线天,而江郎山的一线天则被专家称为“中国丹霞一线天之最”。
它长、高都接近300米,宽距在3.5到5米之间,两壁平行而笔直,仿佛巨斧劈出的石巷,仰视天余一线,气势雄伟,无以伦比,让人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著名的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在考察江郎山时看到一线天,不禁向它鞠躬,感慨它的雄伟、均匀与大气。
2009年7月,由国家建设部领导带队的“中国丹霞”六个提名地互检组到一线天口也不禁集体向一线天三鞠躬,高喊“中国丹霞加油!”我们都说最凉不过弄堂风,夏天来自小弄峡的弄堂风让一线天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房。
在一线天口各位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一线天两侧的石壁,左边亚峰的山墙上光秃秃寸草不生,而
对面灵峰的山墙上却是一片碧绿,当地人叫它阴阳壁。
各位不妨猜猜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对了,这主要跟老二亚峰的山体形状有关,它有点成微微的倒三角形状,上大下小,犹如一把大伞。
因此外面即使是倾盆大雨,亚峰这边依旧滴水不沾,非常干燥,而雨水直接冲刷到对面的山墙上,给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土壤也随之沉积。
好了,看完阴阳壁咱们继续往前走。
这一线天也是移步换形的,从下面看它是一个阿拉伯数字的1,而站到中间这块石头的位置环视一圈大家会发现它正好是一个半圆型,这块石头正好在这个半圆圆心点的位置,因此我们把它叫做“天地圆心石”。
在这儿,各位不妨做一回大自然的圆心,感受一番天地的恩宠。
【登天坪】:
走完300米长的小弄峡,相对高度已上升100余米,上方的草坪即登天坪。
唐祝东山诗《登江郎山咏》:
“待我养成翎翮健,奋身直上翠薇巅。
”
白居易诗《江郎山》: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
均表达了古人欲攀登郎峰之巅的愿望。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江山人周文兴官至鸿胪寺卿,人称周鸿胪。
周鸿胪后来辞官返乡,在江郎山修炼,并请来大批工匠,欲在此搭桁架“登天”。
连续搭了三年,尚未到顶,桩脚却已霉烂,登天桁架与登天的梦想一起崩毁。
1987年,开始开凿登峰石阶,至1990年,完成石阶3500余级,终于完了古人的登天梦。
登天坪西缘、亚峰的崖岩上,有一块石碑,上书“灵石回风”四字。
平时,当人们走出小弄峡,登上登天坪,就能感到清风阵阵,精神为之一振。
每当大风起时,可见漫天的落叶,如万千只彩色的小鸟绕着亚峰飞翔,起起落落,盘旋翻飞,恍惚如梦境。
有人说,是峡谷间的“弄堂风”所致;也有人说,是三峰被群山环绕所致,尚无定论。
【郎峰天游】:
自登天坪至顶峰,垂直高度225米,必须攀登3500余级石阶。
石阶宽处1尺余,狭处刚够立脚,迂回盘旋在千寻绝壁之上,身下为万丈深渊。
顶峰有数条山壑岩隙,宽数米,深不见底。
一条壑隙之上,架有天桥,桥下云游雾动。
过桥右行,有一溶洞,可容百人。
郎峰之巅,古木成林。
有参天大树,更有侏儒状矮树,曲折遒劲,饱经千年日月风霜,是树木中的“精灵”。
林中树下,幽兰遍地,花开时节,馨香袭人。
站在郎峰之巅,俯视山峦起伏,云海万顷,自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钟鼓洞】:
郎峰下,危石凌空处有一岩洞,高大宽敞,可容数百人,名叫钟鼓洞。
康熙《江山县志》称:“以梃叩之,上应如鼓,下应如钟,故名。
”相传,明鸿胪寺卿周文兴曾在洞中修炼,以石击壁,暮鼓晨钟。
相邻一洞,称小洞天。
洞顶有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和“小洞天”。
为明嘉靖年间,曾任礼部、吏部、兵部尚书的理学家谌若水所题
【烟霞亭】:
看到烟霞亭,各位可别误认为是当年徐霞客抽烟的地方啊。
这个亭名其实是取自
白居易的一首诗《江郎山》。
诗中写道: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往来醉烟霞。
”
【伟人峰】:
站在江郎山观景平台仰望,郎峰酷似一位伟人。
其发、额、眉、眼、颧骨,线条清晰,惟妙惟肖,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则更为传神。
伟人悠然而坐,面向南方,其高瞻远瞩的神态,可亲可敬。
【江郎书院】:
祝其岱,字东山,唐初宿儒。
通经史,擅诗文,为两浙诸生所钦重。
时学界称其:“诗无邪思,
文有卓识,气浩词严,一扫当世芜秽之习。
”朝庭曾授其银青光禄大夫,因不满武则天专权,坚辞不就,隐居江郎山设馆讲学。
此后,其长子祝钦明(官国子监祭酒)等数代10余人,相继为书馆修缮、扩建,添造书房20余间。
苏辙曾作《重修江郎书院赋》。
宋代,鼎盛时期,四方负笈求学者“如云如雨”,由此登仕途者达40余人。
其中兵部尚书祝臣被封为上柱国、宣国公;祝允哲曾与岳飞并肩抗金,并上《乞保良将疏》为岳飞辩冤。
1996年,在原址重建书院。